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四篇

时间:2023-04-12 01:06:37 收藏本文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四篇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

2.难点:让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出示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认读、词语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刚才有几位同学都交流时都用到了“可怜”、悲惨这些词,你们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样的,看看书,哪个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

生:“可怜的小女孩”。

2、“可怜的小女孩”。哪些句子描写了她的可怜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写出小女孩的可怜的?

学生交流汇报

a、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环境描写)

b、“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抓住了小女孩的外貌体会到了他的可怜。

c、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动作描写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d、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指导朗读 (强调三个“一”,抓关键词)。(强调“谁也没”,读起来体会不一样的感觉)

师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作者通过外貌、动作、环境和一些小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是如此的可怜,然而,同学们,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还不止这些,安徒生,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诠释着小女孩的可怜。

(四)、合作交流,重点探究,感悟童话的表达特点,进一步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景象?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认真读书,填表格。

1、让我们先来走进小女孩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来,请你来读。(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变成红色。)为什么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生(因为太冷,渴望得到温暖)

指导朗读。

学生速读,交流。师完善板书。

2、那我们再走进课文来找一找,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的情景,哪些句子是写她想象的`,哪些又是现实的?

用括号括出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现实的句子。

生交流。

3、小女孩的现实就是这样,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么多想象的画面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体会:幻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同学们,这就是童话的特点,通过想象和现实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4、那么带着你的新感受,再来读一读小女孩幻想的句子,找出你最想读的一次想象情景,读一读。

读完这些对幻想的描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交流。

(这些都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用幻想来衬托现实的残酷。这样写,让我们更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

(五)体会作者情感,引起共鸣

那么同学们,小女孩的境遇为什么会如此可怜,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的命运?

联系社会背景(出示资料)

那么你还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交流 同情 憎恨

过渡:小女孩在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坐在墙角里,脸上带着微笑,两腮通红,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同学们来看,小女孩死了,脸上还带着微笑,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让我们对小女孩的死不再那么悲伤,有了一丝丝的安慰。

所以文章的结尾写道,生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交流。

现在,你读懂了安徒生的情感了吗?那就是对出于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对贫富不均现象的憎恶。有个叫刘倩倩的小女孩,读完这个故事后,写了一首诗歌,请大家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她对小女孩的同情。请你也写几句关注和同情小女孩的话,深情地读给她听,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六)、拓展延伸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8篇童话,象……(出示PPT)等,今天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来品读这些作品时,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希望同学们课外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火炉 温暖

饥饿 烤鹅 满足

痛苦 圣诞树 渴望 快乐 同情

孤独 奶奶 疼爱

悲惨 奶奶 快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幼儿理解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将 ……此处隐藏2264个字……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二、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

1.读“预习”,理解“预习”要求。

2.边自学,边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画出来,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内容。

3.检查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指导理清脉络

1.卖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课文中从哪里到哪里?

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请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有什么内在联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想想你读了知道对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说说

3.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课文中注明。(可怜的小女孩)

4.围绕中心句展开讨论

(1)这一段怎样写小女孩“可怜”?

(2)小女孩的确可怜,主要是因为她家里很穷,书上是怎样写她的家的?

(3)朗读体会。

5.小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内容

默读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终于”

(3)擦一根火柴为什么还要鼓足勇气呢?

(4)“奇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5)透过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6)结果怎样?

指导朗读。

2.自学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学指导: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经过可分为哪三个阶段?(擦——燃——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了哪三个内容?(现实——幻象——现实)以下几次擦火柴。请大家运用这个方法,自学第二三两次擦燃火柴的内容。

(2)自学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从火柴的亮光中分别又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东西?

(3)检查自学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内容。

(1)自由读,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3)学生读完师接着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问:她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开头擦一根还要经过思想斗争,这时她毫不可惜地擦了一大把,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4)指导朗读。

(5)这里的“光明”和“快乐”指的是什么意思?“飞走了”指什么?为什么又说“她俩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

(6)表达朗读。读前指导:见到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因为奶奶是唯一疼她的人,这种高兴的心情集中在“奶奶!”这一感叹句上,所以这一句声音要响,音要上扬,带着惊喜。“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这些话表现出小女孩害怕火柴灭了,见不到奶奶的心情,所以要读得快些。她擦着一大把火柴后,得以看到奶奶,以及奶奶的“抱”“搂”,要读出美好的感受。至于最后一句关于“飞”的内容,要读出既快乐又带渺茫的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讲了些什么?

2.小女孩后来怎样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出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理解两个“幸福”的意思。

3.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感情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少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的呢?

2.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要根据想象虚构的。

这篇童话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

3.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联系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们中间,你会怎样做?

四、作业

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能够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闪客大擂台”栏目做客。大家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想知道一部好的动画片是怎么制作成功的吗?你可以根据动画片的内容把他即兴模仿表演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我们栏目今天要给大家推出的是一部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童话剧,下面我们首先来听听这部影片的插曲。

2、请你们告诉我这幕童话剧的名字和他的作者,今天我们栏目就是要请大家为这幕戏进行后期制作,首先,请你们完整地看一下这部影片,并结合你们学过的课文,想象这幕童话剧大致可以分为几段?

(课件播放没有声音的动画片)

二、体验探索

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和刚才的观看,大家都知道这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

2、大家觉得这部动画片少了什么?

3、接下来,我将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为三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和“表演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请看大屏幕。

4、各组的方案都基本出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

第一段寒夜卖火柴 《悲歌》

第二段五次点火柴 《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

第三段冻死在街头 《梦幻曲》或《悲歌》

分组上台展示

三、综合表演

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

2、生生自评互评,老师引导,归纳学生意见,评出最佳表演组合。

四、总结全课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