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时间:2021-08-05 05:05:43 收藏本文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在大学校园,经常能看到男生手捧玫瑰,在女生宿舍楼下痴痴等待,望眼欲穿,也经常能看到一对对情侣在学校食堂共同进餐,卿卿我我……

维持感情需要浪漫,但是,制造浪漫也需要玫瑰和钻石。进入90后大学生时代,谈一场恋爱需要多少成本?是谁在为他们的恋爱买单?身处热恋之中的学子们又是怎么看待他们无法回避的“恋爱成本”问题呢?

part 1 算算账——浪漫需要多少成本

贾同学高同学 刘同学 小飞 小胡

生活费 500元 800元 1500元 1300元 1000元

恋爱开支 200元左右 400元左右 600元-800元 600元左右 400元-500元

恋爱开支五大项礼品开支最可怕

当然,恋爱谈的是“爱”,而不是钱。把风花雪月抛在一旁,只把世俗之物摆在台面上,岂不是太煞浪漫的风景?可是,谈恋爱不能只是“乌托邦”式的空谈,必然要考虑到现实的因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成本主要花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起吃饭、逛街、游玩时所花的钱;通讯费;送礼品的开支等等。

吃饭、逛街、游玩等所花的钱是大学生恋人的基本恋爱开支。小刘是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女朋友和他就读于同一个院系。他们基本上每周去学校外面吃两次饭,有时去比较低档的小餐馆吃一些炒菜,有的时候为了改善伙食,就去一些中档次的餐厅;他们每个月逛一次街,买衣服、喝奶茶等也要花一些钱。记者发现,南京一些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比如中山陵,一些比较繁华的购物中心,比如夫子庙和新街口的时尚莱迪,也是年轻的大学生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而在学校周围,学生情侣也成为了一些餐馆、水果摊等店铺的主要客户群。

通讯费也是大学生恋人的主要开支之一。对于恋人在外地的同学来说,电话费,上网视频,相互看望时的车票、飞机票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程波是西南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而他的重庆女友已经毕业出来工作了。虽然同在重庆,程波的学校距离女友租居的地方仍有2个小时的车程,每逢周末程波都去女友那边,每周的往返车费就得花费程波二十元。“刚开始时每晚的通话时间至少在一个半小时,现在也有半个小时左右。”程波每月冗长的话费单已成为他的“不能承受之重”,尽管如此,每晚的“电话拉锯战”仍旧持续着。而南京理工大学的栗同学为了看望身在重庆的女友,每个学期要花上XX-3000元钱来支付飞机票的费用。

大学生恋爱消费的另外一项比较大的支出是送礼品。对于情侣来说,两人庆祝生日、周年纪念日、情人节等节日是必须要送礼物的。玫瑰、毛绒娃娃、巧克力、衣服等是比较常见的礼物,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大学生情侣也要送礼物来表明心意。小静是南理工的一名大二学生,她告诉记者:“有一次,我惹男朋友生气了,我们冷战了好几天。后来我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以前说过他喜欢玉,我就跑到新街口给他买了一块‘观世音’玉,当时商场搞活动,打四折,晚上回去就送给了他。”

两份恋爱账单曝光

●被访者:小飞物质成本:比较高 精神成本:比较高

小飞是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家住北京,而他的女友则是在江南大学(无锡)读大二的南京本地人。小飞以自身为例向记者开出了一份“爱情账单”。

由于是异地恋,小飞和其女友常常得一两周才能见一次面。“基本上都是她从学校那边回家来,我们就可以见面了,见不着面的时候就上网视频或打电话。”刚上大学时,小飞的每月手机话费约为50元,谈恋爱之后,每月花费激增至150元。“花的钱不算什么,主要是时间和精力,因为有时候实在太想她了。”

“生日、情人节是肯定得送礼物的,至于礼物的价位并不重要,重在情意。”小飞曾在女友生日前一周,找到王府大街的一个录音室,把自己唱的5首女友最喜欢的歌给录了下来,制成cd,封面上印贴着两人的照片。“每首歌打折后128元,一共花了将近700元。”

由于两人经常不在一起,小飞基本上没有除话费以外的恋爱日常花费,可例如生日、情人节、周年纪念日诸如此类的固定性开支却构成小飞生活费用的很大比例。小飞每月的生活费用约为1300元,“我送过600元左右的香水和化妆品”。

●被访者:小阳物质成本:较低 精神成本:较高

小阳:南京理工大学,大二

其男友:江苏警官学院,大二

他们相恋已经三年。在不同的学校上学的他们几乎每两个星期见一次面(警官学校,一个星期只许请一次假)。

每天都会打电话,二十分钟左右,不怎么发短信(因为动感地带推行了亲情号码,只要最低消费超过三十元,每个月免费500分钟)一个月下来,电话费也就六七十元钱。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一、 问题提出

低碳生活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为了更加了解“低碳生活”和“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我特地去做了一次“低碳新生活,你做到这些了吗”的调查。

二、 调查方式

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三、从调查报告中看出来的众人眼中的低碳环保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熟不熟悉低碳生活”,比较熟悉各占了一半不到一点,不熟悉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说明大家对“低碳生活”多多少少没有经历过,也耳闻过一些了。

我在统计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是从第二题到第七题都是全部一次性打勾“a”的,所以让我产生了好奇,像是把空调开高一点、乘公车或者步行节省汽油、关闭电脑显示器、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等等大家都可以做到。这些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随手就能做到的节能习惯,虽然看似十分平常,实际上这就是环保。而且既然是力所能及的,为什么大家不多做一些呢?

大家不愿意对水进行二次利用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有两点,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大家可能不知不觉还是这样认为:水还有很多,没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而且二次利用也被局限了,最多冲个厕所之类的,就算有这个意识,也没什么人会去储水。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问到你认为身边的环境如何的时候选择“一般”的人数比较多。说明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还没有人能够很自信的说出:“我认为我身边的环境相当不错了!”这样的话。

为什么许多人不选择环保节能型的东西,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商品(电器)上没有标注节能不节能,所以一般买东西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否节能。而且节能的东西样式或许 ……此处隐藏10115个字……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

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小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小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小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小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

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小学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小学进行小学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小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