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船长教学设计15篇

时间:2021-10-04 05:06:20 收藏本文
船长教学设计15篇

船长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船长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船长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与学生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文章,内容较容易理解,不必花功夫来逐句讲解。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探究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长需具备的素质入手,进而理解题目的深刻涵义及作者给予的忠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作为人生之舟的船长所需的品质,最后通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让学生畅谈自己是否有能力做船长以及父母是否可以作自己的船长,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独立、创新和合作精神,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同时培养孩子们公平、公正、正义感和同情心。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

2、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激趣引入后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文意,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同时培养孩子们公平、公正、正义感和同情心。

2、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每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四)延伸与拓展

1、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联系自身实际,勇于对自己进行心理剖析。

2、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难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有风平浪静的温柔的一面,也有波涛汹涌的粗犷的一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海的温柔与粗犷吧!(欣赏从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剪辑的片段)

二、学生合作探究:

问题设置:看了刚才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你认为作为一船之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思维导航:作为一船之长,他应该具备(1)要有较强的方位意识;(2)要有高度的责任感;(3)要有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4)遇到险情要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5)要善于听取船员的意见;(6)要向泰坦尼克号中的船长一样,船沉时最后一个跳船。

三、整体感知

1、导入:人生正如一次远航,同样也需要一位船长,那么这位船长又需要些什么品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一位行船多年的“老船长”给我们的忠告。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这位“老船长”的准确身份是一名记者。20xx年3月3日,她参加了她女儿所在的北京101中学的初三(4)班举行的“你是你的船长”主题班会,在会上她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我们今天所学的就是她当年的讲话稿。

3、学生质疑:请同学们把你最想让大家帮你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1)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

(2)文章的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内在联系?是否有些文不对题?

(3)怎样才能成为作者所说的“一个公平公正、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

(4)为什么我的船长一定要是我而不可以是别人?比如父母?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分类后引导学生分步探究。

4、学生个体探究:

(1)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她是怎样一步步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此观点的?

(3)你认为这三点在人生的航程中重要吗?为什么?

思维导航:

(1)“你是你的船长“,意思是我们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线,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船长,这艘船将驶向何方,命运如何,完全看我们怎样驾驶它。标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做一次航程。副标题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寄语十五岁,意为捎给十五岁的话,实际上是对十五岁的人谈的话。

(2)作者通过提出三个问题并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感受,逐步引导孩子们思考,时机成熟后就用抒情的语言做了个小结,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接着又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孩子们成为一个公平、公正、有正义感的人。于是顺理成章地得出演讲的中心观点: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结构上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3)现在的中学生公平、公正意识不强,缺乏正义感,自我意识太强,缺乏同情心和合作精神。而人类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因为我们人类不是孤独和孤立的,所以在人生的航程中我们就必须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发展正义的观念,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你们这一代人才有希望!

5、品读课文倒数一二段(教师注意演讲指导)。

6、学生自我心理剖析:你认为在以上三个方面自己做得怎样?准备如何改进?

四、学生合作探究

问题设置:

1、你觉得光具备作者所提的三点能成为好船长了吗?一位优秀的还需具备哪些素质?

2、既然这样,你觉得你现在有能力做你的船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可以,有的说还不能,教师顺势引导以下的辩论)

3、辩论:父母是否可以做我们的船长?

4、你准备把你的人生之舟驶向什么地方?

思维导航:

1、一位优秀的“船长”还必须具备:①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学会宽容;②要虚心好学,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③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遇到问题,逃避是不可能的,只能解决。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能力是最为重要、关键的;④既要学会独立,又要有合作精神;⑤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还要善于见义巧为;⑥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要勇于克服困难,还要善于克服困难;⑦要乐观向上,笑对生活;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我们还没有能力做自己的船长,不过我们要朝这个目标奋斗,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早日做自己的船长,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

3、甲方:父母比我们有经验,他们毕竟是老船长了,而我们的人生阅历太短,如果太早做船长,船就有沉没的危险;乙方:我们人生的道路只能我们自己去走,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再说父母总有离开我们的时候,他们只能做为我们人生航程的顾问或参谋。注意引导学生要举一些实 ……此处隐藏36584个字……表现呢?是啊,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引读《船长》。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引导:诺曼底号遇难,危难中船长指挥自救)

