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园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菜园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菜园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也乐于与人交流;一部分学生只能初步认识一些客观事物,用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由于学生入学才三个月左右,课堂上容易疲劳,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尽量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读九个词语,学会认识七个生字。
2、认识笔画卧勾,会写“卜”、“心”2个字
3、初步熟悉课文,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读词语、学习七个生字,会写“卜”“心”。
教学难点:
“心”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的重点。本课的教学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识记生字。在识字教学方面力求做到生字的反复出现,让生字与学生多次见面,让识字教学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要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呀?
2、师:大家喜欢吃的蔬菜可真不少。各种各样的蔬菜里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那你们想认识它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看一看。(师板书课题)
[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跟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在这样的交流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生读课题,正音
4、记“菜”和“园”的字形
A师:谁能想办法记住“菜”和“园”这两个字?
B比较“园”和“圆”的字形
师:“园”跟我们学过的圆圆的“圆”有点像,(师出示“圆”)谁能用手来比划一下?谁能给“园”找朋友?
师:让我们整齐、响亮地读读课题。
[考虑到很多孩子会把“园”跟“圆”这两个同音字混淆;通过让学生比划“圆”,给“园”找朋友,体会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同时根据学生在给“园”找朋友时把“元”混淆时再出示“元”,教师及时评价中国的汉字真有意思,读音一样,表示的意思却各不相同,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中国汉字的神奇。]
二、创设情景,认识蔬菜名称:
1、结合插图认蔬菜的词语:
A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菜园吧!(点击出示菜园图)小朋友们看一看,菜园里都有哪些蔬菜?(随学生说点击出示相应的词语并注上拼音)
[出示插图,一方面以此为契机进行说话练习,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出示相应的蔬菜词语,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以红颜色突出。]
B师:还有两种蔬菜已经被农民伯伯摘下来装到卡车上了,你瞧是什么?(课件出示白菜、豆角)
[由于图上没有这两种蔬菜,这样处理既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又比较符合情理。]
2、读书上的蔬菜词语
A师:其实这些蔬菜名字书上都有了,咱们打开书94页,好好的读读这里的名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拼音来帮忙,开始吧。生自由读。
3、读注音的词语:
A开火车读
师:小朋友都读好了,谁来叫叫这些蔬菜朋友的名字,咱们开火车读吧!
随机提示难读的字音:两个轻声(子、卜)及心。
师:角在什么地方经常有看到?(把“角”在字形上做为重点)
B开火车读--齐读
[生字教学要突出重点,在字音和字形上都有自己预设的重点,特别是在说到角的时候,学生滔滔不绝老师马上给予评价:在生活中识字也是一种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4、读无注音的词语
师: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出示课件)
1、自由读
师:把这些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对了就举起你的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就来帮帮他开始吧!
2、指名读(指三名学生,每位学生读一行)
3、男女同学比赛读
4、齐读
师:那现在咱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叫对了,蔬菜宝宝会高兴地跳出来和你们交朋友呢?不过老师会打乱顺序哦,看仔细了。(学生开火车读读对的时候出示蔬菜卡通的图。--
师:跟蔬菜宝宝都教上了朋友,真开心。
[从结合课文的插图认识蔬菜名--读读书上的蔬菜词语--读注音的词语--读无注音的词语,有易到难,层次清晰,识字过程非常明显。]
三、初读儿歌:
1、师范读儿歌:
师:蔬菜宝宝的本领可高了,她们还编了一首介绍自己特点的儿歌,打开书95页,听老师来读一读。
2生自由读
师:你们想读吗?那好好去读读吧。
3、指四名生分别读,正音重点指导“萝卜地下捉迷藏”
4、游戏:我问你答
师:小朋友这么爱学习,那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我问你答,我来问--什么青青细又长?(生齐声回答)什么身穿绿衣裳……(根据学生答出示课件
男同学问--女同学答
5、拍手齐读儿歌:
师:那现在我们在换一种玩法,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通过游戏的方式既是在儿歌中巩固了生字,读通了儿歌,又是作为课中操,一举两得。]
四、巩固识字,课外拓展:
1、师:小朋友们今天认识的这些蔬菜朋友还能做成许多我们爱吃的菜肴呢!课件出示菜肴图片与菜名--青菜炒蘑菇西红柿豆腐汤南瓜饼红烧茄子豆角炒虾米萝卜烧排骨(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2、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指名生说
师:其实我们要经常吃不同的蔬菜,因为蔬菜里边有我们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这些可都是确保我们身体健康的营养素呢 ……此处隐藏19273个字……>1、师:菜园里的农民正在收菜,多热闹呀!昨天菜园里的主人发来邀请函,请我们去参观,想去吗?
