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3篇

时间:2021-10-18 02:32:41 收藏本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3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3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游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去用心感受文本,走进文本,品位语言描述的特色,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材分析:《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教材一方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另一方面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一、二、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孔子游春》,一起读课题。

2.这篇课文大家已经初读了,文中有一些优美的词语,老师特意把他们请到今天的课堂,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阳光普照 奔流不息 有福同享

桃红柳绿 和顺温柔 深思熟虑

草色青青 荡涤污垢 从容不迫

3.请大家看,这些词语是横着读还是竖着读?

学生读后板书: 春景 论水 志向

4.请大家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对词语的朗读、思考,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既巩固了所学的生词,有降低了学生说话的难度,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促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文中人物的距离。)

二、享受美丽春景

让我们一起走进泗水的春天,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韵。请大家朗读课文1、2两小节,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学习任务。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所画的句子,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3.组织交流:

(1)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大自然多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来展开叙述的。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这里连用了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比教师直接教来的更有意义,学生记忆也深刻,并且为下面句式的背诵和仿写做了铺垫。)

4、同学们真会阅读!在这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刻画出大自然的美丽,又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段的句末有个省略号,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多媒体,同桌互相讨论:

5、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就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看来读书的时候不要小看文章的标点符号呀!谁能将文章内容和想象补充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配乐、配多媒体)

6、你能将如此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如你的脑海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过程。教学时层层深入,利用多媒体、学生讨论等方法来教给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方法,给他们提供感悟的空间,提供引领迁移运用的场所,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新语言,在运用语言中发出更规范、更丰富的语言。这既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又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巩固,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实在听说读写训练上。)

三、言论之美

1.面对如此美景,你会以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呢?

2.弟子们是怎样的?

3.看着泗水的美丽景色,孔子的心情了极不平静,他陷入了沉思。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要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他的话不是失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吧……

(出示孔子论水的段落)

4.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从平常的水看出了不寻常!这里的每个词,每句话都闪烁着孔子智慧的光芒。请大家或高声朗读或静思默想,拿出你的笔,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在文章空白处写下你的读书感悟。

5.同学们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本段围绕“水是真君子”一句话来写的,写了水四个方面的特点: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多媒体出示水的形态、声响,引导学生说出水的四个特点的原因:

有德行:引导学生认识万物生长都需要水的滋润,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私奉献的,然后由“奔流不息”联想到水的“顽强、坚持不懈”的品格。没有水就没有一切!读出对水的感激和敬佩。

有情义:联系《山谷中的谜底》,感悟水的“顺势而行”,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联系盛水的容器,或池塘,或小溪,或高山,或平原……水似乎通解人性,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读出这种情义吧!

有志向:联想到“水滴石穿”、联想到 “人无志则不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水的志向是么呢?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水不惧怕任何困难,那么我们呢?你的志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读出这坚定的信念!

善施教化: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来谈,水洗米、洗菜、洗衣服……正如孔子,不管你是贫穷或富有,或正直或曾有过污点,孔子都愿意对其进行教化。如此伟大,你能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充分展示了个性。)

(3)这是水的特点,也是君子的特点,想想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君子的哪些特点,你能帮孔子补充两句吗?(学生思考,交流)

(4)同学们想得真好!孔子教育弟子做人,没有直接的说教,而是用水作比喻,巧妙地暗示弟子,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5)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再次朗读孔子的话 ……此处隐藏19466个字……>(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

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福同享”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设想一下,孔子为什么这样做?(颜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们是一个真君子,孔子很满意。)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

板书:

12孔子游春

哺育生灵——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义

看水、议水

穿岩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吟春诵春,引入春景。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吧。会唱的跟在后面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妆点着世间万物。你们能找到春天吗?“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还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从诗歌之中找到春天吗?

3、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语句,找出来读读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4、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哪个词?

(2)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引导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还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导读:这是一位美丽的母亲……这是一位多情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配乐朗读。

(5)读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或许,我们在欣赏完这首歌后,我们对这段话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读课文。

(7)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过渡: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这儿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谈论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 2 )指名读。

( 3 )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 4 )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 5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 6 )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 7 )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入理解。

( 8 )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准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 9 )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子这伟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出示)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12)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孔子还有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四、教学结束: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