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燕子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燕子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燕子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2、能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学习燕子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习燕子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自制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战?请看大屏幕。(出示复习题)请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1、不分白天和黑夜。
2、表示疲劳、劳累的意思。
3、表示“到”的意思。
4、展开翅膀。
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个勇敢的孩子先来试一试?(学生一一回答出来后)同学们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对了。请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一个读两次。你觉得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请马上翻开课本,在生字栏里描它一次。
(二)读文质疑,自主学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亲眼目睹了燕子过海的艰辛之后写下来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话想告诉我们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你读了这段话,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燕子过海是怎样的辛苦、艰难?
2、为什么不要伤害燕子?水手们对燕子有怎样的感情?)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成学习小组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自己先来学习课文。时间是五分钟。
(三)反馈发现,学习课文
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来把你们讨论和学习的结果向老师汇报一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了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学生代表说,教师随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这句话明写大海的辽阔,实际上是反衬出燕子过海的艰辛。可穿插海的图片和燕子作对比来增加理解的深度。
1、看图,同学们想读吗?一起来读。
(1)“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这句话交代了水手看见燕子过海的时间、地点,太平洋是世界
第一大洋,要飞越是很难的。日子是风平浪静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风暴雨的日子,燕子过海就更艰难了。
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
(2)“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三对反义词:“寒冷——温暖、北方——南方、昼——夜”来体会燕子飞行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
老师想先听听女同学是怎么读的。再来听听男孩子是怎样表达的。
(3)“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让学生抓住“太”、“就像雨点一样”、“落”、“伏”等词语体会燕子的劳累和疲倦。看动画体会、出示图片对比,让生体会燕子的疲倦。
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地方特别能看出?能理解吗?不会说就用朗读表示。(看“落”和“伏”的对比图片)
请生读、加动作→看动画体会→自由读→齐读。
(4)“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特别能看出?你感受到什么?还有问题吗?如: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会儿?燕子死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此问题留在后面课文中探讨。)
燕子们展翅起飞了,越飞越远,这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我们要在学习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这种不怕艰难的精神!
过渡:我们仅仅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燕子的不畏艰辛,但我们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亲眼目睹那个动人场景的水手们对燕子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5)“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特别能体会?有不同的理解吗?请你试一试?(其余生看图片体会情感。)体会到了的同学一起来试。
(6)从“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和“大海的怀里”等语言的婉转及最后两句话的感叹号中体会水手的感情。
对于这样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的燕子,水手们实在不忍心说它们死了。谁能读出不忍心?
大海的胸怀是多么广阔、多么令人钦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样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怀中。我们一起来表达这种情感吧!
我们学习了课文,也和水手们一样,充满了对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让我们再次借水手的话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激情,朗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我们都被燕子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燕子过海的壮观场景吧!(播放燕子过海的壮观动画)同学们,这燕子虽然小,却有勇气飞越浩瀚无边的大海。他们就是这样勇敢而坚强地在大海上飞行,飞过风平浪静的海洋,飞过波涛汹涌的海洋,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从旭日东升的早晨飞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不分昼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种精神哪!就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对燕子的崇敬吧!(配乐朗读课文。)
(五)升华情感,明理导行
学了课文,你将怎样对待燕子?
是啊,我们不能伤害燕子,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因为燕子过海非常的辛苦、艰难,更因为我们崇敬燕子那种不畏艰辛的精神。愿燕子的这种精神能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燕子教案 篇2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 ……此处隐藏6605个字……演奏等词语要通过查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教案 篇5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且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5、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且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燕子》这篇课文,就是写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怎么美呢?
2、先来仔细看看小燕子。
○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
○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
○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把《燕子》中的燕子外形描写与《翠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进行比较: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而《翠乌》中又为什么只写翠鸟的.小爪、眼睛和嘴?(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深入体会语言形式表达的准确性。)
3、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口头缩写——示范朗读——说说理解
4、朗读: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5、作业:
《课堂作业》1—4
第二课时
1、课文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
○雨、风、柳、草、叶、花。
2、出示,觉得怎么样?
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3、逐个比较,层层添加。
4、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下面一句中,哪一个词把小燕子这种急切的心情表达出来?
5、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这告诉我们燕子是什么鸟?(候鸟)
6、理清层次,练习背诵。
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7、花儿、草儿赶来了,小燕子也赶来了,为什么说“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呢?(释:生趣)
8、读第3段,想像一下燕子飞翔的情形。
9、缩写句子。
10、找出描写燕子飞行轻巧敏捷的词句。
11、小结朗读。
12、作业:
《课堂作业》5—6
第三课时
1、朗读最后一段。
2、比较:
○落——停
○痕——根
3、理解“理待演奏”。
4、背诵本段。
5、全文小结。
6、仿写第1段。
燕子教案 篇6一、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明白“认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 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了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三、课前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利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及生词,让学生学生认读。
2.同学们可真棒,生字词掌握的都不错,希望这节课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一)
1.燕子妈妈家的菜园里种了两种蔬菜,分别是什么?(出示图)
2.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干什么呢?
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学生读文后反馈:让小燕子去菜园里看看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一样。
(四)学习三至七自然段
过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自学提示二
自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用——画出来小燕子观察到的冬瓜和茄子。
1、第一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
2、第二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
3、第三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
自学方法: 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时间:3分钟
1、师: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几次?(3次)
2、反馈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五)深入理解燕子妈妈说的话
过渡:听了小燕子的回答,妈妈又有怎样的反应呢?
自学提示三
自己再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用﹏ 画出小燕子三次发现后妈妈的.不同反应?
自学方法: 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时间:3分钟
交流反馈
2.小燕子第一次回来妈妈说了什么?请一名学生读燕子妈妈的话,(教师板书:→不错)
3.指导朗读
4.小燕子第二次回来妈妈说了什么?请一名学生读燕子妈妈的话,(教师板书:→很好、仔细观察、认真做事)
5.理解“仔细地”一词
6.指导朗读
7.小燕子第三次回来妈妈有什么表现?(教师板书:→满意)
8.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小燕子之所以有这么多一次比一次细致的发现,是因为它认真观察的结果。妈妈因此而高兴)
(六)朗读课文
1.师生合作读课文。
2.生生合作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把掌声送给自己。
(七)拓展思维
1、谁来说说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教师小结,对孩子们提出希望。
(八)课堂测评
1.比一比,再组词。
瓜( ) 现( ) 认( )
爪( ) 视( ) 让(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燕子到菜园看了( )次,它发现( )和( )的不同。说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 )。
附教学板书:
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图片 茄子图片
燕子妈妈图片 小燕子图片
冬瓜 茄子
不错 大 小
很好 青 紫
满意 细毛 小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