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跃”、“蹦”两个生字。
2、读好并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和“扑棱棱”等词语;积累词语:可爱的小鸟、蓬松的羽毛、机灵的小鸟、翠绿的树苗,并能照样子说词语。
3、初步感知全文,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并背诵 。
4、通过朗读,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了解小鸟对树林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文体。
1、出示图,师配乐导入。
2、小鸟们都在干什么呢?想去看看吗?(揭题并出示全文)
3、师简单介绍诗歌。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全文,借助拼音把诗歌读正确。
2、读后反馈:(随机展开)
预设:
第一小节
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1、指名说,并朗读第一小节。
2、教学“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指导读叠词,发现共同的偏旁,“口字旁”、“足字旁”,认识字的结构,记住字形。)
3、“蓬松的羽毛”(读音),借助实物理解“蓬松”的意思。
第二小节
读着读着,你知道了,这还是一群怎样的小鸟?
1、指名说,并朗读第二小节。
2、读好“扑棱棱”(指名读,做动作,理解意思),读准单个“棱”的读音。
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老师板书记“巢”的字形,读准字音,拓展理解“巢”;)
3、小老师带读生字(跃、崭、牌)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受。
1、读好问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3)指导问句的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品读诗歌
第一小节
(1)小鸟们都在干什么? 从哪里知道的?
(2)清晨,小鸟还会干什么? (想象说话)
(3)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说话
(4)归纳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好相同结构的段落。
第二小节
(1)小鸟又在干什么?哪位小朋友有信心读好第二小节(指名读)
(2)出示图片:这些树生病了,愿意来帮帮他们吗? 读着读着,你读懂了什么?(保护树木)
(3)让我们一起来做大森林的保护者吧(齐读)
3、背诵练习(第一、第二节)
四、巩固生字
1、读词语。自由准备——开火车读读。
2、游戏:送鸟巢
五、作业
1、写生字:蹦 跃
发现规律——注意点——范写——独立完成
2、积累词语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2一、课题入手,质疑激趣
看课题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快到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到课文下边的“苹果”和“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按小节指名读,订正字音。侧重订正“蓬、棱、巢、崭”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说说“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2、看:
配有音乐的动画。听:教师示范朗读。感受: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3、讨论:
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4、自由练读:
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5、评读:
指名读,大家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你的读告诉他应该怎么读。
6、赛读:
读第一节争当“最快乐的小鸟”;读第二节争当“最机灵的小鸟”;读第三节争当“爱鸟‘红领巾’”。
7、美读:
配乐读:表演读(一个学生读每小节中的问句,一部分学生读答句。)。
四、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例如,听老师说字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字并大声读出来:口字旁的字(叽、喳);足字旁的字(跃)。再如,一名学生做动作或读字,其他小朋友找字。
2、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3、写字指导。
六、主体参与,引导实践
组织讨论、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同学们,每当我们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会发现在蓝天白云下面,除了绿树红花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它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3一、导入
1、总结上节课,引出下文。齐读课题。
2、(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小鸟怎么样?
二、学文
1、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名学生朗读。
2、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是可爱的小鸟吗?)
3、哪个词用的好。标记出“可爱”,在让学生读。
4、让学生用“可爱”说话。
5、引导:这些小鸟是怎么可爱的?快找一找,读一读。
6、学生读有关的句子。
7、课件:林中的小鸟。
8、煽情:多么可爱的小鸟啊?你们能读出来吗?
9、学生读,教师范读、让学生和老师比着读,学生齐读,在指名读。
10、引导学生背诵。
11、让学生编动作表演出来。
12、引导:这些小鸟在做什么呢?读第2小节。
13、指导学生读问句。
14、训练: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小鸟?
15、这些小鸟做什么?谁来读读?
16、那个词最能表现小鸟的可爱。
三、课外拓展
1、让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先在同桌说说,然后把自己当成小鸟演一演。)
2、创设情境,对话。老师扮演树爷爷,问小鸟们:
“你们这么早来干什么?”
“你们都吃什么?”
“你是什么鸟儿?”
“你 ……此处隐藏19254个字……
四 总结
师:对呀!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树木的医生,森林的卫士,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红领巾那样爱护它、保护它,同时也要爱护其它小动物,爱护它们,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和动物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和特点:
1、引导 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生读生评、自己读自己评的方式,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我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2、 探究问题,拓展思维。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例如,本课的最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说点什么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当然,教学中也有引人思考和推敲的地方。例如: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个别评价时激励性语言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以改进。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15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
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
保:右边不要写成“果”。
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
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