2、可是菜园的主人说了,要通过两个难关才能去,咱们一(7)班的小朋友有信心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一名同学起头,然后全班拼读,把整体认读音节和翘舌音读好。
3、这些词语宝宝很调皮,它们把音节藏起来了,它们说想再考考你们,你们还会认吗?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词语)男女生交换读。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
1、看来你们已经把蔬菜宝宝的名字完全记住了,这些蔬菜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都长什么样子,指名说,说得真好。课件出示句子,谁能读一读。读得怎么样?好!来点掌声。
2、有位作家名叫寒枫,他把这些蔬菜的特点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出示儿歌:菜园里)
3、大家喜欢这首儿歌吗?师: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啊?(4句)
(1)师:老师请4个小朋友来读读这首儿歌!谁愿意声音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师:其他的小朋友端起书本认真的听,注意他们是否找对了句子,读的怎么样?(读完,评论)小平委来评一评。
师:这些同学都把句子找正确了,读得也很不错,表扬他们!
(2)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
师: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生:一个躲一个藏,那萝卜怎么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看图)这是萝卜地,萝卜哪儿去了?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是埋在地下的,走到萝卜地里,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看不到萝卜的,萝卜就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呢!
(3)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
生: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出示图片,观察它的形状,象小鸟的嘴巴,尖尖的。
师:你见过南瓜吗?它是什么颜色的?生:黄色的。(出示课件)
师:刚长出来的南瓜是绿色的,慢慢地就变成了黄色。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你们读得真好,把两个越字读得很重,老师感受到了南瓜由绿色变成黄色的过程)
这菜园里,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的蔬菜都有,形状各不相同。可真是一片好风光呀!我们一块读读儿歌的最后两行!
四、创设情境,巩固字词
1、师:我们一(7)班的同学越来越能干。
课件出示(我会读:青菜、土豆、萝卜、热心、风光、公园、捉迷藏、越长越大。)
吴老师会读了,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读得真好,鼓掌。小朋友越长越大。
2、谁能仿照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课件:
1、南瓜越老皮越黄。
2、天气越来越冷
3、———越———越———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祝你们学习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
4、同学们学习的劲头真高!这些蔬菜能做成美味的菜肴,吴老师最喜欢和白菜做朋友,因为炒的白菜好看又好吃,又有营养,你们呢?课件出示:请举手说说。
五、指导写字
1、计字形(心)
蔬菜宝宝刚才和你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一位宝宝玩累了,想回田字格休息,我们想办法让它睡得舒服一些。课件出示:心。
2、传授写字小窍门:观察这个字,整体占田字格什么位置。
3、说到心这个字,吴老师还要介绍一个新笔画给你们认识呢?(课件出现卧钩)你觉这个卧钩,它像什么呢?(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我们就叫它卧钩。
4、写好这个心字,三个点的位置也很重要。看看三个点的方向、位置、高低有什么不同?(三个点的方向不同。)
5、怎样才能写好心这个字呢?(课件演示)谁来告诉大家心的笔顺?
师:要注意起笔轻,运吧笔重,到钩之前他、要顿一顿再钩。
学生自己描红、临写,老师对学生的字进行指导,体会写心字的要领。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过得很开心,放学后跟父母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并把它们画下来。
六、板书设计:
菜园里
豆角——青——细——长
黄瓜——绿
茄子——打灯笼
萝卜——捉迷藏
辣椒——尖尖嘴
南瓜——皮黄
反思:
依据儿童的特点和教材的特色,本着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首先是兴趣导入,接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同时充分发挥课件、卡片、实物的作用。最后,运用生活经验,拓展延伸,从而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我觉得这一堂课,比较成功的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在趣味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参观菜园,和蔬菜交朋友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认识蔬菜名称和初步感知这些蔬菜的的特点,词语卡片和蔬菜实物相结合,使抽象的文字和具体的实物对应起来,增强了识字效果。通过实物、课件演示,了解蔬菜特点。学生在参观菜园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自主探究,感受蔬菜的特点,将认识事物、观察和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对于参观菜园这种设计很感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兴奋状态中,学得主动积极。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了蔬菜的名字,并读准了字音,认识了他们,欢快的气氛便弥漫了教室,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应把识字教学置身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将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堂引向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力图体现这一点。课始,我就让学生说说有哪些蔬菜,虽然画面上有一些蔬菜,也有部分是需要学生联系生活想出来的。从而使识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依托语言,促进识字。
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在本课识字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如:第四关运蔬菜回家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语言训练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点菜环节更是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足。在这堂课上,由于让孩子说说自己对蔬菜了解了多少用的时间太长,认读巩固生字的时间就太短了。
朗读这一块,首先:把儿歌读正确。要求使用普通话,口齿清楚,读音准确,不添字漏字。
其次:把儿歌读流利。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佳词美句、重点段落要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把儿歌读出感情。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朗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且学生写字时,心虽然比较容易书写,但用的时间还是较短,只是匆匆而过。
确实,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费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遗憾,我们都将不断反思,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