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05 03:06:16 收藏本文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1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高建群,------------小说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散文集《-----------------》等,其中的长篇小说《-----------------------》被称为“陕北史诗”。

唐敏,原名--------,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散文集《------------》等。

2.标画并识记文中重点生鲜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诞语 安谧 攫来 惊骇 瘴气

黯淡 雾霭 霓裳 憧憬 婆娑

3.借助工具书和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混沌:

恍然:

纤纤:

粗犷:

4.熟读课文,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 ……此处隐藏8761个字……b.历史典故的渲染:让我们感觉西地平线上两次落日伟大动人之处的原因,还在于作者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回顾上。第一次:左公柳(左宗棠征西);第二次:萨克斯曲《我心永恒》,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

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的文化涵养。

罗曼·罗兰是因为日出,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约翰·克利斯朵夫产生于日出,却已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作者用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具有太阳精神的人来旁衬落日,也使得落日具有了英雄的感情。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那里发掘力量,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启示。

教师小结:席勒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落日固然美丽,但如果离开了我们美丽的眼睛,它便失去了光辉,如果没有了人类的文化,它便不再让人感动。作者在文中两次落日的描写中引进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大美”之本质面目的还原。

(7)文章两次描写落日之美是否相同?

不相同。第一次:表现了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第二次: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是一种悲剧美。

教师总结:

1.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并且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

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