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2:44:58 收藏本文
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对于本单元中的知识,学生是在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对分数的乘除法计算也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学习的。

1、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哪些照片更像”、“速度”、“水果价格”、“长方形的长与宽”等系列生活和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切实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2、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不仅仅在引入比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还设计实践活动、设计“你知道吗”,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使学生认识到比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了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这一类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上册

·除法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比

比的化简

比的应用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六年级下册

正比例及其应用

反比例及其应用

比例尺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由于“比”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尽管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概括出“比”,但真正理解其含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1、提供多种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比的意义的全过程。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生活和数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切实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这一类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时安排建议:

生活中的比 ………… 3课时

比的化简 ………… 2课时

比的应用 ………… 2课时

练习三 ………… 3课时

机动…………1课时

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40根小棒、每组一张表格

课前交流:

我们这几天学习了比,谁能说一说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比的知识?(指名三四位学生回答。)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比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处走走,看看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吧。(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师: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了吃水果的时间,阿姨们抬来一筐桔子。她们要把这筐桔子分给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大班30名,小班20名。怎么分才合理?奉献咱们的爱心,帮帮阿姨们,好不好?

1、师:你认为该怎么分?

学生可答:一班一半或按人数分

师适时板书:按人数比分,并追问:

师:按人数比来分,就得按几比几分?生:3:2

师:按人数比来分,也就是把桔子按什么来分?生:3:2

2、师:还有其他分法吗?在这几种分法当中,你觉得哪种分法更合理呢?为什么?

指名两三位学生回答。

师:这几位同学分析的真好,因为两个班人数不一样,所以按班级数分看起来公平其实不公平。大班人多,小班人少,按两班人数比3:2,这样更合理些。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一)操作寻找方法。

1、师:按人数比3:2分,也就是把橘子按几比几分?怎么分才是按3:2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请同学们先看好准备的表格,

①可以用准备的40根小棒代替桔子来实际分一分,边分边记过程与方法。

②也可以用列表、画图的方法研究。

③思维敏捷的同学还可以结合知识经验找出快捷的方法,并把思路记录下来。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师巡视辅导:有困难,可以小组内交流,相信几

个人的思维碰撞一定能开出智慧之花。

2、师:谁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⑴使用小棒的同学,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吗?在这次分小棒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指名两三个学生代表汇报解说自己的分法及过程。

①方法1:给大班拿3个,小班拿2个,第二次再给大班3个,小班 ……此处隐藏4233个字……、充分感知,建构意义

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

出示:五年级一班有男生32人,女生23人

师:如果要对男生与女生人数进行比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课件出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师指名列式:32÷23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指名列式:23÷32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减法、除法对男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用除法对两个量进行比较时,还有一种新的比较方法——比(板书:比)

2.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师:(指着32÷23)男生是女生的几倍,我们还可以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比23”(课件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男生是女生人数的几倍还可以怎么说?

(2)师:那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

生说,师课件出示

(3)师:同样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为什么一个是32比23,一个是23比32呢?

引导学生回答,32比23表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23比32表示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

教师指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

(4)不同类量的比

出示:下面每组信息中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用比表示吗?如果能,请说出比。

一面国旗,长3米,宽2米。

老师用9元钱买了2瓶果汁。

①引导学生回答。

生:长与宽的比是3比2,宽与长 的比是2比3。

师问:3比2表示什么?2比3表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错,不但能用比表示,还知道比表示什么?

②师:你能用算式表示果汁的单价?

生:9÷2

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

生:总价÷数量=单价

师:像“总计÷数量=单价”也可以用比表示总价与数量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说师课件出示:总价与数量的比是9比2。

师:9比2表示什么?

师: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中,速度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工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为什么?

3.抽象意义,建构模型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什么是比?可小组内讨论。

交流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师: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4.自主学习,丰富认识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比(板书 比的认识),其实,有关比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拿出资料卡,自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圈一圈、画一画,有疑问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学生自学交流,汇报交流。

师:通过自学,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师引导学生梳理自学的知识:

9比2写成9:2 9是比的前项,2是比的后项

师:怎样求9比2 的比值?

生 9︰2=9÷2=4.5

师:同学们都会求比值了,那就求下面的比的比值吧。

(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6︰9 12︰4 4.2︰7

生做集体订正

师小结:比值可以是分数、小数、整数。

(3)探讨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5÷8=()︰( )=-

师:看来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同学们结合这个式子和下面的表格,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三、巩固应用,拓展探究

1.判一判。

(1)爸爸身高178厘米,小明身高1米,爸爸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78:1。 ( )

(2)比的后项不能为0。 ( )

生说说理由。

师: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出示课件体育比赛中的4︰0,问:这是什么意思?

理解这是体育比赛中的一种计分形式。

2.配制蜂蜜水

出示(1)蜂蜜与水的比是1︰1;(2)蜂蜜与水的比是1︰10;(3)蜂蜜与水的比是1︰100。

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生说比的意思。

师:如果配制蜂蜜水的任务交给你,你打算选哪一种方案,怎样配制?

搅拌均匀后,平均分到10个小杯中,每个小杯中的蜂蜜水一样甜吗?你能用比的知识解释吗?这时,蜂蜜和蜂蜜水的比是几比几?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比和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课下,请同学们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你课下了解到得比的知识,制作一期数学手抄报。

【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遵循了新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即:

(1) 关注了内容呈现上的情景化;如从本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导入新课,引出同类量之间的比,再引出不同类量之间的比,在此基础上再来概括出比的意义。

(2) 重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 强化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前,根据学情,我课前布置了三个预习作业,复习有关比较的问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量关系。正是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上学习新知时,学生才能表现的精彩。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还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它使课上的更加顺利、精彩,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因为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图表、式子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上完这节课,反思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的扶与放的度把握上,似乎扶得太多,放的太少。

2.比如说对课堂新生成的问题,我不能很好地处理、引导、回应。

3.教学语言上不够精练,有时会重复学生的回答。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如何简洁的呈现自己和有效的引导学生方面作不断的思考,来提高课堂效率,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