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绝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背诵上个单元学习的两首古诗,进入诗词学习的意境,感知古人吟诗抒情的意境。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
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生:读以上两句
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
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
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读出来
喜欢这春色吗?读全诗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课本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色彩、味道、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四、拓展
师:杜甫也因为喜欢这春色,写了不少诗来赞美:
1、略读两首诗: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花多的特点,了解后两句的对仗写法,感受春天美好。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要点:读通,知道这首诗写了春雨,感受春雨润物无声的美好。
2、欣赏吟诵调《春晓》
春晓孟浩然
《绝句》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2、学生初读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鹂”、“鸣”、“翠”。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汉字就像个成长的孩子。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3、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4、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 ……此处隐藏9131个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
愉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
的意思。
教法设计
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
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画一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
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新发展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3、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4、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二、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
1、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4、读词语。
5、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6、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带着疑问再读古诗。解决一些疑问。
7、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8、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
1、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2、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3、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4、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5、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比较阅读。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绝句》,为学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试读。
3、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给古诗配一幅画。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4、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学生说说春天的发现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杜甫的资料
自由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并給生字组词。
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开火车读词语。
先读古诗,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回报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新发展
板书设计:绝句
(唐)杜甫
情: 愉悦、热爱大自然
画意: 彩画:黄 翠 白 青
动画:鸣 上
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设计10《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