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1有益的学习经验:
1、复习认识1―4的点卡。
2、能按其数量从少到多给点卡排序并匹配实物。
准备:
1、贴绒卡片:1―4的点卡一套。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和实物图片10张。
活动与指导:
1、利用多种感官巩固对1、2、3、4各数的认识。
(1)复习认识1―4,逐张出示点卡,问幼儿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圆点,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2)听声音举点卡。如:老师学几声鸟叫,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或看点卡做动作,如老师举起一个点卡,幼儿就拍几下手等等。
2、幼儿操作活动。
(1)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让幼儿思考:4张卡片,要按照圆点由少到多的顺序排队,怎么排?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将最少的1的点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点卡跟在它的后面。3比2的点卡多1,排在2的后面,4的`点卡比3的点卡多1,排在最后面。幼儿排好后,要求幼儿观察比较,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 (每一张点卡比前面的点卡多1个圆点)
(2)幼儿对实物图片分类计数。让幼儿将实物图片摆在桌子的另一边,观察并操作:实物卡片中哪些东西是相同的,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东西有多少?
(3)幼儿给点卡和实物卡片配对。让幼儿思考:点卡上的圆点是几,就和数量是几的东西交朋友,应该怎样做?指导幼儿在点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实物卡片。
小班数学教案2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与图形相似的实物或实物的某一部分。
二、活动准备:
1.卡纸剪成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一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实物或实物图片。
2.小朋友的数学书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圆形
出示一个圆形的`盘子,请幼儿说一说这事什么形状的?
出示其他圆形的物体,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请幼儿说一说在及里或幼儿园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2.认识长方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盒子,请幼儿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形状。
出示其他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
请幼儿如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3.认识三角形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积木,请幼儿说一说这块积木是什么形状的。
把三角形积木拓画在黑板上,请幼儿观察三角形的特征。请幼儿看看、数数、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区别。
说一说见过的三角形物体。
4.教师把各种图形的磁性教具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按指令找一找。
出示三角形物体,请幼儿找出三角形摆成一排,数一数有几个?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一比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图形谁多谁少。四种图形谁最多,谁最少。
5.幼儿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说出数词,尝试10以内的有序数。
2、有兴趣进行阅读,体验游戏的快乐。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下午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小朋友想看吗?哎呀,我的书害羞了,不好意思出来了,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数到5,让我的故事变出来,好不好?1、2、3、4、5……不要害羞了,赶紧出来吧!”
1、看看上面都有谁呢?(蜗牛、螃蟹);
2、谁来告诉我,这是在哪里呢?(大海)有一只蜗牛爬啊爬,它爬到哪里去了呢?(沙滩上),谁来告诉我,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来爬呢?(谁上来指一指),对了,这是它的身体,有几个?(1个)蜗牛的身体体积真大,就像它的脚一样,所以它有几只脚呀?(1只)对了,所以呢,我们说1是蜗牛;
3、蜗牛干什么去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蜗牛蜗牛,你去哪?”(我去找朋友),你们看,它找到谁了?(小朋友),小朋友是用哪里在跑步呢?请幼儿数一数小朋友有几只脚呢?所以,我们就说2是是一个人,蜗牛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谁来数一数,现在沙滩上有几只脚?(3只),那这3只脚都是谁的呢?(蜗牛和小朋友的),所以,3是1只蜗牛和1个人;
4、蜗牛跟小朋友完了一会,不想玩了,说:“我要找朋友去了。”于是,就和小朋友再见了,那我们看看沙滩上这是谁呢?他又找到了谁(小狗),那现在沙滩上的脚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变多了),数一数小狗有几只脚?(4只),那4是什么?(4是一只小狗);
5、小狗对蜗牛说:“蜗牛蜗牛咱们一起玩吧,于是两个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开心的玩耍,看一看,沙滩上有几只脚?“(所以5是一只蜗牛和一只小狗),蜗牛找了这么多好朋友,可还是没有找到最喜欢的',蜗牛又走了……
6、我要问小朋友了,刚开始,沙滩上有1只脚,后来有2只,3只,变的越来越怎么样呢?(越来越多了),那小朋友来猜一猜沙滩上还会有几只脚呢?(幼儿自己回答);
7、蜗牛爬呀爬,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七星瓢虫),蜗牛喜欢它吗?于是,它们在一起玩耍,我请一个小朋友数一数,现在有几只脚?(所以,7是一只七星瓢虫和一只蜗牛);
8、瓢虫说:“你要走了吗?“蜗牛说:“我要去找我的朋友。”
小朋友猜猜,接下来,沙滩上会有几只脚呢?会有谁呢?
9、蜘蛛从石头下面出来,说:“蜗牛,早上好吖,你这么着急要去哪里呢?数一数,现在有几只脚?”(9是……..)
