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03 16:06:12 收藏本文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了解昌耀及诗歌特点,把握诗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2、反复诵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3、赏析诗歌意象及象征意义,感受诗歌意境美。

核心素养

1、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诗歌内容,提升鉴赏水平。

2、赏析诗歌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感受凝重壮美的艺术氛围。

3、联系语境,品味诗歌内涵,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语言的质感、透明而饱满的特点。

2、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人柏桦曾说:“诗人比诗更复杂、更有魅力、也更重要。诗人的一生是他的诗篇最丰富、最可靠、最有意思的注脚,这个注脚当然要比诗更能让人怀有浓烈的兴味。”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役期”最长的“右派”诗人之一,昌耀的一生犹如一场恶疾。而他的诗如同徐徐打开一幅色彩斑斓高原油画长卷,沛然而出一种丰富而博大的生命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此处隐藏1859个字……,凭着一份清醒和理智,开始打量和思考时代与现实。

③“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只能有“滑坡”的下场。虽然仍旧“一派嚣鸣”和一片“喊杀声”,但这是“自上而下”,是“滑坡”,是“远去”,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

④“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诗人昌耀并没有与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站稳了自己的高度。

⑤“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彰显诗人精神空间的不是“雄鹰或雪豹”而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尽管“蜘蛛”如同诗人一样渺小,却是精神高度的坚守者,这正是诗人坚定理想追求、绝不随波逐流的呐喊。

3.阅读读这首诗歌,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谈谈你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见解。

探究: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一首诗的诞生往往就是诗人一歌新生命的诞生。诗是完整的生命形式,生命,是昌耀诗歌的总主题,呈示生命,是昌耀全部诗歌的根本目的和内在逻辑。昌耀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了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

昌耀这首创作于早期的诗作,定格了昌耀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高度,是他生命与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有力的确认。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