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滑稽的脚先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1设计意图:
自由活动时幼儿常常在探索自己的小脚,脚跟着地的点来点去,有的脚步着地的动来动去,看着他们对自己的小脚做出的动作很好奇,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我特设计了此活动《滑稽的脚先生》。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学习保护小脚的方法。
3、尝试跟着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走路姿势的图片各一幅、对脚的部位已有初步的了解。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我们跳舞的时候要用身体中的什么部位来跳舞?”
了解脚的不同部位名称。
师——“小朋友伸出一只脚,把袜子脱掉,看一看小脚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观察引导了解脚趾、脚背、脚跟等名称)
(2)、师——“大家把脚放在地上有什么感觉?”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尝试小脚放在地上的感觉,知道要保护小脚)
(3)、师——“如何保护我们的小脚呢?”
二、感知练习,积极探索
师——“我们的小脚本领很大,除了会跳舞还会干什么呢?”
“你的小脚是怎样走路的?”
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幼儿练习
三、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师——“老师吧小朋友用脚走路的.动作编成了一首歌,想不想听?”
“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最喜欢那一句?”
四、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1)、听音乐按图示依次做动作。
(2)、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走路。
(3)、自由结伴唱唱做做,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我根据设计的目标及内容我利用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自己跳舞的时候我们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跳舞的,幼儿的议论非常的激烈,有的谈话用脚,有的说用手……我又采用了让幼儿边说边说做动作的方式,重点提醒幼儿模仿用脚跟脚尖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感受用各个部位走路的不同感觉,使幼儿理解并掌握词曲,在学唱时吐字很清楚节奏较强,很快的掌握了歌曲,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用边唱边做的方式让幼儿边学边玩的过程中掌握了本活动的内容。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2活动名称:歌曲《滑稽脚先生》(中班)
设计思路:
自己的身体是中班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常常会在吃饭时自言自语:吃完了我就长高了;也常常会在自由活动中互相比较身高。我们觉得“认识自己的身体”符合幼儿的当前经验,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所以,我想以小脚为切入口,在听听、做做、玩玩中请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从而感受乐曲,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为今后的学唱活动打下基础。活动目标:在动动玩玩中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来走路,体验与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材料与环境创设:
1、事先请阿姨拖干净地板。
2、老师事先穿上一双可爱的五指3、袜。
活动流程:复习再现——感受体验——理解创造(延伸)
1、小嘴的本领复习歌曲《中秋节》
1、我们的小嘴本领大,让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把过中秋的事唱给客人老师听吧。
2、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圆圆的)我们的小嘴巴也要圆圆的。
2、小脚的本领
1、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个小客人,2、你们看是谁?(老师伸出穿了五指3、袜的双脚)
4、听,5、我的脚在说话呢:小朋友们好,6、我是滑稽的脚先生,7、你们猜有什么本领?对,8、我会走走走。
9、你们身上有没有我的好朋友?把你们的小脚先生也请出来吧!(幼儿脱鞋,10、听音乐和老师走走走,11、第一遍)
12、我的脚本领很大,13、你们的小脚还会怎么走路?那我们就把脚的'本领听音乐表演出来吧!(第二遍)
14、刚才,15、你的脚先生是怎么走路的?幼儿示范,16、集体体验(第三——第五遍)17、滑稽脚先生把小朋友刚才走路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18、请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范唱第六遍)19、还漏了什么?再次范唱20、我们一起来边玩边唱吧!(第八——九遍)
3、小耳朵的本领我们的小耳朵本领也很大,请你来找找音块宝宝的家好吗?提问:怎样才能找到音块宝宝的家?(耳朵听,用心找)
反思:本学期,我班认领的专题是:创设利用环境,丰富中班幼儿审美体验。本次活动,我分别从物质、心理两个方面为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创设环境。物质方面,我请阿姨为我们拖干净了地板,为幼儿能脱了鞋子自由的在地板上体验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创造了先决条件。其次,我自己穿了一双可爱的五指袜,为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做了铺垫。在心理环境方面,我主要以语言创设了一个情景:老师的大脚先生邀请小朋友的小脚先生一起来做游戏。正是老师创设的这些环境,使得幼儿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着乐曲,为下次活动的学唱、编唱打好了基础。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不足:老师在范唱歌曲后,幼儿对歌词中诸如:“脚边走,走得歪歪扭扭”等还不理解。老师就着急地就让幼儿跟老师一起来唱了。其实,这时,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生成的情况,继续实施对策,丰富幼儿的体验,如:提问:“什么叫做“歪歪扭扭”呀?请你做做看。”或“请你象歌里唱的那样走走看”,在丰富的体验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3一、说教材
“脚”是幼儿身体的一部分,幼儿十分熟悉。而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班里有个别幼儿走路的姿势存在着一些问题,多次纠正效果都不是很大。在玩体育游戏“高人和矮人”中,我看到班上许多小朋友对不同的走路姿势很感兴趣,都愿意尝试不同的走姿。由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改变他们的错误走姿。然而,光是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走姿似乎单调了些,那么通过怎样的一个途径让幼儿既能体验不同的走姿又能显得不单调呢?我把目光锁定在艺术活动上。因为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还是挺高的,尤其是对旋律、节奏的感受能力较好。而这段时间我组织班上的小朋友学习了几个律动,觉得他们的学习欲望还是较强的。因此,我萌发了选一段节奏感较强的旋律,编一个以“脚”走路为主的律动,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体验不同的走姿,起到最终的作用,“滑稽 ……此处隐藏8032个字……走了吗?谁来说一说?(用脚跟,用脚尖,用脚边,双脚并拢……)
