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以本文为例,归纳、掌握复杂排比句的写法,以此增强排比句的感染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朗读、讨论,把握本文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热切情怀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探讨本文排比句感染力强的原因,掌握排比句增强感染力的基本方式。
三、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
2、梳理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各层意思。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背景介绍
当时黑人在美国的地位。(课件图片展示)
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
从图片中直观感受当时黑人在美国的地位。 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演讲词的情感。
听课文录音
感受演讲
1、请同学们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并发表听后感。
2、提问:作者通过语言将他的情感传达给听众,最明显是通过什么修辞手法来传达的?
1、学生发言。
预设:情感真挚、振奋人心、慷慨激昂等。
2、排比的修辞手法。
初步感受演讲词,从录音中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段来表达情感的。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提问:阅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排比句、有感触的排比句划出来,说说这些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
1、①第2段,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沉痛(痛苦、悲愤)。这一段既是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
②第5段,四个“现在是”—
梳理重点语段,品味其中内涵丰富的语句,感受文章的号召力与感染力。
作者的情感变化。
—急切。强调改变黑人生存现状的刻不容缓,突出了为自由、平等而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③第10—14段,四个“绝不会满足”——愤慨(坚定)。面对敌人挑衅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地反驳,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④第16段,六个“回到”——坚忍,劝导。
⑤第17—21段,正面描述梦想——激昂(慷慨、期盼)。
2、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吸引听众。
重难点突破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本文的排比句如此吸引读者?
①形象性
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流亡者”。
“镣铐”、“枷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束缚实体化、具象化,写出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给黑人的生活带来的深重负担。
“孤岛”、“海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黑人生活的贫困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孤单与无助。
“萎缩”运用比拟的手法,更加形象地让读者感受到黑人在社会中每况愈下的糟糕生活。
②现实性
第19—21段“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国度里生活。”
第16段:“回到密西西比去……少数民族居住区去。”
直接列举出现实当中真实存在的情况与作者的真情实感,极具针对性,更容易打动听众。
③渐进性
第11—14节,从人身安全(生命)谈到生活范围(生活)再到政治权利,由基础到上层,依次递进。
第18—21节,从国家到地方到个人,从根本到枝叶,依次铺开。
小结
这篇演讲词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饱含激情。作者排比句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还有形象性、现实性、渐进性等特点,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希望这样的写作手法能给你们一些启示。
小结本堂课,强化课堂效果。
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运用排比的手法,写一篇演讲稿。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2一、导语设计
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有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刺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二、背景简介
1、马丁·路德·金简介:
马丁·路德·金(1929~1968)
美国一位重要的政治领袖。曾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这个人把他一生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献给了美国的民权斗争,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为了这个理想,他一生三次被捕入狱;为了这个理想,他把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全部奖金捐献出来;为了这个理想,1968年4月4日,年仅39岁的他被刺杀身亡。
2、演讲背景简介:
马丁·路德·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他的演讲感情真挚,气势恢宏,极富感召力。在他一生进行过的众多演讲中,最有名的就是这次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演说,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布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在诵读中感受课文
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辞。演讲最打动人心 ……此处隐藏1400个字……的表达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复和比喻等常用于演讲稿的手法写作。
【教学设想】
本节课主要想通过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从而了解演讲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辞方法——反复、排比和比喻的运用,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感染力,最终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讨论比较,咀嚼鉴赏,语段练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万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令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街,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讲。四十年前的8月28日,一个风和日丽,令人振奋的日子,约25万人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说。金博士即兴而就,慷慨陈词。如今,四十年过去了,他那富有感召力的声音依然在人们的耳畔回响,这位被誉为“黑人之音”的演讲家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篇著名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课件伴随)