10、蜗牛终于找到自己满意的好朋友,你们看,是谁?(螃蟹),它们开心的在沙滩上晒起了太阳。
二、游戏:
幼儿自己围城圈,说:“站起来,蹲下去,小脚小脚放放好,1、2、3,我来数一数”(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脚。)
小班数学教案4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此处隐藏6837个字……画面上有什么?幼:有太阳、公鸡。
师:太阳出来是什么时候呢?幼:天亮了、早晨或白天。
2、放白天课件,听热闹音乐。
师:你们看见画面上有什么?幼:小朋友、小花、小树。
师:它们醒来做了个什么动作?幼;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打个哈哈。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幼儿学做)
师:白天天亮了,我们小朋友都要做哪些事情呢?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幼儿发言)
教师小结:白天,太阳出来了,人们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白天真热闹。
3、出示晚上课件,播放摇篮曲。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幼:天黑了、晚上。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月亮、星星出来了。
4、出示夜晚课件,播放摇篮曲。
师:小朋友要做哪些事情?晚上过后又是什么时候?(幼儿发言)
教师小结;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家家户户开启了电灯,有的人再看书,有的人再看电视,到了黑夜,小朋友睡觉了,到处静悄悄的。白天和黑夜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就象时钟一样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白天过后就是黑夜,黑夜过后又是白天。你们说月亮姐姐可以白天出来玩吗?要是可以的话,那人们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四)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白天和黑夜的认识。
1、幼儿人手一份白天和黑夜图片。
2、请幼儿分别将图片送给太阳公公或月亮姐姐。(粘在黑板上)
(五)组织幼儿游戏,扩幼儿知识面。
1、请太阳公公或月亮姐姐一起来玩游戏,小朋友扮演小兔,当“太阳公公”出来时,小白兔出来采蘑菇,感受白天的热闹;当“月亮姐姐”出来时,小白兔要做睡觉的动作,从而感受夜晚的静悄悄。
2、幼儿随着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六)结束部分。
师:呀!天亮了,小白兔们我们一起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玩吧!
小班数学教案14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数量对应摆设数量是5以内的物体。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5以内数量的水果图片若干、大正方体积木(贴有5以内的'点卡)。
学具:五个小篮子贴有1—5的圆点标记,每位幼儿15个片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5以内的数量
1、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些水果来,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水果
2、教师逐一出示苹果、雪梨、西瓜、香蕉、桃子的水果图片,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请个别幼儿根据水果的数量拍几下手,并给各种水果匹配相应的圆点卡,请其他幼儿帮他验证。
3、教师出示大积木,教师滚积木,请全体或个别幼儿点数并用拍几下手来表示相应的点卡数量。
二、幼儿自主操作
1、在小朋友桌子上的袋子里有许多片片,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片片拿出来,送给圆点朋友。
2、出示五个贴有标记的篮子,集体点数卡片上圆点的数量。
3、幼儿操作:看篮子里的圆点数量送片片,一边送一边说:几个圆点送你几个片片。
三、小结。
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进行简单地总结,并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15活动目标:
能正确分辨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并会排序。
活动重点:
能正确分辨早晨、白天、晚上和深夜。
活动难点:
知道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的顺序,并给他们排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太阳和月亮的形象已熟知。
2、材料准备:
(1)太阳和月亮头饰各一个。
(2)太阳、月亮的包包各四个。
(3)教师用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图片各一张。
(4)幼儿用白天和夜晚小图片人手一份。
(5)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向大家介绍“好朋友”——太阳姐姐和月亮姐姐。
教师利用头饰情景表演,通过太阳和月亮的争吵引出主题。(它们都想在白天出来玩,引出争议)老师调解太阳和月亮,让它们和小朋友们一起来了解白天和夜晚。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上课、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老师也很高兴。这不,我们有两位好朋友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了,让我们来欢迎它们。(教师从黑板背后出示太阳姐姐和月亮姐姐)
太阳: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太阳姐姐。
月亮:你们好,我是月亮姐姐,今天这里这么热闹我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可以吗?
太阳:不行,不行,现在是白天,你怎么能出来玩呢?白天应该是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啊!你快回家吧。
月亮:不行,我就想和大家一起玩嘛!
师:好了,你们俩别吵了,我们让小朋友来说一说吧。
二、观察图片,分辨不同时间。
1、出示教师用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形成早晨、白天、
晚上、深夜的概念。
图1:早晨,小朋友起床了;
图2:白天,小朋友在室外游戏;
图3:晚上,全家人在看电视;
图4:深夜,小朋友在睡觉,屋外是星星和月亮。
2、讨论:让幼儿讲一讲早晨、白天、晚上、夜里分别在做什么事情,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理解。
3、通过小朋友的讲述月亮姐姐知道错了不应该在白天出现,与小朋友约好以后在天黑了再出来。
4、小结:通过画面让幼儿知道四者之间的顺序;早晨过后是白天;白天过后是晚上;晚上过后是深夜;深夜过后又是早晨;让幼儿知道白天与夜晚是一直这样相互交替的。
三、游戏:
1、看谁找得对!(出示一组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的图片,按老师说的顺序找,找得对的有小惊喜!)
2、游戏“开火车”
(1)引导幼儿分辨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的图片,并按时间顺序摆放。
师:小朋友们,快来找,早晨在哪里?白天、晚上、深夜在哪里?
(2)什么时候做什么?教师说出一个时间段,幼儿自己想象用动作来表现,如:教师说“早晨”,幼儿做起床的动作、刷牙的`动作等等。
延伸活动:
游戏:“图片找朋友”每个幼儿手拿白天、晚上的小卡片各一张,去找教师扮演的“太阳姐姐”和“月亮姐姐”做朋友,结束活动。(播放找朋友背景音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的设计是以月亮姐姐和太阳姐姐做客贯穿整个活动,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本节数学课《认识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小朋友通过图片认识了早晨,白天,晚上,深夜,知道它们的特点,以及排列顺序。同时分别 知道了早晨、白天、晚上、深夜应该做什么。通过本节活动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