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村居》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时间:2021-10-18 01:27:34 收藏本文
《村居》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村居》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村居》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身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朋友们也将自身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只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 ……此处隐藏6225个字……境,悟诗情。

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横纵观,拓视野: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

出示古诗: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妆绿丝剪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

换一换:“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

B.指导书写。

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2.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柳树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村居》教案 篇8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

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 )闻见闻( )( )

古古人( )( )

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3.(课件展示朗读)

学习一、二句

(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第二句,认读“醉,烟”。)

(3)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

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去掉拼音熟练读,比赛读。

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处、知、忙”,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教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

《村居》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

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②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

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⑨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

“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

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村居》教案模板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