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请看书,听录音。
3、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指导读。
(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还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
()把黄叶当作()。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二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那么”、“熟了”、“黄澄澄”等词,了解“金子、运动场、电报”所比喻的事物。
2.按从上到下,由远到近顺序,仔细观察秋天图画及录像,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听读训练,想象画面,体会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标:
1.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过听再用语言展现图画,并进行初步审美想象。
3.初步感受课文描写出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视点:
知识点:秋天的一些特征。
审美点:秋天美
关键词:高、蓝、黄澄澄、金子、黄叶、落
三、教学重难点:
1.要让学生通过听的训练看图、学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伞、运动场、电报指的是什么?
四、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欣赏、感知《秋天》课文录像。
2、延伸练习材料:观察秋天景色的图片和录像,体验秋天的美。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传话兵游戏”)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长莺飞,夏天枝繁叶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秋季,领略一下秋天的风采。(读课题:秋天)
(二)听朗读,初步进行审美感知、欣赏
1.请闭上双眼,用你们的乖耳朵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录音)
(仿佛看到蓝蓝的天、白云、黄澄澄的稻子、落叶、鱼儿、蚂蚁、燕子)(觉得天很美,丰收了)
2.让我们一起去看录像,看看你脑中的图画是否同画面上一样,听听你讲述的是否同教师说的一样
再放录像,抽生回答。(天、树叶、稻子、池塘……)
(过渡)课文又是用怎样的词语来描写这迷人的秋色呢?
(三)进行审美理解
1.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典型材料)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
(2)听师读,看师的表情,想,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听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样?你对天空有什么感觉?(高、蓝)
(看图片帮助体会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够读一读这美妙的语言吗?(教师指导)
(过渡):多么好看的蓝天和白云啊!蓝天下怎样呢?
3.同法学习第二自然段(进行审美延伸)
(1)请一、二组的同学读,其余的小朋友比赛谁的耳朵最灵敏,最先听出第二自然段写了秋天的什么?
……此处隐藏8974个字……计9
一、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春、夏、秋、冬。) 孩子们真棒!春天的时候,到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美丽极了。夏天的时侯,烈日炎炎,但是海边却是一片清凉。冬天,白雪皑皑,大树都披上了白白的厚棉袄,孩子们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堆雪人、打雪仗。(课件展示春、夏、冬的美景)那秋呢?秋天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能初步学习描绘环境。
师:对,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真是个好习惯。说到秋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树叶黄了,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课件同步展示树叶飘落下来的美景。)其实秋天不仅仅是这样的凄凉,它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展示课题《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走入大自然,去看看像图画一样美丽的秋天。谁能大声读读这个生字。(课件将生字“画”变色,强化孩子们的生字的认读,请孩子来读“图”字,读课题。)
师:你读得声音洪亮,字音准确,真棒!大家能像他那样再读一读课题吗?
孩子们连续读几遍。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
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看,秋天来了,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展示苹果。)哦,是果园的苹果成熟了。调皮生字宝宝们也高兴地躲在苹果后面和大家捉迷藏呢?看看哪些聪明的孩子能认出这些生字宝宝?(课件展示,随意点击苹果,请孩子认读,没有读准确,点击生字,显示拼音,注意边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生各种方式认读生字。
(三)词语认读
注意指导“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师:词语宝宝们也想挑战大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展示词语,请孩子们认读。课件展示,注意指导“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反复请孩子练习轻声的正确读法。告诉孩子们,生字宝宝有时要变声哟!
(四)初读课文
1.孩子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桌纠正字音,或圈出读得好的字词。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2.质疑,秋天来了,哪里有美丽的图画?
孩子们自由讨论。
孩子们眼睛真巧,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课件展示,美丽的山野。)
为什么说,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呢?(孩子们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
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山野美景,归纳孩子们的发言:山野的颜色丰富多彩,有深绿色,浅绿色,黄色,粉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山野有丰富明朗的各种线条,形状,就像画一样……
看到这美丽、丰收的山野,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高兴,喜悦……”对,人们是喜悦的心情。那孩子们能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吗?请孩子有感情地朗读“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读出“喜悦”之情。
(五)细品课文
1.研读重点句子,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看,山野里,成熟的稻谷,金灿灿的,一大片的一大片的,大家觉得像什么呢?引导孩子想象,就像金黄的大海。
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出: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用动作让孩子体会动词,体会句式。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那山野里还有什么成熟了呢?
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
2.读读说说。
指导朗读:“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读出丰收的热闹,喜悦。
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认识动词、描写颜色的词语;认识比拟句。
(六)升华、拓展
1.大家觉得秋天美吗?不仅山野,秋天到处是美景,下面大家来欣赏欣赏美丽的秋天。(课件播放美丽的秋天景象。)
质疑:谁使秋天这样美丽?(指导朗读疑问句。)
孩子们自由讨论。课件展示答案。“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2.(课件展示)引导孩子们表达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对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之情。
梨树说:“勤劳的人们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______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秋天说:“勤劳的人们把我描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3.指导朗读、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1)边读边想象,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
(2)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3)美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用语气、动作描绘出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
4.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改编的小诗,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从孩子的视野、角度去认识和感悟秋天的美丽,秋天美丽的原因。自己试着编几句描写秋的小诗。
(七)我会写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课件展示,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的“波”“浪”和草字头的“苹”字。
1.说一说这些字的结构、组成,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
2.学生练习写,并在生字旁边为其组词。
3.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优秀的写字作业,请学生评价。
(八)我能行
1.诵读自己喜欢的关于秋天的小诗。
2.摘抄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3.描绘你心中的秋天,配上优美的小诗。
4.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制作卡片等。
三、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梨树 挂 灯笼
苹果 露 脸颊
秋天的图画 稻海 翻 波浪 勤劳的人们描绘
高粱 举 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