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 能认识3个生字。理解新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
图文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初步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的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无边无际”、“井沿”、“大话”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种---寓言。寓言是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比如《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坐井观天》等。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坐井观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寓言《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
2、解题。
谁能说说“坐井观天”中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学习要求我会认的生字。
a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试读。
b指名学生领读。
c去掉拼音读。
d组词。
e交流识字方法。
你能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3、分段读课文。
三、感悟课文。
1、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位置?贴图,并填空。(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贴出青蛙图片和小鸟图片的位置。)
青蛙坐在( )。
小鸟落在( )。
2.认识“沿”并理解井沿(在图上指出井沿);
3.看看他们在争论什么?
四、朗读感悟
1.生再读课文思考: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找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朗读感悟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课文。
(2)你为什么把“一百多里”读的那么响亮?
(3)从“一百多里”你知道了什么?
(4)再读课文。重读“一百多里”。读出小鸟飞的路程远,时间长。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自由读第二次对话。
(2)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井口大;无边无际)
(3)
a.“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出示天空图,你能读出天空的“无边无际”吗?(指名试读。)
出示大海图,你能用上“无边无际”说一说吗?
想一想: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用上“无边无际”说一说呢?
b.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做一做:把你的本子卷起来看一看,说说你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和不用纸筒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因为青蛙 ,所以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因为小鸟 ,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4)再读一读。学生练读第二次对话。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读准“不信”。
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2)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意思?
(3)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呢?
(4)朗读对话,读出适当语气。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读旁白,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
五、拓展想像,略知寓意。
1.你觉得青蛙会跳出井口吗?青蛙如果真地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学生自由想象)
2.了解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的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3.举一反三,复习巩固。
联系识字4说说还有哪些成语和坐井观天的意思一样。(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播放歌曲《小青蛙》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读通句子,学会“沿、际、信”三个生字,懂得青蛙与小鸟是为了天有多大而争论起来的。
教学过程:
一、引课:
同学们,今天邱老师收到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出示信封,拿出信纸,请小朋友念)
亲爱的柯桥小学二(15)班小朋友:
你们好!
我想请你们帮一个忙,可以吗?我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事情的经过就是第13课,请你们学了课文之后作个裁判,评评我到底有没有说大话,并且帮我说服那只青蛙,好吗?
祝学习进步!
你们的朋友――小鸟
要帮好忙,我们得认真地读懂课文,你们说对吗?
二、初读课文
1、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坐井观天》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看见过井吗?出示课件1:一口井。
谁能帮“井”找几个朋友,组成词语。
3、老师也组了三个词语,请大家读一读。课件2:在刚才的那口井旁出示词语“井沿、井口、井底”
“井沿”是个新词语,“沿”是个生字,学习字音、字形。
课件3: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演示“沿”的书写。
那哪儿是井沿、井口、井底呢?指名上来点击课件4。
请同学们也把这三个词语工工整整地写在课本插图的旁边。
4、就是在这口井,小鸟和青蛙一个叽叽叽,一个呱呱呱地争论起来了。
出示课件5:课文61页插图扫描。它们为什么事争论起来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课文录音,认真想一想,然后用一句话来回答。
5、课件6:课文录音
听录音后交流:为天有多大而争论起来的。
板书:小鸟
天
青蛙< ……此处隐藏11303个字……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0【教学理念】
一、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从生活语境到文本语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加深对同一汉字的理解。
二、借生活语境和文本语境让学生感受一字多义和多个字表达同一意思的语言现象。借课文的语境知道“无……无……”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强调没有。
三、借文本语境理解重点词,用重点词的理解带动寓意的体会。
【教学目标】
一、能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二、能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能仔细观察带多笔横画的汉字,并从横画的变化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能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并知道“无……无……”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强调没有。
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会寓意。
【教学年级】
二年级
【教学活动】
一、看看、想想,在生活语境中初识生字
生活语境一:出示 手机显示屏
师:老师借了个手机,准备发个信息,我该按什么键了?
课件出示:信息
生活语境二:出示 一张登机牌
师:我发过去的短信息询问登机的地点?朋友发给我一张登机牌。小朋友帮我看看登机牌,我应该在哪个机场登机?
