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先的摇篮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祖先的摇篮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祖先的摇篮教案1[教学目标]
1.会认“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讲解“祖”)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标注小节号,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小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请4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生交流,师补充)
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3.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当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呢?他们会在摇篮里干什么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画一画。
(1)出示: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这些词你能表演一下吗?如果你也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快乐、自由)
(3)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第2、3节,师评价,男女生合作读。2.照样子,说句子。
例: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那是的摇篮。
(2)那是的摇篮。
四、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上节课,我们体会到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很快乐,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最后一节,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联系第1节中“一望无边”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原始森林图片,感受辽阔、茂密)
(3)大家现在说说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4)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配乐)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3题的词语展开想象。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
[教学板书]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美好)
猜想祖先生活(快乐)
[教学反思]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诗,诗歌通常不是那么好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祖先的摇篮教案2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2.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中出现的生字圈起来读一读。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号。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
(1)全班读1、2自然段,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
(2)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2.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
(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组讨论讨论,把表示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汇报。
动作的词有:摘、搭、打、点、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读。
(4)我们祖先还在森林里做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并展开想像说一说。
3.祖先们在这里留下什么?
(1)引读第五至七自然段。
师:“浓绿的树阴下”生:“留下……”
师:“宽阔的草地上”生:“回荡……”
师:“林中的小路”生:“弯弯曲曲……”
(2)课件播放图片,师深情朗诵8、9自然段。
(3)齐读五至九自然段。
四、赏析句段
……此处隐藏13673个字……《祖先的摇篮》。(2)谈话引导: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生: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板书:原始森林
画面显示“原始森林的苍苍茫茫”。
师:说说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生:面积大、一望无边,那浓郁的树阴,碧绿碧绿、清凉清凉。
师:看,这“摇篮”多么大呀!(师作解释:“摇篮”是供婴儿睡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多用藤或竹制成,可以左右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引申意: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去亲近一下这个“摇篮”吗?
4、过渡: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苍茫的大森林,去寻找那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吧!
三、复习巩固
1、“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章节。
3、背诵第一章节。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摇篮浓绿赛跑遥远苍苍茫茫、地久天长污染文明神圣博物馆
3、根据课文内容写句子。
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是(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祖先的摇篮教案1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滴”与“摘”。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个“亡”,竖折变成竖提。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赛”是“寒”下面的两点变成“贝”。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第二课时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狩猎、采摘)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自由自在,惊喜连连)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苍苍茫茫、祖先)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①我们不应该滥砍滥伐,不要随便狩猎。
②森林附近不能开一些工厂,排放废气、废水。
7.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8.有感情地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钻木取火、集体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①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生火做饭的?
②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搭建房屋的?
板书设计
大一望无边
摘野果、掏鹊蛋
祖先的摇篮猜想祖先的生活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感叹祖先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