(2)第二次欣赏歌曲。不过我们光知道了用脚的哪些部位来走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走的方法和顺序,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来听一听寻宝的.路线的方法和顺序。
(教师完整范唱两遍,并做脚步相应动作。b脚先生先用了脚的什么部位走?脚尖怎么走?)(踮着走)边唱边用脚尖走。c脚先生再用了脚的什么部位走?脚跟怎么走?(翘着走)边唱边用走脚跟走。d脚先生还用了脚的什么部位走?脚边怎么走?(重点理解歪歪扭扭),边唱边用脚边走。感觉歪歪扭扭的。e最后,两脚并拢怎么走?(跳)边唱边学两脚并拢跳。
3、完整学唱。
(1)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走的方法和顺序,但是脚先生还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刚才学会的歌曲用好听的声音送给我,好吗?(集体唱两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在原地边唱边跳,完整的表演两遍。
4、游戏《寻宝》——分组表演唱揭开寻宝场景。
(1)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去寻找宝盒,那我们就要准备去寻宝了。
(2)教师介绍寻宝路线(寻宝的时候呢脚先生说要一边要用好听的声音唱歌一边正确的来走路,要不然宝盒是不会出来的,明白了吗)
(3)我先派两位小朋友来去试一试,看看他们能不能找到神秘的礼物。部分幼儿游戏,教师与其他幼儿演唱,观察。
教师小结,表扬对的,纠正错误地方。
(4)请女孩子表演唱寻宝。礼物出来了吗?没有,可能是我们唱的声音太轻了。
(5)请男孩子表演唱寻宝。还是没有找到,我们既要用好听的声音唱,还要用正确的走法,才能找到。
(6)请剩下的小朋友一起去找找。找到了礼物
5、出示神秘礼物你们知道脚先生要送你们什么礼物吗?一双袜子。脚先生提醒你们要注意保暖,所以送给你们每人一双暖和的袜子。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穿上袜子和脚先生一起去跳舞吧。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14活动目标:
1、在歌唱中动动玩玩,了解各自脚丫的不同地方,感受双脚的作用。
2、体验与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看是谁?
过渡:听,我的脚在说话呢:小朋友们好!
二、出示图片,认识滑稽的脚先生
1、我是滑稽的脚先生,你们猜有什么本领?
2、你们身上有没有我的好朋友?把你们的小脚先生也请出来吧!
3、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走。
三、走走玩玩,体验脚的本领
1、你们的小脚还会怎么走路?那我们就把脚的本领听音乐表演出来吧!
2、刚才,你的脚先生是怎么走路的?幼儿示范,集体体验。
四、学唱歌曲
1、滑稽脚先生把小朋友刚才走路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请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听到的内容。
3、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小结:我们每人都有一双脚,我们的脚会走路,可以带我们到不同地方玩。
教学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能看出孩子们在活动前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关注,这就为孩子在活动的交流表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活动也可以看出高低结构活动融合的重要性。活动中师幼互动有较好的成效,活动中我运用了较多鼓励性的、启发性的语言,不断的肯定幼儿的表现,激发幼儿大胆的表达。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15设计意图:
《滑稽的脚先生》是通过幼儿探索来学习脚尖脚跟走,并在游戏中了解韵律活动中队行变化的一节韵律活动。大一班的幼儿学一个新动作很快,可是新动作做的并不标准,总是不记得动作要领,平衡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我选用我们班幼儿较为熟悉《玩具兵进行曲》为歌曲的旋律,是为了降低难度,让幼儿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体态韵律的表现能力,同时用脚的不同走路方式进行游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脚尖、脚跟走,复习踏步走和双脚并拢跳。
2、在游戏中能随音乐了解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3、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和幽默,在表演中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图(踮脚走、脚跟走、左右踏步走、两脚并拢跳)
2、歌曲《滑稽的脚先生》(歌曲《玩具进行曲》改编)
3、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脚先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脚先生”,我天天都和你们在一起。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样用脚先生走路的?在你的垫子上做给我们看看。
二、练习各种走路的动作。引导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的动作。
师:“踮着脚走时身体稍微前一点,这样就不会东倒西歪了。你们会像他一样走路吗?”
师:“先用脚尖踮着走,你们会像他一样吗?来,学学看。”除了这样走,还可以怎么走?踏步走时脚要抬的.高高的,很神气。哦,这是双脚跳,双脚并拢还能跳跳跳
三、根据歌曲内容表现不同走路的动作。
1、看、听教师边指图边说《滑稽的脚先生》,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小朋友来看看图上是什么啊?”教师出示图片,和小朋友一起说说歌词。“那个能按照图上的顺序来学学脚先生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帮助他”“哟,他做的真好,我也想做了,你们想不想跟他学学啊”
2、教师和幼儿在自己的垫子上一起做2-3遍。
3、随音乐练习,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1)边听老师讲故事边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秋天到了,滑稽的脚先生来到花园里,看见菊花美丽极了,于是踮着脚走进花园去看花(踮着脚向圈内走);
然后,他又在远处看花(翘着脚尖,用脚跟后退走);
接着,他又围着花园边走边看花(一二一二踏步走);
最后看着美丽的菊花开心地跳起来(转身面向圆心两脚并拢跳)。
提问:“我刚才做了那些动作?是怎么做的?”请一到两名幼儿做做
(2)随老师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3)随音乐准确地变换队形,并合拍做动作。
四、结束活动
听音乐边做动作边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高,师幼关系较为融洽,教师与幼儿之间能够积极有效的进行互动,幼儿能根据脚的不同部位尝试走路,帮助幼儿学唱、熟记歌词。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节奏和节拍进行游戏,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小脚的情感。整体来说,活动的组织还是较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