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卖报歌》教案

时间:2023-02-16 00:05:39 收藏本文
《卖报歌》教案

《卖报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报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报歌》教案1

知识能力目标:

一、 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为祖国而能力学习。

二、 认识并练唱56; 掌握×××

××××的节奏。

三、 指导学生掌握点踢步;通过邀请舞的方式,增进友谊,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四、 通过听辨商调式的自然音程,作感性的商调式音阶练习。继续进行节奏填空创作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文教育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增进友谊。

教学重难点: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掌握。

教学策略:采用视唱法进行歌曲的教学,并结合律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体形的塑造。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教材分析

一、 歌曲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三十年代创作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一、读谱知识

认识低音点。在简谱音符的下方加一个小圆点,表示比原来的音低八度。

综合训练

(一)读节奏练习。

(二)是一条发声练习。

(三)为唱好《卖报歌》在速度、力度上做出提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2/4

222 5566 5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4 255

dadada dada da da da。

演唱要求:指导学生把声音“竖”起来唱da,为唱好《卖报歌》中的“啦、家”等字做铺垫。

三、 学唱新歌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2、 欣赏歌曲录音。体会歌曲情绪。

3、 视唱歌谱

教师范唱一遍,然后学生边视唱边划拍,注意解决×××节奏型的视唱方法。

4、 学唱歌词

老师范读第一段歌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反复数遍。

5、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速度、力度等表现因素,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注意三段之间的大致对比。

四、结束。结合对歌词的处理,进行小结谈话,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教育儿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能力学习。

五、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卖报歌》。

三、综合训练(一)

节奏练习:2/4 ×× ×--

训练形式: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

四、学跳集体舞――《邀请舞》

动作说明:

全班同学坐在座位上,请几名同学当邀请者。

第一遍音乐

被邀请者原位拍手,邀请者在座位间做动作。

1-14小节,邀请者拍手做小跑步,找被邀请的同学做舞伴。

15-16小节,邀请者在自己选定的舞伴前站定。

17-18小节两人一组的舞伴随“嗨、嗨”声齐出右脚,身体前倾,双手摊开似请的动作。

第二遍音乐

1-4小节,拍手,小跑步,逆时针转一圈。

5-8小节,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12小节,两人相对,做点踢步,两次。

13-16小节,两人原地立定,两脚分开,身体随节拍左右晃动四次,手随之拍八次。

17-18小节,两人原地站立,双手放背后,唱到最后一个字一齐向前伸右手,出手心或手背。被邀请者再当邀请者。

音乐重新开始。

五、课堂小结,教育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六、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书本情况。

二、 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卖报歌》

要求:在演唱时要体会小报童的苦难生活,带感情的去演唱歌曲。

三、 唱一唱。

1=C 2/4

222 5566 5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4 255

dadada dada da da da。

四、 结合综合训练 (三)根据歌词的内容以及速度、力度等表现因素,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

五、 节奏训练

2/4 x x x | x xx x | xxxx x||

六、 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合着音乐节拍进课堂。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C 2/4

222 5566 5666 65|

吹起了 军号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4 255

dadada dada da da da。

三、歌曲的复习及处理

1、男女对唱。

2、小组比赛唱。

处理及纠正: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训练说出自己的处理方法。如歌曲的第二、三段词“满身的泥水惹人笑”、“痛若的生活向谁告”,以及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并使学生在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 集体舞表演

1、 找个别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3、 学生对表演的情况 ……此处隐藏14769个字……报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卖报歌》的诞生。”(板书:的诞生)

相机教学:“诞”的写法。圣诞节就要到了,送人祝福时,千万别写错字哦!

