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之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之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之链》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悟人与人之间情谊与关爱的可贵,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体会奉献爱心终将获得爱心回报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先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一大大的繁体“爱”字),认识吗?认真观察它的字形,比较和简体的“爱”最大的区别(“心”), 真细心,那你认为什么是爱?或者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有不少关于爱的词语、句子、名言,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师:板书“链”,请同学们用“链”组词。
师:引出课题“爱之链”。(板书课题)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故事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是由哪几个关爱的故事链接起来的?
二、民主导学
(一)、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出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第2到8自然段。
(1)全班交流。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指读——齐读)
2、(出示)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完全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1)(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
(2)这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3)(出示第四自然段)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静心默
读这一段,让自己的心与文字一起跳动,在书上圈圈画画,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记录下来。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3、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出示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1)理解:“天经地义”什么意思?(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2)多么质朴,多么感动的想法啊。请你带着这份感动再读第六自然段。(齐读)
5、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老妇人完成乔依的这个心愿了吗?
(二)、学习课文9---11自然段
那么老妇人是怎么做的呢?请自学9—11自然段,并完成下面
的填空。(同学们,会读书的同学还能将一段话、几段话读成一句话。)
1、(出示填空题)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2、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请一个读书最好的同学读。
(三)、学习12自然段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4、小结:你们看,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
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生齐读)。
(四)、总结课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小
组讨论)
2、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3、结束语: 同学们“爱”,上面是手,中间是心,下面也是手。爱是什么?手捧一颗真心,轻轻地放在别人的手上,这就是爱。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爱的阳光,呼吸着爱的芬芳,你是否曾想过也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呢?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
三、检测导结
1、爱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爱是(),爱是(),爱是()……
2、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爱之链》教学反思
《爱之链》这篇课文并不是特别深奥难懂,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
虽说是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在有些关键的地方,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就应该站出来,及时地教给方法,及时地指引道路。
课文的主人公不仅仅是乔依,这也不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主要还是写了两个“帮助”的小故事。第二个片段则从事情本身入手,先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再围绕“读了这一段,你感受深刻的是什么”来交流。第二个片段换了个角度,从“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这件事入手,引导学生交流感受。我觉得第二个片段的可取之处在于,由“扶”到“放”,渗透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完成填空练习,从而,对课文内容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老妇人帮助女店主,这是一种爱的接力,又形成了一个爱的链子。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都能抓住主要内容完成练习,填的很好。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从女店主的这句话,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生活得乐观态度。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这样的心态,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也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其 ……此处隐藏15059个字……女店主——乔依。这样为进一步理解全文作了必要准备。
2、继而围绕“爱之链”探究爱的链条的主要环节——
(1)乔依——老妇人:紧扣“愣”和“一直”剖解心理活动,突出乔依的乐于助人与朴素希望。
(2)老妇人——女店主:老妇人眼中的餐馆和女店主的情态,让她想起乔依的话,她的无私帮助,使女店主感动不已。
(3)女店主——乔依:关爱艰难辛苦的乔依,安慰乔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揭示老妇人相助的影响。
3、板书将这三点用索圈表示链条串联起来,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爱之链”,而且使学生对这“爱之链”有了更为生动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
为了凸显高年段“读写结合”网络教研主题,在教学时,让学生品读感悟文中关键词句,使他们走入文本,体会人间浓浓的真情和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同时,抓住细节描写对学生加以写作指导与训练;围绕课后练习题第4题,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对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并在续写中准确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从而使读写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间真情,懂得互相关爱。
3、在理解感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间真情,懂得互相关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语言渲染爱的课堂氛围。
2、复习导入,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哪些人物?”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并引出新授内容。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1、默读课文4—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
2、指名说,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从这些动词看出乔依是个怎样的人?感情朗读。
3、渗透写法:细节描写
(1)提示:细节描写还有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
(2)举例练习,进一步了解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与好处。
4、乔依修好车子后,老妇人怎么做?(为什么给他钱?)乔依又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答案。
(1)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乔依为什么愣住了?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常常,一直”,教案《爱之链第二课时教案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二次教案)》。
(3)朗读体会乔依质朴纯洁的美好心灵。
(4)朗读背诵第7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这样做?
三、学习第二个故事1、用喜欢的方式读9-11自然段,按课件上的提示自学这部分内容。
2、自学汇报,评议。
3、想象:女店主在得到帮助时不禁潸然泪下,当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4、看板书点题,说说生活中关于爱之链的感人故事。
四、学习第三个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女店主是怎么关爱桥依的?
1、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女店主是怎么关爱乔依的?
2、指名说,配乐感情朗读女店主的话。
3、启发想象说话:此时或明天乔依醒来,夫妻二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课件归纳:续写注意事项,学生续写。
5、反馈,点评。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1:同学们,爱是如此神圣,能让重病者看到生的希望,能让失落彷徨者振作起来,能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的奇迹。从今以后,让我们都来做x的使者,将爱继续传递下去,让世界到处都充满爱吧!
2、播放《爱的奉献》。
六、布置作业1、把续写内容写在《特色作业》上。
2、感情朗读课文,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板书: 8爱之链 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常常) (一直)
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教 学 反 思
一、教材简析:
《爱之链》是一篇浅显易懂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通过三个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感人事迹,使我们懂得:爱像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征程;爱像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更像一条心链,拴紧人们彼此的心。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大量运用细节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刻画人物形象,使文章生动、具体、感人。围绕本次“读写结合”网络研讨主题,在教学中,本人大量渗透细节描写,在文章最后教给学生续写文章的写法,并适恰当运用前面所学的细节描写,使整个教学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二、做得还可以的方面:
1、课堂导入与结尾打动人心,令人震撼。
开课时伴随着悠扬深情的音乐,教师朗诵一首关于人间真情的诗篇,再以动人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爱的思想境界,以此创设一种充满爱与温情的学习氛围,为下文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最后,以震撼人心的歌曲《爱的奉献》结束课堂,让学生们再次感受爱的伟大与神圣,同时让“爱”这个主题得到升华。
2、教学重难点突出。
本课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间真情,懂得互相关爱。为了突出重点,教学时,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凭借文中三个事例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并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也就是关爱自己”,这样既让他们感受到了互助互爱的力量,又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本人借助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对学生加以写法指导。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乔依醒来后,夫妇二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接着课件出示续写的三个要求,然后让学生续写,最后反馈,评议。
三、不足:
1、教师缺乏激情,笑容不够灿烂,没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中的我与以往判若两人,原因可能是跟新接任的班级学生配合不够默契,本人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法协调统一,所以开学以来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效果欠佳,带着这样的顾虑,一是不够相信学生的能力,二是自己心态调整不过来,所以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一丝不快乐。
2、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多数是齐读或自由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动作描写时挖掘教材、品读感悟不够到位。
4、教学时提的某些问题过于笼统,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不明白如何是好,所以答不上来。 ……
四、再教设计:
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首先,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绝不可以把不满情绪写在脸上;接着,我会多费些时间与精力认真琢磨本课教学,多思考,多创新,多寻找教学亮点;然后,我还会在课前多试讲几次,练讲练说教学过程,让自己的课堂组织语言更加清晰明了。从而使我的课堂优点多于缺点,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