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科学教案范文6篇

时间:2021-10-04 22:05:45 收藏本文
科学教案范文6篇

科学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l 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l 能够例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l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l 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l 感受生物之间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难点是要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生物生存之间有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图片与录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P26页的图片,认识图上的动物。

(2)提问:它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3)学生看图辨析。

(4)提问:为什么企鹅要生活在南极?南极除了企鹅还有没有别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会有狮子吗?为什么?

(5)讨论:其它几种环境里分别只生活这一种动物吗?还应该有哪些生物?通过这几幅图,你发现生物与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一张包含丰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风光图片或录像。

(2)提问:图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

(3)师生交流。

(4)在图片上有两种颜色笔分别写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称。

(5)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自然环境为生活在这儿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6)讲解: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7)讲述:一棵树也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下面让我们一起考察一下校园中的一棵树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

(8)看书27页学习观察方法(提示学生要爱护树木,就摇一摇够的着的树枝,观察结束,将摇下的生物放回树上)。

(9)教师选择观察的树木,学生分组外出调查,记录。

(10)汇报调查结果,师生交流。

(11)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生活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什么?

3.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1)提问: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些不同的生物又是怎样共同生活呢?它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呢?

(2)看28页图片,或提供有关生物间合作关系的录像。

(3)提问:图上是什么动物?它生活在哪里?与什么生物生活在一起?

(4)讨论:这些动物能离开与它们一起生活着的其它生物吗?为什么?你能举例说说图上的这些生物它们之间是怎么合作生存的?

(5)谈话:向自然界中这些生物相互合作生存,你觉得它们的关系像什么?(伙伴、朋友)

(6)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生物伙伴相互合作生存的例子吗?

(7)谈话: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都是这样合作的伙伴关系吗?你知道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8)出示生物之间敌对关系的图片或录像。

(9)提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成为了敌对关系?是什么原因?

(10)讨论:既然自然界中有这么多凶猛的动物,它们是些弱小动物的敌人,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消灭这些猛兽,而保护那些弱者?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树上非洲大草原的图:图上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的生存是哪种关系?仅仅是一对一的敌对关系吗?

2.请学生把图上有敌对关系的动物列举出来。

3.师生交流结果。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1.寻找生物的家园

栖息地

生存、生长、繁殖等条件

教后记: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l 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

l 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l 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l 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

l 知道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l 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l 知道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

l 想知道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爱提出与此相关联的问题。

l 重视证据。

l 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研究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

方面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准备:

纸巾、蜡纸、保鲜膜、彩色透明纸、水彩笔、鱼的图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为了在各自的家园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动物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对环境的适应。

1.认识沙漠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讲述:大家都知道沙漠是一个条件很恶劣的 ……此处隐藏5532个字……730=928(分)=15时28分

16:52+15时28分=32:20(即次日8:20)

②填表(把计算出的时刻填入下表)

T16次列车到站时刻表

站名 广州 长沙 武汉 郑州 北京

路程(千米) 0 707 1069 1605 2294

到站时刻 16:52 23:41 次日3:10 次日8:20 次日14:58

根据这个表即可判断列车任何时刻的大致位置。比如中午12:00时,列车在郑州与北京之间。

7、资料(上网查看) 我国铁路的发展

铁路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1997年以来,我国铁路连续进行了5次提速。目前我国的旅客列车时速已经达到了每小时160千米,中国铁路正大踏步走向现代化。

三、小结

四、作业

根据T16次列车到站时刻表判断晚上12:00T16次列车的大致位置。

科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玩具。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2、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师: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4、设计或改进玩具

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

师:哪些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同学们?

学生展示、介绍作品。

师:同学们认为他们的作品怎么样?

学生评价作品。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你们已经迈出了创造发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玩具店的橱窗里一定会摆上你们的作品!

5、课堂评价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提问:谁来说说你得了几颗星?为什么这样评价自己?

6、拓展活动

师:40 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

3、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4、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讨论蚁蚕的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干毛笔、纸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一块丝绸,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2、那你们知道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

3、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养蚕,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

二、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关于养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谁养过蚕?能告诉大家养蚕要注意什么吗?没养过蚕的同学也可以说说,你准备养蚕了,你将要做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5、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三、观察蚕卵

1、要养蚕首先要了解蚕卵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蚕卵长什么样的?

2、下面我们来观察蚕卵(出示蚕卵并分发给各组)。

3、小组观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用尺子量一量蚕卵有多长?

4、汇报: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5、关于蚕卵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6、师生讨论解决办法。

四、观察蚁蚕

1、蚕宝宝出世了,你们看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将刚出生的蚁蚕分发给学生)?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给刚出生的蚕宝宝起名字。

3、告诉学生刚出生的蚕的名字,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取的名字和大人们取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4、仔细观察蚁蚕,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并做记录(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5、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6、指导学生做好第一篇养蚕日记

7、面对可爱的蚁蚕宝宝,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五、情感教育

教育学生要爱护蚕宝宝,珍爱小生命。

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蚕的一生:蚕卵—蚁蚕-蚕-蚕蛹-蚕鹅

《科学教案范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