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7篇

时间:2021-10-03 21:06:44 收藏本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7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1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细读探究

1、通过上午的学习,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

(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

(3)我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却很好。

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

2、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

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

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

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

3、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

(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

(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

(3)师生交流

(4)同学们想像一下,一个八十多斤的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爱我们。)

4、我们长大以后呢?

(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

学生继续说。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

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

5、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游子……”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再这名读

(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

(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

(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劳。

(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

6、所以作者很愧疚,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

(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

(4)师生交流(随机出示20xx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的颁奖辞,教师配乐朗诵)

7、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此时的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让我们一起去抱母亲吧:

(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时高兴的泪水,这是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

(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听着音乐,把你此时的感受写下来。

(5)有感情地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拓展训练

1、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

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的一个说法啊?)

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2

一、研究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二、寻求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 ……此处隐藏9696个字……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五、板书设计:

13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学生边听边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全班交流。

3、是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

二、初读

1、提出自读要求:

(1)先读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准生字词。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自读,指名读。

通过课前预习,你在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上有什么收获?

(2)齐读生字词。

(3)通过课前预习,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互相交流、补充。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自己再认真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4、指名正确说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2、哪些字难写?关键笔画在哪儿?

3、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的歌碟,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

一、复习

1、同学们,这首歌是歌颂谁的?

是的,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新授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拿出笔来,勾画与课题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

(1)你们感受到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母爱┅┅)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感悟。

(1)交流自己勾画的语句。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出示投影:

a.“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b.“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4)在学生说的时候,相机指导用“轮流”、“翻山越岭”说一句话。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文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感恩呢?

(可提到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三、读写拓展

1、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最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吗?

2、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选几篇写得较好的文章实物投影,并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学了这课,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现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这感人的课文。

2、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拓展练习

1、课前,你们已经收集了不少歌颂母亲的诗歌、短文或歌曲,带来了吗?

2、互相交流。

3、谈自己的感受。

三、读写拓展

1、交流得真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那恩重如山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

2、各人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妈妈。

3、创作成果展示。

4、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母亲健康、快乐!

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崇敬、爱戴

母爱伟大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