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练习2》教学设计13篇

时间:2021-10-18 02:34:20 收藏本文
《练习2》教学设计13篇

《练习2》教学设计1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2》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练习2》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使用同音字。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音词,使用时需要加以认真辨析。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的小结,让学生读题。

(2)让学生思考每题的括号里应填什么词。

(3)师生共同给出正确的答案。

(4)学生照上一部分的样子回答问题。

(5)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让学生认真回忆类似的同音词。

(3)根据列出的同音词,自己出题,同桌或小组回答。

(4)师生评议。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诵读《我不期望回报》

(1)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理解着去诵读。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感悟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及每个字方在一行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哈尔威、履行”邓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练习。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口语交际来练习采访,学会有礼貌、得体的采访。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采访的几个注意点:

1、要有目的性。

2、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确定采访目的。

(2)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准备、整理好采访提纲。

(3)准备采访时所用物品。

(4)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练习采访。

(5)推选两个同学上讲台分角色进行采访。

(6)评议。

3、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写毛笔字,能写得美观、大方。

教学过程: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5、反馈。

《练习2》教学设计2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0教材分析:

这个练习共安排了5道题目:

1.学用字词句

这道题目把学习”字词句”与”理解、积累、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表示颜色的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写钢笔字

重点把握好“驾、碧、望“这三个字的结构。

3.读读背背

八条成语都是以“有”字开头的,读起来押韵上口有节奏感。

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该诗语言明白浅显却意味深远。

4.口语交际

此项练习的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的春游活动。

5.学写毛笔字

本次的练习是“撇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清明》。

2.说话练习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灵活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自读短文,用“”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交流找出的词语。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4.去掉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朗读,体会其作用。

5.指导朗读例文。

6.回忆我们生活或学习中积累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7.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说一句话。

8.自读教材所给的那段话,填空。

9.讨论交流:为什么填这些颜色的词合适?

10.指导学生朗读。

11.齐读。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进行辅导,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练字。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八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

(有难度 ……此处隐藏9512个字……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异同。

2、让学生先上下行对应一组一组地练习拼读,体会前后鼻音的不同读法,再分上下行归类拼读,强化前后鼻韵母的不同。

3、把词语打乱,让学生独立辨析,正确读出。

二、教学第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三、教学第三题

参考答案:奔头、希望用心、细心

四、教学第四题

1、读一读。

2、抄一抄。

3、另行组词、造句。

五、教学第五题

1、复习有关冒号、引号的知识,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独立完成。

3、校对纠正。

六、教学第六题

1、学习例句,说说第一、二句有什么不同。

2、学习后两句,说说可以在哪些地方加上修饰语。

3、练习。

七、教学第七题

1、读一读各句。

2、想一想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

3、排一排。

4、再次读一读。

5、交流、反馈。

八、完成作业

《练习2》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

2、能区分前后鼻音的读法,读准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初步学会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3、能仔细看图,辨别图中画错的地方。

4、能正确的朗读练习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前后鼻音的读法,读准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

2、初步学会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3、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4、能正确的朗读练习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第1题。复习巩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读法,要求读准词语中,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

1、读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词语,评议、正音。

二、第2题。

1、读题后,告诉学生,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填上说明“怎么样”的词语。

2、举例:()的田野,让学生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怎样形容田野的。

3、让学生口头回答。

4、书面填写。

5、校对,改错。

三、第3题。

1、让学生练习整理词语,连成句子。

2、分别以“什么东西怎么样”“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这样连词成句。

四、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带拼音的词多读几遍,再看看插图,想想诗歌写了些什么。

3、指名朗读,评议、正音。

4、指名说说诗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集体讨论。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仔细看图,辨别图中画错的地方。

2、能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1、读题,明确题意。问: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张画那个季节的画?让学生明白这是一张画秋天的画,画了不是秋天的东西就是错的。

2、根据图中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逐一提问,让学生一边仔细看图,一边思考识别。

3、划错的地方,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说是错的。

4、说一说如果让你画一张秋天的画,你准备画什么。

二、第六题。

1、问:你的家乡在哪里?要求回答是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县。

2、指名回答:“你为什么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从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饶的物产来回答。

3、写下来。

4、反馈、评议。

《练习2》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全部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读字形,读准字音。

2、复习巩固学过的18种基本笔画和45个汉字,能正确书写。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

3、使学生知道要锻炼身体,爱清洁,讲卫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1——4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我们已经学完了23个声母,24个韵母(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还学习了四声和拼音。另外还学了18种基本笔画,45个汉字。我们来复习一下,看谁学得好。

二、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韵母表,让学生按单韵母、复韵母、前后鼻韵母的类别读,并用卡片认读。

2、读整体认读音节。

复习时为避免学生学得枯燥,可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如“送信”、“找朋友”等。

  三、指导练习第2题。

在上一题复习韵母表的基础上,比较形近、音近韵母第一行是形近韵母,看清字母形状,不要读错。第二行是音近韵母,前后鼻音要区分清楚。

四、指导练习第3题。

1、卡片认读学过的基本笔画。

2、说说横折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竖弯、横折弯钩、撇点这6种笔画的名称。再想想这笔画在什么字中出现过。如:横折钩(月、地),竖弯钩(地、七),竖弯(四),竖折折钩(马),横折弯钩(九),撇点(女)。

  五、指导练习第4题。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学过的生字。

2、看音节找汉字或写汉字。

dì lì qī mǐ tǔ wǔ zhú fù

地 立 七 米 土 五 竹 父

mù yī yù nǚ ɡuǒ duō zuò

木 一 玉 女 果 多 坐

niú liù jiǔ sì shí rì

牛 六 九 四 十 日

3、读读写写题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5——7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让学生独立选一个表示图意的字,可先圈起来,再填在作业本上。

二、指导练习第6题。

让学生先认认图中的事物,再拼读音节,把图和音节连起来。答案是:树叶、熊猫、蝴蝶、台灯、手表、喜鹊、水牛。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看图,说说丁丁、冬冬是怎么做的。

图1,丁丁每天做早操。

图2,冬冬跳绳,锻炼身体。

图3,冬冬爱清洁,饭前把手洗干净。

图4,丁丁也讲卫生,常剪指甲。

2、你和丁丁、冬冬一个样吗?做到的在图下方打一个√。

3、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学生像丁丁、冬冬那样,养成锻炼身体、讲卫生的习惯。

《《练习2》教学设计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