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说课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是按照“讨论怎样养蚕——观察蚕卵——观察蚁蚕”的思路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蚁蚕和蚕卵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本课教学设计了如下活动:一、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二、观察蚕卵和蚁蚕,初步领略生命的伟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养蚕热情高,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能结合养蚕的实际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教学准备运用瑞博形式授课,四年级学生计算机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教师设计的瑞博课中穿插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了解蚕的一生,知道如何养蚕,掌握科学的记录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观察蚕的一生的过程,观察和描述蚕生长发育中的一般现象,能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尝试体验瑞博授课的特殊形式,运用瑞博课的优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辅助学习。
(3)能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用语言描述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6)通过了解×的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里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认识蚕的一生,知道如何养蚕,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如何养蚕,并坚持记录
五、说教法和学法
①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而且我们教给学生的只是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因此,针对瑞博课的独特的优势,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并结合本科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共同讨论交流等方法,成分运动瑞博课的特殊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至于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对生命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于是我采用了展示交流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获得体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总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②1、教法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不断变化。针对瑞博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采用的是讲述法。而学习蚕的一生时,老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资料让全体学生共享,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控制计算机,生生、师生交流讨论,建构蚕一生的相关知识。
2、低年级的学生爱玩,爱表演,因此本课,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自主、互助、合作地学习知识,既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成效,又实现了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展示,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老师的手脚也得到了解放。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只在于容貌,而在于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将“美丽”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美丽”带动学生纵观全文,引导学生理解“美丽”的深层含义,因此我确立本节教学目的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二、说教学思路: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对此文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分为四大部分:走近居里——解读美丽——升华美丽——书写美丽。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节课中始终都处于激活的状态,得到思维的锻炼,享受思维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走近居里。激发学生解读居里的兴趣。
2、解读美丽
主要让学生理解“美丽”的多层内涵。要求学生先在文中去寻找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领会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加深对“美丽”的理解。这一步骤锻炼学生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居里夫人的美丽重点在“内在美”,即:坚强执著,献身科学,淡泊名利,懂得 “美丽”的具体表现。
3、升华美丽
最后从理解课题进一步提升对美丽的认识。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索,居里夫人的“美丽”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还要继续流传下去。
4、书写美丽
课文的教学还应重视学生学习课文后的感受、感想和感悟,引导学生说出来,写下来。因此,让学生书写美丽,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
《鲍叔牙真心待友》是一个出自《史记》的历史故事,课文记叙了鲍叔牙真心对待朋友管仲的故事,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诚友谊。
课文脉络清晰,内容通俗易懂,学生阅读并不困难。第1节开门见山,交代了管仲和鲍叔牙所处的时代及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下面故事的展开作了必要铺垫。第2~11节是课文的主体,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管仲家境贫困时,鲍叔牙出钱帮助做买卖。打仗时,鲍叔牙为保护管仲而受 ……此处隐藏15499个字……呢?
听瓢虫自我介绍的录音:我是小瓢虫,昨天我看见花蝴蝶在花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高兴极了,所以我也想来看看美丽的花园,顺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师:原来小瓢虫是来找朋友的,花园里真美丽,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到花园里来玩呢?花园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 提出绘画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园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吗?
(2)要求:画时先想好花园里有那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朵,哪些小动物在花园里快乐的玩耍,注意画面的布置要合理,涂色要均匀,画完后编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 幼儿作画。
(1)老师巡视指导。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构图、选色。
4、 评价作品。
(1)你觉得哪个花园最美丽?为什么?
(2)你的花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5、活动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订成一本大书,封面写上“花园里的故事”供幼儿日后翻阅、欣赏和讲述。
说课稿 篇10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革命爆发”“《权利法案》”和“历史意义”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这场革命也是一场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二、说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存在看问题重表象、轻实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反复斗争过程的归纳整理,养成用发展的观点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权利法案》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为此我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导入新课。
我会展示《查理一世在狩猎》的油画并播放《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的视频,提出问题,那时的英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带着问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刺激,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同时,我设置的思考问题又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革命爆发
(1)背景
我会展示新航路开辟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相关史料,并提出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有哪些重大影响呢?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在客观上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有效信息进行思考和归纳的能力。
(2)经过
这一问题线索较为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通过抛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革命的导火线、开始的标志、内战、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相关史实。
【设计意图】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还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3)结束
展示《威廉在英国登陆》和《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的加冕典礼》图片,并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为何称1688年革命为“光荣革命”?有何意义?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我总结得出这是一次宫廷政变,基本上没有流血,是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让课堂教学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教材的分析解读能力。
2.《权利法案》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主要采取了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法律条文的解读,总结提炼出《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有哪些。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优点,一方面能锻炼学生史料解读能力,另一方面易于使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历史意义
这一知识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所学的革命过程和《权利法案》的史实,指导学生从对英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基础上,我会得出以下结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及分析,使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新知。因此在小结环节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当今世界上除英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也实行君主立宪制。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达到课虽下、趣仍浓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