三、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课文中有一句高度概括船长人格魅力的句子,说他是一位英雄,打开课本,快速浏览,然后画出这一句。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问:“忠于职守”“做人之道”怎么理解?(忠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做人应遵守的道义道德)

文中船长的“做人之道”又体现在哪呢?(他面对死亡不慌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我先问问大家,“英雄的权利”在你们看来有哪些?文中的船长面对死亡是怎么做的?(指挥船长所有的人脱险,自己选择了死亡)所以,这儿的“英雄的权利”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看。(面对死亡舍己救人,自己则随轮船沉入了深渊)

2、过渡:船长是怎样运用自己“英雄”的权利的,当时的情况怎么样?

当时的情形怎样?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吗?(千钧一发危在旦夕……)我们一起来将诺曼底号遇险的这一段落齐读一遍,注意要将当时情况的危急读出来。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

句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课件出示)

a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b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当时船上很乱)你又是从哪里读懂的?(读相关句子)船长为什么要大声“吼”道?(引导理解当时的情况)

c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再次朗读船长说的话,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船上真的只有六十人吗?面对生命的威胁,人们按照船长安排的去做了吗?指读

d事实上,面对生命的威胁,人们按照船长安排的去做了吗?指读(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引导读。突出“一窝蜂”“疯了似的”,

e引导学生读第五自然段。引导读。突出“一窝蜂”“疯了似的”

f照这样乱下去将意味着什么?(死亡)

引言:然而,局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请大家看到课文第24自然段。

(学生质疑,预设:什么是“井然有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指名学生回答。

从“不可开交”到 “井然有序”,这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为何会有这种变化?

(因为船长的指挥)那么,船长哈尔威是怎么指挥的,作者雨果对他的指挥又是怎么评价的?快速浏览六至廿八自然段,找出评价的这个自然段,找到的举手。

句2: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这一段说明了船长指挥时的沉着镇定,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那么,船长具体调遣了谁?命令了谁?(课件出示对话)

A、 这是哈尔威船长在和谁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B、 人们从这威严的声音中了解到了哪些情况?(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船只能坚持20分钟了…)

C、 时间紧迫,但不管怎样,哈尔威船长还是觉得20分钟——够了!为什么说够了?(练读)(简短、自信、威严) 这20分钟足以给每个人生的希望。

D、 人们还了解到什么?(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这其实是船长下的又一道命令。练习读(果断、坚定有力、斩钉截铁)

E、 船长的命令,指名读(斩钉截铁),他真的会开枪吗?(正方、反方辩论)

F、指导读对话7-21段,教师与学生配合分角色。

引言:多么传神的对话!人们听了对话后,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人们感到——:

句3: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指读)

a“伟大的灵魂”指什么?(船长这个人、船长的精神和品格)他的伟大体现在那儿?

b“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是因为——(确实,此时此刻的船长已成了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

所以,谈起哈尔威船长,雨果很自然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c 那么,他真的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他把自己给忘记了,面对灾难,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

d是呀,他连最小的见习水手都考虑到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诺曼底号的船头先沉了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船上的人得救了,然而船长却——(教师抒情地)

句4: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同时投影出示挂图)

a时穷节乃见,危难出英雄,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呢?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呢?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想象:假如你就是“诺曼底”号轮船上的一员(船长、乘客、工作人员),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你将会怎样想,怎样做?(逃生?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和船共存亡?为什么?)

四、小结讨论:

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呢?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他就是这样尽职的:人在船在,人亡船亡。再说他与船的感情太深了!)总之,他镇定自若指挥救出60人,他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不是一个英雄吗?出示最后一段话。

……

小结:面对死亡,他想到的是忠于职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可敬可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

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对船长的无比的怀念,无比敬意,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再次齐声朗读这句话!把这位可亲可敬的船长永远珍藏进我们的心中。(配乐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下课)

五、板书设计

16、船 长

遇险 千钧一发

自救

殉职 以身殉职

(舍己为人 忠于职守 临危不惧……)——英雄

《船长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