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1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重要情节的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斗争中鲁达的性格,学习其精神
3.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教材分析:
重点:
1.故事情节
2.性格分析
难点:从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具:
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结合课本注释扫除字词障碍,尤其是古今词语的含义的理解
2.粗读课文至少一次,了解大致情节
二、导入新课
1.请一学生谈电视剧《水浒传》,创设情境。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
3.简介《水浒传》及作者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解题
1.教师明确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正义的一方
镇关西,卖肉的郑屠,恶霸,绰号镇关西---邪恶的一方
解决矛盾的方法-打
2.学生思考:(问题1)
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法?打的结果如何?
四、检查预习(5)
1.请一人上黑板注音
2.请三中等生朗读课文16段(与注音同时)
3.师生共评注音及朗读(熟练、错字、音量、语气)
五、复述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8)(问题2)
1.教师提示:
按时间顺序和故事发展的先后来复述,300字左右:
某一天下午:........
第二天一早:.............
送走金氏父女后:...........
打死郑屠后:................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交流意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抽二个较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4.教师归纳总结
六、划分层次,概括意思(7)(问题3)
1.根据复述故事的情况,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简要归纳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后抽中等学生提问。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20)
1.按照以上层次划分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鲁达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各体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要求结合《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等以前学过的小说)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并调控
3.抽样检查,教师评价(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自由发表,对的奖励)
1)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
语言:大骂郑屠(不畏强权
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狭义豪爽慷慨)
2)客店送行
动作: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
3)拳打郑屠
语言: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
4)智走他乡
心理活动和语言:....(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4.归纳小结:
要求学生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口头总结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题5)
七、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1)
1.A类:1)《掌握语文》P73-74一、1-5三、1
2)熟读10-20段,记忆重点语句
2.B类:讲述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附:板书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奔出南门,亡命出走(结局)
鲁达:粗鲁豪爽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粗中有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2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重点语段鲁达行动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性格,且学会描写行动的方法;
2、 理解关键词语;
3、 多角度思维训练,激发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的行动,感受人物的性格
三、教学难点
学会描写行动的方法
四、设计思路
《鲁》文浅显易懂,本着浅文深教的原则,不断激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探究意识,因
此本文教案设计有别于传统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带有明显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
特点。本教案设计以三个问题(鲁达为什么要消遣郑屠;作者是怎样描写“三拳”的;
为什么要详写“三拳”)为探究主线,其间穿插许多有价值的、能激发学生创新探究意
识的小问题,诱使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提炼、重组、补充、
完善,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一)复述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情节(亮出幻灯:酒楼宴友,父女诉苦----义赠白银,旅店送行----消遣郑屠----智走他乡),请四位同学上台各复述一部分,台下同学要对他们的用词、语气稍作评论。
生:鲁达和李忠,史进三位哥们正在潘家酒楼喝酒,忽听隔壁有人哽咽哭啼,鲁达甚是焦躁,得知真相后对金氏父女很是同情……
生:天色微明,鲁达就到了金氏父女的歇处,看门狗店小二阻止他们出逃,鲁达大怒,揸开五指……
生:鲁达直奔状元桥肉店,一见面就直呼“郑屠”,后假借相公钩旨要十斤精肉, 切作臊子…郑屠恼羞成怒,鲁达借机三拳打死镇关西。
生:鲁达知道自己打死镇关西,要吃官了,于是假意道:“你这臭家伙装死,洒家改日再收拾你。” ……此处隐藏8028个字……/p>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问题1
(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三、学生自读课文10-20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片,要求解决以下问题:〖问题2-4
⑴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二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第三次消遣:鲁达拳要求:____,郑屠的反应:_____
⑵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第二拳:打前骂:_____;打的位置:____;打得结果:____;比喻:_____;描写角度:____
⑶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独立思考,必要时可相互研究,教师下去进行适当指导(差生)
3.教师抽样提问后不足由其他学生补充。
4、全班朗读16-18段,深入体味鲁达的气势。
四、讨论问题:(14分钟)〖问题3-6
1.出示投影片,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⑴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⑵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2.学生略作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磋商,教师巡视指导
3.抽样检查提问,每道题一个人(对加1分,不出声扣1分),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补充(有建设性的的加1-2分)
4.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
参考答案:⑴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⑵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五、教师总结:(1分钟)
六、堂上练习:5分钟《掌握语文》75页3-7
学生做在书上,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效果。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A:课后熟读16-18段至基本成诵。
2、A:预习新课,按《掌握语文》要求做。
附: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有勇有谋
鲁提辖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三次反应:反衬侧面烘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案9教学目标:
一、了解《水浒》及其作者。
二、熟悉本文的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三、分析本文行动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四、感受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好汉歌》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明确:《好汉歌》,《水浒》。这么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了梁山好汉的豪情侠气。
二、简介《水浒》及其作者,学习识记文学常识的方法。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剧《水浒》?有没有看过长篇小说《水浒》?请一位同学介绍《水浒》的有关内容。
2、《水浒》的作者是谁呢?请一位学生对照注释介绍作者。
3、教师总结掌握文学常识的方法,出示投影。
三、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节选自《水浒》这一古典名著第三回的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板书课题)指名解释鲁提辖、镇关西,并回答哪个是主要人物。
明确:鲁提辖,即鲁达,就是花和尚鲁智深,提辖,宋朝掌管练兵和捕盗的武官。镇关西,是课文的屠夫郑屠,是当地的恶霸,镇关西是绰号。
2、读小说,我们应如何阅读?
明确: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3、教师指明:理清故事情节可从课题入手。本课题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里面一定有拳打镇关西的情节。那鲁提辖为何要打镇关西?在打镇关西前做了什么事?打了镇关西后,他又怎么做呢?
4、学生速读课文,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划分后,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一下,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5、读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四、精读“三拳”部分,分析本文行动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1、在这四部分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部分?
明确:三拳打死镇关西。
2、教师指明:分析这三拳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是阅读小说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哪些段落描写鲁提辖的这“三拳”?请在文中找出。(16—18段)
4、听课文录音,精读16—18段,出示投影。
5、听后指名回答:第一拳由教师对照题目示范分析,分析后板书;第二拳、第三拳由学生自己分析,指名回答后板书。
为了体会本文用词的准确性可设计下列题目:
把上下两个动词调换一下,行吗?为什么?
⑴鲜血迸出——乌珠迸流,
⑵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绽出来——红的,黑的,紫的都滚出来
6、教师总结:
⑴这三拳写得确实具体、生动,可谓有形有色有声有味。①作者写出了打的部位,②发挥了想象,运用了修辞,③精确选用了动词,④多角度地进行了描写。
⑵这三拳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梁山好汉的豪气,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的性格。
7、为了进一步感受鲁达的鲜明个性,请学生对照板书和课文插图,用原文语句进行复述。
五、让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
要点:1、了解了《水浒》及其作者,学会了掌握作家的方法。
2、学会了阅读小说的方法;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其次要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人物描写的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青少年在碰到坏人时,应决不手软,要勇敢地跟他们作斗争,“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我们同学之间遇到一点小矛盾,可不能大打出手,以暴制暴,伤及人命。
六、作业:课外阅读《武松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