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5篇

时间:2021-10-04 16:06:21 收藏本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5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爱、让学生懂得回报爱,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人生课题!而这一课题贯穿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必将使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熠熠生辉。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得到了来自父母、亲人太多的爱。可是,他们是否懂得回报呢?《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在一节课上,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而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却只有几个,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更是一个也没有,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回报父母的爱。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回报父母之爱,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是结合课文插图,联系学生实际去解读文本,通过深入体验,初步达成情感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起爱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你们最熟悉的歌。播放《祝你生日快乐》。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师:关于生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生日有关的课文,《可贵的沉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以一首大家熟悉歌曲渲染课堂气氛,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

二、朗读感悟,唤发爱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师:读了课文,老师先问问你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他们向你们祝贺吗?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3、小结: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自豪,图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出示课文插图1.,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受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师读问话部分,生读答话部分.

4、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重点体会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学生比动作.

5、师:连老师也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了,请接着读第9自然段。(指名读.

师:此时此刻,教室里的场面是怎样呢?(相机板书:热闹.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师:从这一段中,“我”知道孩子们是——(快乐幸福的.

师:对,因为他们感受到爱。(板书:感受爱.

[通过指名读、看图、精读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父母之爱]

师小结:父母的爱如此平实而真挚,世界上没有比这父爱母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在此,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最熟悉的歌,我们听听。

师:你从歌中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感悟.

[教师生动而深情的赞颂,再加上一首感人的歌曲,相信同学们已沉浸在爱的海洋里。]

师:(过渡.对!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我”觉得还不够,(出示重点句:我想去寻找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这极为“珍贵的东西”。.

师: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会告诉你们答案。(自由读11—14自然段.

[利用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先设疑,再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在解决答案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

师:(出示课文插图2.图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沉默了。(板书:沉默.

师:找出表示孩子们沉默的句子,做上记号。

1、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分析品读:

“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几位女学生沉静地举起了手”

1.做动作理解“沉静地举起了手”

2.与前面的“骄傲地举起了手”进行比较朗读。

“教室里寂然无声…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寂然无声”。

2.指导朗读: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大家感到教室里寂然无声了吗?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静悄悄的。请同学们把教室里静悄悄的这种感觉读出来。

3)看图,展开想象:同学们沉默了,在这一分钟里,他们可能在想什么?

老师也在期待他们的反应了。出示重点句:“沉默了足足一分钟…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有助于感悟课文。]

师小结:对!他们在沉默中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之爱;在沉默中,孩子们产生了爱父母的意识,因此说这沉默是——(可贵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了吗?(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回报父母、关爱父母.

[由热闹——沉默两种反差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远比自己对父母的回报多得多,从而让他们对父母更充满感激、关爱之情]

师:(过渡.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回报这深沉的爱呢?孩子们又是怎样回报父母之爱呢?(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

(指名说读后感悟,相机板书:热闹.

师:孩子们的回报给父母带来了什么?(快乐、幸福.

师:你从哪儿看出?(生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师:对呀!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甜甜的笑声,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孩子们在成长,父母感到欣慰,感到快乐,让老师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齐读17自然段.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注重对学生听、说 ……此处隐藏15812个字……p>热 闹 沉 默 热 闹

↑ ↑ ↑

兴奋地感受 爱 思 索 沉默地回报爱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3

主题:

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可贵的沉默》一课,从故事中受到教育,不仅要感受到父母的爱,还应当去了解、关心和爱戴自己的父母,通过实践活动要学生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学会如何去回报父母的爱。

活动计划:

1、课堂教学。学习《可贵的沉默》,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且没有一个孩子为父母祝贺生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关心别人。理解孩子们情绪变化有兴奋到沉默,有沉默又回到热闹的过程。

2、实践活动。积累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资料及父爱母爱的名言,组织学生向自己的父母祝贺生日,表示关心,送贺卡、写一封信等,帮助父母做点事,用实际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向老师、同学、邻居表示关心,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活动过程:

一、课堂教学。

一)、自学汇报

1、汇报朗读情况。

2、文章讲了怎样的故事?

3、汇报自学的词、句。如:传染、情绪、阻止等语句。

4、从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

5、质疑。

二)、精讲重点部分。

1、练读产生沉默的过程,体会孩子们的可爱之处。联系上下文体会。

2、分段读孩子们沉默前、沉默中、沉默后的表现及家长的反馈,体会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体会“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的原因。

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1、父母怎样给“我们”过生日的?

2、你要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四)、总结全文,安排实践活动。

二、实践活动。

1、采取恰当的方式了解并记住父母的生日。

2、动手设计一张贺卡。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每天帮父母做至少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

5、向老师、同学、邻居等关心自己的人表示关心。

6、将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日记。

7、集中展示,评价实践活动的成果。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教学过程:(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

1.模拟课文情节

(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

(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2.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

二、初读课文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略)

3.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四、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内容

1. 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

2.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

A.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B.体会、感悟。

C.指导朗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

1.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2.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

3.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a.小声读一读。

b.你又有什么体会?

c.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d.假如是你,你知道吗?

4.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沉默,旧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珍重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三、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板书:

17.可贵的沉默

父母──孩子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关于“沉默”

示例

师:什么是“沉默”?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沉默”?

生:……

2、板书:可贵的沉默 “可贵”指什么?相机指导“贵”的书写。

就课题提问:

示例

生:谁沉默?/ “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 如何体现“爱”这个单元主题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2、把课文读通、读顺。

3、带着问题读,做批注。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反馈:难点字词 难读的句子…… 学习生字词。

示例

生:兴奋 的兴 / 霎时 瞥 赦免

寂然无声 的意思 / 意识的读音 /指导读好句子: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稚拙”的 读音和字形,意思。

生字:“复”的书写“日” 和 “暖”的“日”/

“迅”的笔顺

“亨”与“享”比较

……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3、交流自己初读解决了什么问题。整体感知课文。

四、研读课文:

思考:孩子们为什么沉默?如何沉默?沉默”后的表现?“沉默”可贵之处?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