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1
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根据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高段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训练学生听、说、读、想的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总结概括,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拓展自己的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发现字词规律,能正确读写本文生字词。
2、能抓住中心句,缩段成句,缩句成字,概括作者童年发现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标点、字词把握情感,并学会个性表达。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抓住中心句,概括作者童年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和个性表达。
教学准备
研读课本、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反复回顾旧知识,才能融会贯通。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学习《童年的发现》,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新收获。(板书课题)
二、文章学习
1、字词听写,知识巩固
(1)分组听写词语
第一组:
随心所欲
绞尽脑汁
翻来覆去
默不作声
情不自禁
第二组:
胚胎
手臂
双腿
细胞
飞腾
(2)观察三组词语,看看你有何发现
第一组:
随心所欲
绞尽脑汁
翻来覆去
默不作声
情不自禁
第二组:
胚胎
手臂
双腿
细胞
飞腾
第三组:
胚胎发育
双臂
双腿
(3)本文是谁的童年发现?作者发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作者是如何发现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回忆作者童年发现的过程。
3、回顾作者童年发现的第一步,并尝试概括,将其缩减成一个字。
齐读对话,看看你有何发现?(学会适当省略提示语可以使文章简洁连贯)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的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4、回顾作者童年发现的第二步,概括成一个字,并利用手头现有的东西体会“翻来覆去”的含义。
5、作者的发现还离不开什么?继续分享概括。
请用文中的词语修饰“想”,并体会“绞尽脑汁”的含义。(想象作者都会在什么情况下想)
6、品读句子,关注标点和字词,体会情感,并学会个性表达。
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
三、小结
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又对本课进行了温故和新的学习,知道了作者的童年发现离不开(问)(看)(想)。那么,我们通过读、想,说,找到作者童年发现的过程的同时,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四、作业
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先梳理思路,认真想一想,再将你的发现记录在本子上。
教学反思
《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在旧课新上时,我主要是重新梳理了知识点,让学生收获这样几个知识点:字词的分类学习;在反复诵读、思考对比中学会适当省略提示语的好处;通过自己做、自己读、自己想、自己说,掌握“翻来覆去”“绞尽脑汁”这两个词语;在换词中丰富语言,拓展思维。课堂中还做到了将文本与小练习册(陕师大A版,第15页阅读《“?”——我》)联系了起来。
课堂中最大的问题:“提示语”这一环节耗时过长,但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个人觉得还是值得的。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到让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合理节约时间。同时,需要不断努力,做到用自己声音的抑扬顿挫去感染学生。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寻找童年的发现吧!(板书:8、童年的发现)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读的都非常认真,文中的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生字词?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读好不好?看来大家预习的非常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2、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段。划出集中描写“我”童年发现的句子。
三、理解发现:
1、读完了吗?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找到的句子?你很会读书!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正好是九个月。请大家仔细的读一读这几句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请你,不错!你来说,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2、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对,你找的完全正确,就是这一句: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请大家把这两段话分别朗读一下,看看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对,我们在平时写作时,就应该注意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四、了解过程:
1、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呢?看老师拟定了学习计划,请大家按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
2、(屏幕出示):(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个四字词语。(3)在白纸上画出四字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刚才大家的合作学习真是热火朝天呀。现在请每一组用一个词来概括发现的过程。一组,梦见会飞(板书:梦见会飞)二组,请教原因(板书:请教原因)三组,痴迷研究(板书:痴迷研究)四组,发现原理(板书:发现原理)大家真会学习!
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充满幻想,(板书)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谁还有不同的观点?请你,执着探索,(板书)读一读有关这方面的句子。
5、孩子们,通过学习,你受到了启发?有没有什么想对作者说的呢?
五、总结,布置作业:
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给自己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呢!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是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童年的乐趣?
2、让学生畅所欲言。
3、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
4、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学。
2、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1)出示生字新词,认读
(2)理解“随心所欲、绞尽脑汁”等词语。
(3)汇报3: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4)汇报4: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三、再读课文、释疑解难
(一)根据要求进行小组学习
(二)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汇报交流情况。
1、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2、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说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六)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总结交流。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