课件出示:国际机场
生活语境三:出示 沿信道登机的图片
师:“沿”我们在口头表达中经常用到,你能从这些读yán的汉字中认出“‘yán’着楼道走”的“yán”字吗?
师:引导学生交流后总结,“沿”最初的意思是顺水而下,在这里表示顺着。
师:生活就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看,今天要学的生字,我们有可能在生活中看到过,也有可能在生活中听过说过。今天它们又在《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同学们,看看它们都藏在课文的哪里。
二、读读、思思,在文本语境中学习字词
(一)自读课文,初学字词
1.圈词、读词
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井沿 无边无际 不信)
生:读正确生字的音
2.词语比较,感受一字多义
师: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沿着”是顺着的意思,“国际”的“际”是彼此之间的意思,“短信”一是指短信息;另一个意思是:文字简短的信件。今天再学习这些字,又会对它们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二)正确读课文,加深对“沿”的理解
1.轮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2.学习“沿”
师:课文中的两个主角来了。看看一自然段,小鸟和青蛙应该在哪里?(请同学在黑板上贴画)
看图,“沿”在这里是“边”的意思。
师: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也会不一样呀,汉字真有趣。
师:门的边可以叫——
生:“门沿”。
师:窗的边叫——
生:“窗沿”。
师:床的边叫——
生:“床沿”。
师:那路的边缘叫——
生:“路边”。
师:虽然都是边的意思,还不能乱用呢。
(三)分角色读课文,学习“际”
1.分角色朗读
师范读。要求:认真听,小鸟和青蛙有几次对话。(可以指导学生用手指记录对话的次数,提高学生听的效果。)
师: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话就是对话。他们一共有三次对话。
师:写对话呀,常常要用上引号,引号里面的内容就是说的话,引号外面常常提示是谁说的。
生:在朗读中感受这种表达形式。
2.梳理故事情节
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生:交流。
师:(板书:井口大 无边无际)
3.学习“际”,知道“边际”的意思
师:“无边无际”是说天没有边,“际”也是边的意思。看汉字多有意思呀,“沿”和“际”都有“边”的意思。
师:这些意思相近的字还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
课件出示:边际、边沿。
师:还有很多词语都是两个意思相同的汉字组成的,比如:依靠 时刻 忧虑……
4.在课文语境中理解“无边无际”,并了解这样的构词方式
师:你认为他们的观点,谁正确呀?
小鸟是怎样知道天“无边无际”。
句式练习一:它飞过大海,看到 ,没有看到天的边际。
句式练习二:小鸟飞过 ,看到了 ,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句式拓展练习前提出听的要求,用手指记录小鸟去过哪些地方。)
句式练习三:请同学总结:小鸟飞过了( )、( )、( )、( )、( )……都没有看到天的边际,所以它说天是无边际。(课件出示:无边际)
师:如果要表示没有边,可以加个“无”字,小鸟真会说话,为了强调天很大很大,没有边际,它还特意加上两个“无”字。(课件出示“无边无际”)
师:刚才的那些同义字组成的词也可以这样变了: “无边无沿”“无忧无虑”“无依无靠”“无时无刻”……
师:汉字变成词,也是那样的有意思呀。
(四)体会寓意,学习“信”
师:青蛙为什么会弄错呢?
学生活动:卷筒望天花板,感受视线受阻造成的目光狭小。
师:小鸟明白了青蛙为什么弄错了,所以说:“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师:突出“信”字,人说话应该是可信的,看着字的组成,我们就知道了字的意思,汉字多有趣呀。
师:为了让青蛙相信小鸟的话,跳出井口来看看,我们也来劝劝青蛙吧。
生:交流。
三、观察、比较,在书写评价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明方法、细观察、认真写
师:老师想和小朋友比赛写字,咱们一起选择最难的四个生字来写。
生:选择两个生字(要求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合理就采用)。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运用已有的写字经验,判断形难字。】
师:老师也来选择两个字:沿 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细节。】
师:为了比赛公平,你们把你们语文老师教的写好字的诀窍告诉我,我也把我的诀窍告诉你们。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写字能力,归纳写好字的方法。】
师生活动:各自书写选出的四个生字。
2.细观察、作比较、感受美
(1)老师示弱,“沿”的右上部分书写成“几”;“信”的三横写得缺少变化。引导学生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抽样有效样本,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修正书写。
四、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