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关于蝙蝠和雷达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6 00:09:04 收藏本文
关于蝙蝠和雷达教案十篇

关于蝙蝠和雷达教案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蝙蝠和雷达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2、以下教学思路供参考:

教学时,要以教学过程的优化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优质。一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不懂的词语初步自学理解,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精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着力明确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以及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三是练说,积累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对照图,自己组织语言,说清楚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四是拓展,激发阅读与探究兴趣。可以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也可适当交流课后的'“小泡泡”中的要求──“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布置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

【板书设计】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思路效果反思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做答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教师巡视。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⑴ 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⑵ 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⑶ 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⑷ 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⑸ 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2、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⑴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⑵ 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讨论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思路效果反思

一、练习朗读全文 朗读课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三、练习造句。 出示句子

1、读读句子。

2、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3、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遍。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以及飞机夜间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科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

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正音)

2.自由读课后作业 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

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

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 :练习写字词,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作业 题。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要求:

(1)读懂有关词语。

(2)说出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

3.学生口述蝙蝠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过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板书)。

1.启发学生说出蝙蝠的嘴所具的特殊本领“发出超声”,耳朵的特殊本领是“接收超声”。

5.科学家揭开的秘密回答了课文前面提出的这个问题?

6.练习朗读。

(四)自由轻声读课文第四段。(要求学生根据上段学习方法进行自学)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夜航的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探路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填写)

3.这段的叙述回答了前面课文提出的哪个问题?

4.练习朗读。

5.总结。小朋友学得真好,这个板书是我们师生共同完成的,课 ……此处隐藏11039个字……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五、板书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蝙蝠和雷达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

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2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③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合作交流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品读体验: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③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③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与表格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

4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巩固延伸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

板书:蝙蝠和雷达

耳朵雷达

蝙蝠飞机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关于蝙蝠和雷达教案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