(二)学习目标
这是一篇演讲词,前边,我们通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学习了演讲词逻辑严密的特点。今天,我们则重点体会此篇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并初步学习即兴演讲。 (课件伴随)
(三)作者、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这就是马丁·路德·金。 (课件伴随)
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1986年起,美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2、背景简介(课件配合)
要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我们先来看有关黑人的历史背景
自从16世纪中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便开始了他们漫长而苦难的奴隶生涯。南北战争后,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他们才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但一百多年后,种族歧视和压迫仍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挣扎在社会底层,挣扎在饥饿和贫困的边缘,遭受虐待殴打,无法享有白人同等的人格和活动自由。
(四)整体感知内容、把握演讲特点。
1、梦想是什么
①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掀起了如此狂热的浪潮,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②生扫读,找出含有“梦想”字样的段落。(17—25)
③自由放声读17—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想”内容。
明确: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
④对比表述。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表达成:“我梦想有一天,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主、平等、自由。”不是更简洁明了吗?不是更好吗?何必用9个段落来表达,与文章对比。从而体会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⑤听原音演讲,感受气氛。
⑥马丁·路德·金是用心在演讲,用生命在呼唤。
下面,请一男同学再现马丁·路德·金当年的风采。
⑦生点评。
⑧师范读17—18,老师开头,期待同学们的精彩激情。
⑨生齐读17—25
2、怎样实现梦想
①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马丁·路德·金炽热的梦想,这一梦想也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位黑人心中的。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呢?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的斗争方式?
(非暴力抵抗)(板书)
②1955年,26岁的马丁·路德·金第一次领导黑人抵制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隔离制度时,就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他也因此在.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演说中哪些段落体现了他的这种主张?
③应用怎样的语调读?
④用平和、理智、语重心长的语调读(生读)
⑤马丁·路德·金的这一主张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顺便说说,南非黑人运动的领袖曼德拉也成了继两人之后的非暴力抵抗倡导者。他们都深信:真理、友好、仁爱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爱心是唯一的武器。的确,以暴制暴只能使暴力升级,当你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早晚会产生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放眼国际,巴以冲实几十年来一直无法解决,近几年愈演愈烈,甚至采用,以暴易暴,导致的只能是双方更大的牺牲。
那么,非暴力抵抗是否等于消极而软弱的等待呢?不,请看演讲中何处体现了他们斗争的决心。
⑥10—14段 板书,决心坚定
众生齐读(充满激情,有气势)
3、小结:《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世纪最为激荡人心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悲愤而热烈的情感。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马丁·路德·金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这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演说中处处闪耀着民主、平等、自由和平的思想光芒,并大量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量形象的描述,这正体现了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结合的特点。
(五)拓展迁移
1、梦想实现了吗?
但有人认为,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注定要失败的,它的两位最著名的倡导者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怎么看待?马丁·路法·金他们失败了吗?(没有)为什么?
虽梦想没有完全实现,但黑人地位提高了。(课件件随)
是啊,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成了明星大腕,政坛领袖,美国黑人的地位已今非昔比。马丁·路德·金虽然已经去世38年了,但他是一位胜利者。他以博爱的心灵,以耶酥受难者形象的自我奉献与牺牲,赢得了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空前提高。
身体的消灭并不妨碍精神的升华,他已成为黑人心中不灭的明灯,因此得到全世界的敬仰。
2、生即兴演讲,诉说梦想(课件件随)
如今,民主、平等、自由、和平已不仅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不管它是唾手可得还是遥不可及,但美好的梦想总是让我们执着追求,同学们,我们想听你诉说,诉说你的梦想。
3、生即兴演讲,分成四组,每组一代表
(准备2分钟,演讲2分钟以内)
要求:①仿18——21段以“我有一个梦想”或“我梦想有一天”开头。
②注意演讲词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4、生点评,师小结。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马丁·路法·金激情洋溢的演说,听了大家热烈迷人的憧憬,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愿大家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愿全人类永远民主、平等、和平、自由,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放《祈祷》歌声,生可轻声哼唱)
板书: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消除种族歧视 非暴力抵抗
实现民主、平等、自由 决心坚定 思想性
鼓动性
艺术性
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