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

时间:2021-10-03 19:11:32 收藏本文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愉快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巩固6/8拍子的特点。

二、 指导同学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

三、 指导同学用和谐的声音唱出二声部。

重 点难 点

一、 6/8拍子在歌唱时的规律。

二、 二声部的和谐。

课 前准 备

录音机、磁带。

教 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

课堂常规。

二、听听、唱唱。

1、 3—1、4—6、5—3、4—2、4—6、6—2

2、 用“U”来哼唱。

3、 听和旋:3 4 5 4 4 6

1 6 3 2 6 2

三、发声练习

1=C—F 2/4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

LU

17 1 | 12 3 | 34 32 | 17 1 ||

四、复习乐理知识。

1、 6/8拍子的含义。

2、 讨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那6/8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强弱弱”

3、 跟着歌曲的录音唱出歌谱,拍出强拍和次强拍。

4、 分声部唱歌谱。

5、 合唱歌谱。

五、歌词教学。

导入:1、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吧?讲讲你的梦。

2、 想“表示梦境最好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和力度唱。”

3、 跟伴奏用“LU”哼唱出旋律。

4、 齐唱局部。指导同学声音要唱得圆滑、连贯。

5、 合唱局部:分声部唱,高声部要注意“6”、“4”;

低声部要注意“4”、“2”;和两个声部的旋律的走向。

6、 6/8的强弱规律,乐句末的六拍要唱足。

7、 合唱歌曲,讨论:“哪些地方还不够”

8、 跟录音有感情的歌唱,想:这是个多么美的梦, 你身在其中-------

课 后 小 结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教学,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并能用有感情的歌声表达《愉快的梦》所描绘的美丽的梦境。

2、通过采集有关梦的资料,和创编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贯穿始终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种资料、彩纸、剪刀

设计意图:

1、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交往、合作,积极参与感受、体验、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层层情感铺垫,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并在活动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3、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富于个性的表达,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声中师生问好。

二、演唱、欣赏,感知表现

1、唱唱歌曲《愉快的梦》

师:同学们,我们来唱一首熟悉的歌吧。(播放课件)

A、单声部练唱准确。

B、分声部完整合唱。

要求:旋律准确,声音连贯、流畅,吐字自然、清晰,二声部合唱均衡、和谐。

2、欣赏一段乐曲,“做”个梦,感受其情绪、意境

师: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根据听到的音乐做个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看看你能梦到什么?

A、学生聆听无标题音乐(格里格的《摇篮曲》)。

B、各抒己见畅谈梦境(说一说你的梦境,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根据是什么?)

c、老师小结鼓励:看来,这音乐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所起的作用真大,只不过是一串串音符,但是在同学们的耳朵中、头脑里,却带来了这么大的想象空间,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美的.画面、美的享受。

3、感情处理,表现《愉快的梦》

师:歌曲《愉快的梦》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A、学生语言交流。

B、有感情朗读歌词。

c、教师范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比较恰当的方式进行伴奏。(如:打击乐器的空灵声、悠扬的口哨声、轻柔的哼鸣声……)

D、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营造优美安宁的气氛,声音轻柔、舒展,随情绪富于变化)。

E、老师小结鼓励:对作品理解得深,我们就能表现得更好。

三、资料交流,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梦”的诗歌、故事等。

A、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B、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师<过渡>:梦有忧虑、恐惧的,更有幸福、快乐的。古人的梦大多都寄托着他们的愿望与追求,比如:(结合学生汇报内容:“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他们的梦或者说愿望往往都是虚幻的,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最后只能发出“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枕黄粱美梦”的慨叹。

现在可不一样了,单说儿童的梦,一个个都是描绘的美丽景象,表达的对未来生活的渴望。问问大家,你拥有一个令人向往的梦想吗?拿出你的纸、笔,给自己描绘一张未来的蓝图吧!

2、用画面或文字描绘自己的梦想

(用自己喜爱的颜色的纸,剪出自己喜爱的形状,把自己的理想、愿望用简短的文字或画面描绘出来。)

3、“五彩的梦”展示活动

(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之后,将自己的作品贴上黑板。)

四、合作创编,表演展现

师:大家的梦想五彩缤纷,如果只用《愉快的梦》这首歌来表达,恐怕远远不够了,想一想,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你现在的心情、感受?

生:随音乐舞蹈、给旋律创编新歌词……

师:就近集合或根据需要,自由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发挥集体的力量编一编,练一练吧!

1、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创编活动,老师参与指导。

2、推选小组台前表演。

3、选择一组比较成功的,全班学习。

五、小结欣赏

1、师生互勉:

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理想才会变为现实,美梦才会成真,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们互相勉励。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劳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俄国寓言作家)

2、欣赏歌曲《童年的梦》(播放电脑课件)

师:跟着音乐动一动,唱一唱。

“梦里的门啊快快打开,我的梦想要放声歌唱。

梦里的门啊快快打开,我的梦想要展翅飞翔……”

3、同学们,为了自己的那份理想努力吧,祝愿大家梦想成真!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1、学唱《愉快的梦》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教学重点:

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教学难点 :

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教学过程:

综合练习:

1.发生练习:音阶(下行,用lu唱)巩固音准、打开上鄂。

二声部4/4拍

│5---│4---│3---║

│3---│2---│1---║

用lu唱,和谐、统一、均衡。

2.乐理知识:6/8拍号、强弱规律。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

小节6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学习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6/8的节奏规律。

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

3.师生谈话议论歌曲内容。(小矮人图片)

4.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天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认真听,认真看(教师范唱4小节曲调)。

5.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面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跟教师弹琴哼唱。

10.大家要非常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注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师生讨论。

答案: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15.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16.把第二乐句进行讲解。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案:

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通用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