2.师:大家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歌曲吗?(优美悦耳)

3. 这样一首优美悦耳的歌曲,是由谁和谁创作出来的呢?思维敏捷的你,肯定能从课文的某一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相机教学:学生找到第11段后,请他来读一读,说一说。

4.简介聂耳。

你们了解聂耳吗?(板书:聂耳)

相机教学:聂耳的“聂”字的写法,课文中有一个字和它样子差不多,你发现了吗?“轰”

(课件出示:聂耳生平简介——聂耳,原名聂守信,号子义,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祖籍玉溪县。童年时的聂耳,受到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喜爱唱民歌的母亲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教师。他10岁时从邻居那里学会了吹笛子,后又学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并参加了学生音乐团,并担任指挥。)

从这里,你认识一个怎样的聂耳? ——爱音乐

二.走进《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了解聂耳。

1.一首曲子的诞生,总会有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聂耳创

作出了这么受人喜爱的《卖报歌》呢?指名分段读课文的2—10自然段。

相机教学:检测学生的朗读,字音要准,节奏要适当,个别词语随机指导,比如:熙熙攘攘、

2.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就这样,《卖报歌》诞生了。

3.小结:原来,《卖报歌》的诞生,缘于一个卖报的小女孩。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指导朗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要读出焦急的叫卖,令人同情的神情。

4.师:同学们,这样一个小女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天气里卖报呢?请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

指导朗读: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5.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的`我们一般是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去。可

是在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你看:“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明确:生活所迫,人们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因为当时……

课件出示:“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具体数字)小毛头一家就是当时遭受了战乱的家庭的缩影。

6.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小女孩,聂耳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帮助她,聂耳都做了些什么?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4)将小毛头介绍到了联华影片公司,让她成为了一名演员。

7.从聂耳的这些言行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耳? ——爱人民

8.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了这首优美悦耳的歌。

三.走出文本,铭记聂耳。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音乐家的聂耳,不仅有着出色的音乐才华,还有着一颗善良的博爱之心。但聂耳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还远不止这些。请认真阅读手头的这份补充阅读资料,相信对聂耳,你又会有新的认识。

2.学生阅读辅助阅读资料。

3.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还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聂耳? ——爱祖国

4.小结:聂耳的歌已唱红大江南北,作的曲已享誉全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聂耳的精神定将流芳千古,滋养一辈又一辈人!

四.作业布置:(任选一项)

1聂耳的生命可谓短暂,但创作却极其丰富,我要搜集他的作品,办一份“聂耳作品荟萃”的小报。

2聂耳真了不起,不仅创作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而且,从他的身上,我们还能读到种种精神,对音乐事业的执着,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些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我想写一写他(她)。

《卖报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文章的生字,准备听写。

2、过程与方法 将文章分段,理清各段大意,理解文章中心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将文章分段,理清各段大意,理解文章中心主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教学方法:

说教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一二八事件的资料及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在放假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去街上卖过报纸?(学生举手)请学生谈谈为什么会上街去卖报纸。(体验生活)

同学们现在卖报纸是为了体验生活,大家知道吗?在解放前的旧社会也有许多和同学们一般大的孩子上街卖报,可他们却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今天老师就要介绍一个卖报纸的小姑娘给大家认识。齐读课题。

2、新课学习。

了解小女孩的生活状况,要认识这个小姑娘,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生活怎么样?自由朗读全文。(生活贫穷悲惨)

教师追问从哪里看出她生活贫穷悲惨?(小姑娘没有家到处流浪;小姑娘的父亲一直生病,上街卖报纸帮妈妈维持生活;天很冷,小姑娘冻着双手卖报,但买报的人很少。)

这个生活悲惨的.小女孩在旧社会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可为什么这个小人物的故事能流传至今呢?(因为聂耳为这个小姑娘写了一首歌。)

聂耳为小女孩写歌,聂耳是谁?请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聂耳。介绍完毕,师质疑: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聂耳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他又是怎么与这个毫不起眼的报童认识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的?(报童的叫卖声像钉子似的把聂耳的双脚钉住了。)师出示句子。问:在这里出现了一个修辞手法,是什么?(比喻)

全体齐读句子,学生思考:比喻的手法用在这里是要强调什么?(报童的叫卖声对聂耳很有吸引力。)报童的叫卖声让聂耳让聂耳停下了脚步,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听到叫卖声,聂耳心中会想些什么?(这个小女孩真可怜,这么久都没人买她的报纸;好可怜的孩子,我应该帮帮她。)聂耳就是带着这些想法走进了小毛头的生活,那接下来他具体会为小毛头做些什么呢?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3——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卖报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