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时间:2021-10-04 04:07:27 收藏本文
小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小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教学难点】:

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

用利器刻在甲骨上,

用树枝写在沙上,

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

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

(1)、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

圆:指笔头周围丰满;

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

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

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提示: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我们学习时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

(1)、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2)、墨锭(dìng):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研磨时要重按缓推,保持墨锭平正。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

(3)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

(1)、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

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

(2)、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

(1)砚的选择: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2)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

四、布置作业

1、准备笔、墨、纸、砚

2、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文房四宝”

五、收拾整理

小学说课稿 篇2

《小动物过冬》是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有关自然常识的童话,讲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事。课文有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这五个自然段都是些他们的对话,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第八自然段写他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见。课文用不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有趣的童话,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已经能够阅读简单的故事,不过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朗读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自私自利的环毛病,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将培养学生主动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质疑,之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也能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多媒体的辅助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孩子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这篇童话的人文内涵丰富,还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自读;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教学准备:

小动物头饰,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老师常常夸奖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又聪明,又爱学习,所以今天我要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篇童话。学童话之前,请猜个谜语吧。“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是什么呢?”“雪花!”“雪花来临时,什么季节到了呢?”“冬天!”“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师: 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

初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怎么读都行,然后把你的收获讲给组内的小朋友听,好吗?(指名读)

师:同学们不但课文读得好,而且听得也认真,点评得更恰当。

三、精读课文

1 精读一、二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

生:小燕子、青蛙、小蜜蜂

(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师: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师:你从那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生:从“常常,快乐”这几个词能看出来。

师: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第 商 暖 明 物

2、指名读,并分析结构

3、指导并范写:第,中间的“弓”要写扁些。商,里面是“八 ……此处隐藏3704个字……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过程本人力求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小学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假如》。《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这是一首儿童诗,文中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的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缩”等九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为:1. 识字和写字。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为:读悟结合,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主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一般阅读教学程序,完成“初读感知、细读品悟、升华内化”的学习过程。配以课外延伸拓展,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充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感悟文本。

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教师应选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出现文本,让他们乐于接受。

首先我出示一支笔,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学生说是笔,继而我这样导入

“这不仅是一支笔,还是一支神笔”。“神笔”一词,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我马上播放《神笔马良》的故事视频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而后又用一句话过渡:“有了神笔多好啊,能为乡亲们做那么多的事情,有个小女孩也想像马良一样,有一枝神笔,并把她的美好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假如》。”(出示课题的课件)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二、初读感知

教给学生必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我出示了两个自学要求。(一、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每一个字音。二、读完课文后,标上课文的小节号。)这样的要求简单明确,学生带着方法,带着目的去读,能够更好地在初读时就对课文留有深刻印象。

识字教学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字词的理解尽量做到方法直观形象,与文本想结合,与学生的生活想结合。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想象,配上动作读好以下几个词语“寒冷的北风、好吃的谷粒、红红的太阳、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学生想到了寒冷的冬天,想到了漫长的等待,想到了饿肚子的可怜等等,读得声情并茂。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接下来的语句教学,更有利于为文本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三、细读品悟

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文本重点词句的练习,如“寒冷的,缩着,红红的,许多好吃的”“不用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等等词句,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

此环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精读:

1、读小树的“冷”

在教学课文第一小节时,我出示小树在寒风中冻得枯萎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小树的冷,再进行练读,然后我又借助多媒体,播放北风呼啸的声音,学生听得很认真,不知不觉得都缩起了身子,我顺势引导,让学生在风声中配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效果非常好。

2、读小鸟的“可怜”

在教学课文第二小节时,我这样导入“小树有了红红的太阳,可是树上的小鸟却还在发愁呢!”出示小鸟饿得哭泣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小鸟为什么发愁?你觉得小鸟怎么样?从而导出句子“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请小朋友们演一演,感受到了小鸟的可怜。

3、读美好愿望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这是文中小姑娘的美好期愿,怎样读好这样的愿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身临其境谈感受。

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我让学生演一演小树,想象在寒风中的感觉,在学生演得入境之时,我及时提问;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啊,我听到有小树在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呀?小树小树,现在你最想得到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以此在情境中师生交谈,学生说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受,自然在配乐朗读时真情流露,小女孩的愿望似乎也变成了全班小朋友共同的心愿。

(2)课件辅助促情感。

在教学课文第二小节时,为了让学生有强烈的为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的愿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鸟妈妈到处寻找食物的动画图片,配上音乐,教师深情讲解(有了你们送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飞过高山、飞过田野、飞过森林去寻找食物了,也不用再飞到更遥远的小溪边、飞到梯田去了)从而感受到我们的帮助为鸟妈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也为小鸟带来了快乐。然后男女合作朗读,自然能达到朗读的效果。

四、升华内化

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提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从而出示四幅图片,作简单的讲解,让学生选择一幅图说一说:他们多么想——再拓展到在我们的四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帮助的呢?交流后我让孩子们当一当小诗人,写一写: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让——最后我以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师生合作完成这首我们自己心中的小诗。

五、小结全文

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最后我这样问学生。学生们都知道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神笔,但只要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六、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其中朗读教学在整堂课中重点突出,课外拓展更是升华了本文的内在情感。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力求更多方式的朗读教学,让学生感悟文本,真正体验到学习课文的乐趣,更能懂得课文教给我们的道理。

  
《小学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