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05 15:05:47 收藏本文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小马过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的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这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刚被淹死。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二、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

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试试,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明白妈妈的话,懂得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要亲自去尝试。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同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和松鼠说的不一样。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词。

教师准备:准备情景表演时需要的头饰,制作相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

老师提前布置大家预习《小马过河》,接下来老师就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1、读出在课文中圈划的生字、新词。

2、课件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二) 精读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语: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既然是事情的发展为顺序,就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把这篇课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小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这是起因。第二部分:(4——7)写小马不知河水深浅,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经过。第三部分:(8)写小马最终通过自己的尝试过了河,而且还明白的一个道理。我们按照这三个部分逐一学习。

2、学习第一部分。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2)小马愿意帮妈妈做事吗?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词释:蹦蹦跳跳)

(3)还有“怎么不能?”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很肯定的态度,说明小马很想向妈妈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4)小马来到河边,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从小马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什么?

(5)指导朗读老马和小马的对话。指名练读。

过渡语:小马这时离家太远了,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他都向谁求助?他们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

3、学习第二部部分。指名读课文4——7自然段

(1)小马先去问谁?是怎么说的?

(2)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你能像小马一样也用“,请您告诉我?”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4)老牛是怎么回答小马的?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5)小马听了老牛的话,他的反映是什么?

(6)小马正要过河时谁拦住了他?(松鼠)松鼠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7)我们能体会到松鼠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用什么语气来读松鼠的话呢?

(9)此时小马的反映是什么样的?

(10)我们看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以后的两次截然不同的反映,你能从“立刻”、“连忙”中体会到什么?

(11)感到矛盾的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了。当妈妈问他怎么回来时,小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是怎么说的?

(12)小马为什么会难为情呢?解释省略号的用法,并强调与下文的省略号的用法是一样的。形象的表现了小马难为情的感觉。

(13)当小马把刚才在河边发生的经过告诉妈妈,想得到妈妈的答案时,妈妈直接告诉了小马吗?妈妈是怎么对小马说的,有两次话语,请你把语句找到,自由的读一读。

(14)妈妈说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除了刚才文章开头妈妈说的话所必须的.语气以外,还要在关键词上重读,体现出妈妈的良苦用心。

(15)学生适读。

过渡语:有了妈妈语重心长的话语,相信小马再次来到河边时,一定能勇敢、坚定的去面对困难,我们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4、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最后一段,想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

(2)请同桌讨论,同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和小马他们说的不一样呢?

(3)汇报的同时板书,并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他们每一个人的感受。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想像一下,小马过河回来以后,会对牛伯伯,小松鼠和妈妈说什么?假如你就是小马,你想对谁说什么?

5、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角色,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6、表演课文内容。(带上头饰)

(三) 总结全文。

我们在边学边玩中掌握了知识,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 拓展延伸。

课下自己编一个小故事,主要人物有:你自己,大象和小兔。大象和小兔要过河,问你河水的情况,你要如何告诉他们。

板书设计:

12 小马过河

动脑筋 试一试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

2.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教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小马准备过河,松鼠说水太深不能过,黄牛说水很浅可以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3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浅”是前鼻音,“坊、挡”是后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小马想要驮着一袋子麦子到磨坊磨面,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不知该不该过去,后来亲自试试,就过去了。)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原”加“心”,就是“愿”,“音”加“心”,就是“意”,“讠”加“亥”就是“该”,“亥”加“刂”就是“刻”,“扌”加“卓”就是“掉”。

B.猜谜语:“大桥上下雨纷纷”就是“突”;“冬雪纷飞扬素絮”是“麦”。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麦、该、突”,(课件出示)

“麦”下面是“夊”,不是“攵”。

“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亥”。注意第第六笔是撇。

“突”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穴”,下面的“犬”,不要写成“大”。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12、《小马过河》。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读了课题,会读书的你们肯定有了疑问,你想问什么呢?

3、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你们想去了解这个故事吗?

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找出答案吧!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p49,请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快快开始吧!

4、认字

1、【课件出示:字】

(1)听你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想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谁先来和他们打打招呼?

(2)小朋友们在读得时候,注意读好了后鼻音,平、翘舌的字,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能读好吗?谁想试试!

(3)你们读得很认真,把字音读得很准,现在组成词语了,谁愿意试试?

注意:轻声

(4)小结: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你们可真了不起,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5、(1)【课件出示】请小朋友们看幻灯,老师这里有4个句子,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问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好呢?(读出疑问的语气,是的在读时把语调抬高些)

现在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吗?自己先读读吧!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生展示: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把疑问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2句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你们能读好吗?

(3)出示:既有问号又有感叹号的句子,看谁读得好!大家先自己读读。谁愿意来读?

二、新课

1、现在回到课文,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你们的预习工作做的真好。刚才我们读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请你们听听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边听、边看,还要边思考:小马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遇到了谁呢?【出示课件】就让我们听听这个故事吧!

3、故事听完了,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然段。【出示相关句子】

(1)(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这个“做”就是今天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一个生子,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在田字格里,怎样把他写漂亮呢?p53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做”字,在写时,“单人旁”写在左半格,古字写的窄些偏左半格,口字稍微往上提,“反文旁”写在右半格,“撇、捺”写得舒展开来!

小结: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些,这样,这个“做”字就会写得很漂亮。

(2)小马帮妈妈做件什么事情呢?“麦”就是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二个字。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如何写好它呢?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麦”字。

(3)展示学生的字,讲评。

4、老马让小马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很愿意,(小马愿意吗?课文哪个词语你感觉到了?能做个动作吗?能换个词语吗?)

《《小马过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