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篇

时间:2021-10-18 02:46:09 收藏本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生字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通顺流利。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x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x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x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隐”,右边不写成“”。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文中好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的大致内容,导入新课。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1)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

(2)引导想像: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3)指导朗读: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学生练读2、3段(“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要体现)

(5)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

(6)学生练读2、3段,齐读2、3段。

(7)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出示第一段,读第一段。

3、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4、过渡: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自读最后一段。

(1)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2)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3)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4)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 ……此处隐藏7316个字……法布尔是那么地不舍,又是那么地无奈啊!

(③抓住“难过极了”“刷刷地”“很不情愿”“放”等词,指导朗读,体会法布尔的不舍与无奈!)

d、同学们,法布尔高兴是因为昆虫,难过也是因为昆虫。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某样东西时,他就是真正地爱上了这样东西,就是对它“迷恋”了!法布尔对昆虫太着迷了,面对父亲的怒斥、母亲的重责恐吓,法布尔放弃了对昆虫的迷恋了吗?他怎么做的?

指读、引读第10自然段。

此时的法布尔已经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啦!

现在,你能说说对“痴迷”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紧扣“揭全文之旨”的三个词语——着迷、迷恋、痴迷,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体会意思,一次一次地把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同时也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个性,一次一次地读,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过来,由感性到理性,有效地内化了文本语言,树立起法布尔的高大形象,使其具有立体美感,占据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步入法布尔痴迷于昆虫、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天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萌发爱科学的思想。】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此时的法布尔,这位昆虫迷,已经由最初的“着迷”到“迷恋”,甚至是“痴迷”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的特征——衣袋里装满昆虫。

法布尔痴迷昆虫,昆虫也像一位大师一样牵着他的小手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板书:走进殿堂、你知道长大以后的法布尔有什么样的成就吗?

(1)学生交流收集的法布尔相关资料。

(2)老师简介《昆虫记》。

(3)指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

(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2、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正是因为这种痴迷、这份执着,让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昆虫记》。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从法布尔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一心一意地追求

锲而不舍地努力

3、教师赠送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法布尔”

五、布置作业

1、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法布尔,我向同学们推荐阅读《昆虫记》这部书,相信通过阅读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2、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里面有许许多多奥秘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课文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探索的路将更长,课后,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喜爱的小动物吧,并写观察日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性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提高性目标: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3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3、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交流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词的朗读与书写。

法布尔 圣·莱昂

小溪纵横 花草众生 鸟栖虫居

纺织娘 蠕虫 蜗牛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甜滋滋

着急 厉声 怒气冲冲

着迷 迷恋 痴迷

2、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3、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4、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五、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要求:

1、再次朗读课文。读后思考: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你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

2、 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六、反馈交流:

1、 出示重点句子:

法布尔从小就对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引导学生抓住“着迷”、“迷恋”、“痴迷”,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你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呢?

(学生默读课文)

3、讨论:文中通过哪两件事来具体介绍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的?

▲ 抓纺织娘

▲ 抓小甲虫。

4、理清课文条理: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一(1)二(2-10)三(11)

七、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作业设计:

a类:

1、 朗读课文3遍。

2、抄写文中优美词语3遍,注意积累。

b类:

1、 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法布尔、《昆虫记》等)。

2、 阅读《昆虫记》摘抄优美段落。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