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10-04 09:06:32 收藏本文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中国的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走进春节。

1.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

2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同桌讨论后交流)

(1)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2)走亲戚。师:是呀,从年初一开始,人们就忙着走亲拜友,互相祝福,分享过年的快乐。

(3)压岁钱。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

“岁”与“邪祟”的“祟”同音,长辈们希望能压住邪祟,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4)贴“倒福”、春联、窗花、年画。(师: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要倒贴?除了贴福,还会贴什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春联,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导春联的读法。

(5)放烟花鞭炮。节日的礼花绽放在空中,多美!老师从网上搜集了不少烟花的照片,想看吗?)

(6)挂中国结(出示中国结)同学们,红红的中国结是用一根红丝线缠绕而成的,喜气的中国结让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洋溢着喜庆,团结,象征着世界华人心连心。(挂在黑板上面)

小结: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开的心莫过于收到长辈的红包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红包,不过里面不是压岁钱,却同样是老师对同学们的祝福。想不想得到老师的红包?

要得到红包也不难,老师这里针对春节设计了四关,只要你能闯出一关就能得到老师的红包,大家有信心吗?好,先祝大家马到成功!

3.闯关活动

第一关:年的故事谁来闯关?

第二关:背一幅春联或一首春节的诗。

第三关:说出一首和春节有关的歌,并唱出一句。

第四关:设计一句春节的祝福语

师:同学们,老师祝贺你们顺利过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也要送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恭喜恭喜》,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拍起自己的手来!

三、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每当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通过这些节日,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快乐。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春节以外的一个传统节日,交流并记录你们对它的了解。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请问你们小组讨论的是哪一个节日,在讨论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也讨论了这个节日,有没有要补充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相关内容

端午节

1、请学生介绍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吃带黄的五种食品、小孩额头上画王字、胸戴香包、门上挂艾草菖蒲等习俗,以用来避邪、祈求吉祥平安和驱虫……)

2、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师:伟大诗人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爱国主义精神)

2、吃粽子师:介绍嘉兴的粽子五芳斋

3、赛龙舟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赛龙舟的视频。

师:赛龙舟还赛出了什么精神?(团结合作、拼搏、力争上游……)

今年的5月28-29日可到嘉兴观看全国性的赛龙舟比赛,亲自感受激动人心的场面。

清明节

1、请学生介绍当地过清明节的习俗(祭祖、上坟、吃青团子)

回忆今年的清明节还除了祭自己先辈外还祭了哪些人?

课件出示本班中的学生网上祭英烈,献花、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参观烈士陵园照片。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过清明节已不仅仅是祭自己的祖先,还要祭革命先烈及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英雄,并且可以利用网络来祭奠。

2、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交流元宵节(欣赏各种花灯)、中秋节、重阳节……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学到了很多知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节日,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畅游节日王国。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3.通过活动,了解春节相关信息,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学习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的材料。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二、综合性学习

(一)传统节日及由来

1.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表回答归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2.你对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感兴趣?说说理由。

这些历史久远,同时又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又以中秋和春节两大节日最为隆重。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研究春节。

(二)春节的习俗

团团圆圆的中秋过去了,热热闹闹的春节即将向我们走来。你们会用怎样的方式,迎接这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

1.“年”兽的传说

2.红包(压岁钱)

3、贴倒福

4、贴春联(对联小汇集)

5剪纸(窗花欣赏)

6、其他

三、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更多地了解有关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饮食等深刻内涵。

2.通过汇报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要表达真情实感。

4.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整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春节贴春联、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画面。

2.谈话激趣:谁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呢?(自由交流)

3.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们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板书课题)

二、展示活动成果。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1)展示故事: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这里有几副春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春节组的同学现场表演写春联。)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把收集的几幅年画张贴在墙上,学生欣赏,交流评议。)

(4)古诗诵读:春节是古代传统的节日,有许多诗人都用他们的笔来描绘春节的热闹景象。下面请欣赏我们带来《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歌曲欣赏,齐唱《新年好》。

预设二:元宵节小组成果展示。

(1)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以奖励小礼物的方式出灯谜:

内里有人(打一字)谜底:肉

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农产品(打一成语)谜底:土生土长

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2)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展示本地庆元宵视频。)

预设三:重阳节组的同学展示交流。

1.在《易经》中,人们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个吉祥的日子,因此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这就是重阳节名字的由来。

2.课件展示古人重阳节登高图片。

三、明确范围,讨论理解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提示: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3.小组交流。

四、板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看、听、感受)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