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4》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练习4》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练习4》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习习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习,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习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习,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习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习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习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习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习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周恩来的故事,让学生走近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 ……此处隐藏13347个字……p>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说漫画》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2、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
教学设计:
(教师上课,师生问好,等到学生完全做好准备,教师才开始正式的教学)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
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
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
《练习4》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教学难点:
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
(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
(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熟记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2.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板书设计:
练习4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重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难点:
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
(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
(4)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
(2)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
小小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