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时间:2023-03-07 00:06:05 收藏本文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1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观察图上的骏马,说说有何感受,引出“徐悲鸿”。

2、简介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为近代乡村画家,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10多岁到上海,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学画,师从达仰。经过勤奋刻苦的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成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

3、导入:你想知道徐悲鸿年轻时学画的故事吗?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徐悲鸿奋发努力学习绘画的刘课文。

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4、指导读准“励”字,了解“励志”的意思:奋发志气,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检查:

①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②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不知疲倦犯错误

后鼻音:徐悲鸿鞠躬

③读谁下列多音字:

冲着向前冲看重重新

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检查

①朗读下列词语:

成绩 改变 错误 不知疲倦

优异 激怒 清苦 勇往直前

②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

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

①指导读好下列长句,读出停顿:

年轻的画题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②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三、指导书写生字。

租、绩、误:左窄右宽。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看重重新冲着

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

师:课文题目是------(生:《徐悲鸿励志学画》,)谁来说说你对“励志”的理解?

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他为什么要立这样的志?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志愿?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迷团。

二、 精读品味:

(一)、学习“受辱立志”:

大家喜欢听音乐吗?音乐总有引子、高潮和尾声,文章与音乐是相通的,这篇课文的引子是什么?(生答:受辱立志)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你在这部分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找句)

3、交流:

生:我知道了徐悲鸿年轻时很了不起,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很看重他。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立的志是: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我读懂了徐悲鸿为什么要立志。是因为一个外国学生嘲笑说中国人成不了才。

4、谁来读外国学生的话?(生读,评价,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理解: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生:到最好的环境中去学画也不能成才。

生:学到死也没有用。……

5、这个外国学生太目中无人了!徐悲鸿受到这样的侮辱,他是怎么想的?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读书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请你读好这句话。(板书:用“心”读好这句话。)

指生读,读出坚定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谈谈你对“真正的中国人”的理解。

生:就是有骨气的人。就是不怕困难的人。是有志气、有恒心的中国人。……

(二)、学习“勤学苦练”:

1、徐悲鸿立志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这首乐曲的“高潮”部分。

自读第二部分,把文中写徐悲鸿怎么做的这些有力的`音符找出来。

2交流:

a、生答: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师:以前的他努力吗?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骏马图》)请你想象一下他是如何的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是因为他知道-----(“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b、生答: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师:什么叫“潜心临摹”?临摹什么?一整天是什么概念?徐悲鸿为什么要这么勤奋学画?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c、生答: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师:你们的学习用品是哪里来的?徐悲鸿有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为了学好画,他什么都能省,什么都能将就。生活是如此的------(清苦)。他这样做,仍然是为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用“心”读好这句话。)

3、大家齐读这一部分。读后想想这一部分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总分)

其实前一个自然段还是承上启下段,承接上文立下宏志。

(三)、学习“轰动世界”:

1、徐悲鸿的努力有没有白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他的画展轰动了世界,他真的用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

2、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生:只要下了功夫,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你下了苦功,黄天不负有心人,你肯定会成功的。……

3、师:是啊,徐悲鸿获得了成功,曾经嘲笑侮辱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呢?

(出示: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说说你对“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学生交流)

指生读,读出愧疚的心理。

(与开始时外国学生说的话进行对比)

师:是什么让这个外国学生有如此大的改变?

< ……此处隐藏17133个字……(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2这位外国留学生由因偏见很不礼貌出言不逊,到徐悲鸿油画轰动画界而鞠了一躬。他对徐悲鸿表示深深的敬佩!

此时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哪?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定。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为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灯片

主要板书计划

6、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 冲着 被激怒 (立志)

↓ 每逢……就……

↓ 潜心 (努力)

一间 一杯 两片

↓ 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结果)

作业设计、安排课内

描红,抄写词语,加偏旁组词,在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字,回答问题 课外:抄写词语,完成练习册,预习第四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灯片,引导讨论。图上的马给你什么感受?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你了解徐悲鸿吗?那么,你知道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内容,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2、板书课题,解题理解“励志”是什么意思。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出示,开火车轮读。师生一起讨论提醒注意读音。齐读。

3出示多音字。看重 重新 冲着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指出读错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1、自读课文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3、练习分段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6自然段),第三段(7-8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注意点。

2、教师指导书写。

3、指导五笔拆分。

五、布置作业

课内:描红课外: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第一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找出文中的句子。

(2)划出文中的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齐读句子。

②“他们”指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徐悲鸿为什么要立下这个志向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外国学生说的话:“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才。)

④还可从哪儿看出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

⑤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听了外国人的话以后,徐悲鸿是怎样的感受?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4)齐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过渡:当徐悲鸿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以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1)齐读第四自然段,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徐悲鸿是怎么做的。

(2)作者把徐悲鸿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那么徐悲鸿是如何来努力学习的呢?文中哪几小节具体介绍了徐悲鸿的刻苦学习呢?

(4)指名分节朗读5、6两小节。

(5)学生讨论交流板书:每逢……就…… 潜心临摹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7)徐悲鸿如此努力学习绘画,那么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8)齐读第六自然段,学生交流。

(9)哪些地方说明了徐悲鸿生活的`清苦?

板书:一间 一杯 两片

(10)他为什么要如此清苦呢?学生回答。

(11)齐读课文第二段,注意第四自然段和五六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先概括后具体叙述(先总后分),教给学生运用总起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让学生概括第二段段意。(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勤学苦练)

三、布置作业

课内:抄写词语课外:完成练习册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一、二两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课第三段,思考:徐悲鸿在这样清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他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2、学习交流理解:优异、轰动、震惊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儿看出外国学生的态度改变了?指导朗读。

3、小结第三段段意: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三、总结课文 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四、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轻声自读课文,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

五、布置作业

加偏旁组词 ( )( )皮 ( )且 ( )( )( )

在括号里划去不恰当的字再接再(厉 励)礼貌(代 待)人 (奋 愤)发努力 日夜奔(池 驰)

回答问题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 的作品,非常震惊。(“震惊”是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

课外:预习第七课《虎门销烟》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