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万里归途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看万里归途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看万里归途观后感1
电影《万里归途》超前点映的炸裂口碑,为9月30日正式上映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正式拉开了国庆档影片的帷幕。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影片的点映总票房突破873万,预售总票房达2457.1万,累计想看人数达30.2万,暂列国庆档预售票房榜第一。
不同于《战狼》《红海行动》中的枪林弹雨和激烈对决,电影《万里归途》首次聚焦中国外交官撤侨幕后,讲述了另一条不为人知的撤侨故事。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由饶晓志导演,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李雪健友情出演。故事发生在努米亚共和国,该国突发战乱,面对生死未卜的百名同胞,本应回家陪妻子待产的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与冲劲十足的新人外交官成朗(王俊凯饰)毅然选择“逆行”,赤手空拳,穿越战火和沙漠,在当地反叛军的枪口下,带领同胞走出一条无比艰辛的回家之路。
一众主演的精湛演技与环环相扣、热血紧凑的剧情,让观众们如临其境,深深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故事之中。在郑州中原万达影城点映现场,有观众表示题材很有“新鲜感”,看到了外交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就读于外交学院的大三学生小肖近乎哽咽:“我看到了最真实的英雄和最直接的榜样。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恐惧、也有颤抖,但为了让同胞们安全回家,他们一次次展现了大智和大勇,以及令人敬佩的责任与担当。”
正如王菲在主题曲《归途有风》所唱的,“抉择多难,都已做过,不问得失,无悔对错,让月光带我回家”。无论何时何地,中国人对家、对国清澈的爱永远不变,“回家”“归国”的信念永远不变。
今年国庆,以《万里归途》为代表的一众优质影片纷纷献映国庆盛典,题材新颖,内容扎实,不少观众和网友感慨“为祖国母亲庆生,从走进电影院,看一部期待已久的大片开始!”
看万里归途观后感2
国庆第一天,选择了观影。众多电影,选择了《万路归途》,选择这部电影,一是因为张译,二是因为撤侨题材。
三部关于撤侨的电影,我都看了。《战狼2》是也门撤侨,亮点在于军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红海行动》也是也门撤侨,突出的是军人的团队协作;《万里归途》讲述的虽然也是非洲国家,也是撤侨题材,却是从努比亚撤侨。而且,和前两部电影不同的是,这是一部非军事题材的电影,重点提突出的是使馆工作人员在撤侨行动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角色印象最深刻的当然还是张译。演技当然没的说,但是情节因为编剧的原因有几处败笔。
第一个情节:张译两次枪轮转赌输赢,太过荒诞,尤其是第二次。作为使馆领保人员与努比亚反政府人员赌轮转,完全是强加的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电影中也说明了,努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之所以不敢杀害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第二情节:王俊凯扮演的使馆工作人员,那个摄像机早在第一次因为拍照就被反政府武装人员摔坏了,而最后在撤侨的关键时刻,他又拿出那个摄像机,而且所有人员都拿出手机拍照,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这可能激怒这些人,从而导致人员全部被杀害。
第三个情节:努比亚撤侨真实事件中,在人员撤往迪亚特的路途中,是非洲的当地人给予了所有人员食物和水,才得以补充能量,顺利到达迪亚特。而这一个突出中非关系友谊的情节却被编剧选择性遗忘了,这是一个败点。
《万里归途》观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战乱,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不论是《战狼》中手举五星红旗以及丁海涛雷霆一怒“开炮”,还是《红海行动》特战队的'英勇,以及《万里归途》中反政府武装人员在听到张译说“我背后的国家不会放过你们”恐惧,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真好。
看万里归途观后感3
刚看完《万里归途》点映,趁印象还比较深刻来说说想法。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战争时期一切意外都发生的太突然了。
前脚几个主角还坐着车准备通过关卡,后脚枪声响起几个瞬间就死了好多人。王俊凯演的成朗拿着相机拍摄记录,被当地军人发现导致集体被抓进小黑屋,大家集体拿出护照大喊我是中国人。确实是是有用的,但只是不要你的命,他们要什么呢,要钱。
没有规则,没有立场,没有感情,这就是反叛军的。想为难你就让你掏钱,羞辱你,你手无缚鸡之力,给了钱还得点头哈腰感谢放过一命。剧情曲折,始终像把观众的心悬在高高的房梁上,从毫无先兆的枪林弹雨、突发急务、临危救援、撤离受困,到披荆斩棘、逐个解难,过程变故频发、危况迭出,却愈能显出祖国对同胞的关怀爱护;
饶晓志导演经过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的淬炼,对于悬念刺激、峰回路转的类型片叙事,已然把控娴熟,加上此番又有主旋律厚度,很轻松就点燃观众家国情怀,歌颂人性而非权力,把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讲得跌宕揪心又最终落向温暖,是国庆档一道硬菜。
整个故事讲得就是主角团为了撤侨所做的事。驻外大使馆被无差别攻击,一行人为了躲避攻击徒步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张译演的外交官用命去换同胞的活命机会,以及无数当地的好人为了珍贵的国家友谊而牺牲。
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里展现出来的恐怖已经让人夜长梦多了,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想用很多夸张的形容词夸奖张译的演技,真的处处是演技,尤其是接近结尾的两次爆发戏,愣是把我被大场面震慑的情绪拉进到他个人的表演里。
看万里归途观后感4
《万里归途》用商业大片的质感拍出了最真实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对于战乱场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画,越是惊心动魄的沉浸,越能体会到撤侨道路的不易。我总是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没有口号,不存在说教。
在这样的战乱背景下,《万里归途》还向我们呈现了无国界的爱,在紧急撤侨过程中会去救努米亚的孩子;也呈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会有惊惧、会有担忧、会有踌躇。但在面对刻不容缓的撤侨任务时,他们会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们能看到撤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会看到同胞的困境,国家的努力,还有各种小爱与大爱的互相帮扶。
张译的演技再一次赚足了我的眼泪,在“家庭”与“责任”的抉择上,他牵挂万里外待产的妻子,却也毅然逆行进入战区执行撤侨任务。跟妻子两次通话的愧歉,一路上的千万种情绪,也融进了最后终于抵达的那个紧拥。
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只有外交官们安全带所有人回家的坚定信念和全力以赴。影片最后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安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终于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展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
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无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谢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无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