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8 01:49:19 收藏本文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一)课程分析

1. 课程标准要求:

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并能简单分析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 课程标准解读

本节课安排在化学平衡之后,从着眼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应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思考的问题、小组交流的内容,使学生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应用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相关知识,在认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定量表示、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旧知,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在第一节“水溶液”的基础上,本节在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这部分知识时,通过阅读课本75页图3-1-3 HCl和CH3COOH电离情况的比较和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等概念,帮助学生体会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很小,对电离平衡建立定量的认识;通过介绍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析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单一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是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巩固前边所学的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又能使他们有效的扩展知识,为理解水解平衡的移动及水解原理的应用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时安排为2课时。

第1课时: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是温度、浓度、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第2课时:利用第1课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原理对比分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pH强酸与弱酸的区别,从而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教学难点是强酸与弱酸区别的原理分析。

(三)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知识,且能够熟练应用外界条件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具备了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基础。

2. 学习障碍点分析

第1课时的学习障碍点:学生能否在新的情景中(水溶液中)熟练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特别是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和K与Q的关系判断电离平衡的移动以及溶液中微粒的变化。

第2课时的学习障碍点:学生能否熟练运用弱电解质电离的动态平衡特点理清已电离的和未电离分子间的动态关系,并能与强酸做对比分析。

二、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目标1:通过复习化合物的分类,学生能够区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目标2:通过任务驱动、比较分析,学生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树立平衡观和离子观的思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评价设计

目标1评价:画出区分概念的思维导图;完成目标检测1,正确率达100%

目标2评价:准确画出电离平衡建立的v—t图像,用5个字概括电离平衡特征,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判断酸碱强弱;完成目标检测2,90%以上的学生完全掌握。

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和K与Q的关系判断电离平衡的移动以及溶液中微粒的变化;完成目标检测3,90%以上的学生完全掌握。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节主线是学生在利用化学平衡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关注电离平衡与一般化学平衡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概念,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过程在设计有效的问题、任务驱动,如在电离平衡特征的理解上,类比化学平衡,让学生说出对“逆、动、等、定、变”的理解;以醋酸电离为例认识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向醋酸溶液中加水,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大还是变小的理由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小组讨论、交流表述,激发学生的好奇和疑问,进而产生学习的驱动力,为学生能够主动构建认识框架创设条件。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

详细请见附件【板书设计】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3.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①温度 ②浓度

五、教学反思

本节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力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对于本节课的处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化学平衡理论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特征、定量表示、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旧知,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兴趣。

(2)对难点内容发挥小组的功能,小组活动,在兼顾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调动了他们互相帮助,团队互助的积极性。

(3)对学情把握较好,能清楚的了解学生学习的障碍点,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适当引导,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4)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板书,增大课堂容量,拓展了知识的深广度,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1)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一方面是学生有点紧张,另外“加水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变大还是变小的理由分析”这个思考题设计的比较难,老师急于讲解,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深入思考。

(2)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也没有设计实验验证,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导电性实验直接感受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不同,效果会更好。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一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 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 ……此处隐藏12545个字……的语气该怎么读呢?

自己试试看!

9、指名读,评价。

(适时进行范读)

10、齐读。(你们读得真是太好了,老师为你们鼓掌!)

〖学习第三节

1、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指名自由说)

2、他是怎么把鸟蛋送回的呢?请你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动作。

3、指名表演,部分学生朗读,部分学生观看(前后表演两次):

师:谁愿意做做小男孩,把这两只鸟蛋送回?请大家认真看,他是怎么送的?他这样做对吗?

4、评议,练读。

(随机板书:小心的 轻轻的 连忙 捧着)

5、你们说说看,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自由发言)

是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就是两个珍贵的生命呀!小男孩怎么能不好好珍惜呢?

(板书:珍爱)

6、让我们都来做做小男孩,把鸟蛋送还到窝里,让它回到她妈妈的身边吧。

(学生纷纷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放进老师准备的“大鸟窝”里)

五、回顾小结1~3节

1、齐读课文1~3节。

2、你喜欢文中的小男孩吗?

多么懂事、善良的小男孩啊,让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吧!

六、书写指导

1、书写:

连 远

2、指导观察、比较差异。

3、范写“连”字,自主学习“远”字。

【板书】

喜爱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珍爱

取下 送还

一定焦急不安

小小的 小心地

凉凉的 连忙

真好玩 轻轻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因、为、阳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因、为、阳3个字。

2、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四幅太阳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

1、大家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请大家猜个谜语。(演示课件)

2、(板书:太阳)。读准阳,阳字怎么记?你能给阳字找几个朋友吗?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四个太阳》,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说。

4、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读书时别忘了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问题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二、自学交流

1、这四个太阳是哪儿来的?原来这四个太阳代表小作者美好的心愿。分别是哪几个太阳?板贴图画。

2、(演示课件)你会读这些生字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习第四节

1、你最喜欢哪个太阳?

2、看来喜欢彩色太阳的小朋友最多了,那我们先去看看彩色的太阳吧。第几节写的是彩色的太阳?指名读第四节。

3、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板书:多彩)多彩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4、自古以来许多诗人、作家写下了很多赞美春天的作品。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宋朝学者朱熹创作的《春日》。(演示课件)齐读。诗人告诉我们春天是怎样的?(万紫千红)

欣赏了古诗,我们也来欣赏一首儿歌,读一读。

5、春天是五彩斑斓的,就让我们也来赞美春天吧。齐读第四段。

四、课中操

春天,小作者画了个彩色的太阳,给人惊喜,催人奋进,我们小朋友看了心痒痒的,也想参与一下。那好,我们来种个太阳吧。(歌曲《种太阳》)

五、学习第一段

1、在小朋友的歌声中,春天穿着五彩的衣裳渐渐走远了。我们迎来了什么季节?

2、(演示课件:听知了叫声)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夏天这么炎热,你有什么心愿呢?

对呀,我们希望夏天能凉爽一点。大家的想法跟小作者不谋而合,所以他画了个绿绿的太阳,希望带给世界一片清凉。(板书:清凉)

4、那就请你把清凉带给我吧!读一读这一段。(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六、书写指导阳、因、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

【教学准备】

1. 短片(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 歌曲VCD《五星红旗》。

3. 课件:重点品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播放课件)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 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画出有关句子。

2. 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 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 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机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①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

②“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③“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①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呢?

中国留学生:……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中的意义。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