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测量实习总结汇总10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测量实习总结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测量实习总结 篇1历经7天左右的测量学实习结束了,在这几天里,我基本掌握了水准仪与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并且对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导线,测回法,碎部点测量,以及地形图的绘制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测量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四等水准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真正体验了测量学“步步有检核”这一原则,再没测出一个值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检核,如果超出范围就要重新测。因为対仪器使用非常不熟练,所以四等水准测量我们用了两天才完成。
完成四等水准测量之后我们进行了控制点的选取。因为没有太多使用全站仪的经验,所以在开始调整仪器位置与调平的时候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调好仪器之后,我们用数步子的方法确定了控制点,之后就用开始测距侧角度。测量的过程比较顺利,但是当我们来到最后一个点JD09点时,我们遇到了困难。这个点因为每个小组都要使用,所以有很多小组都在排队,我们只能等待。在等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前面的小组测完了,但是在我们正在准备放置仪器的时候,一个其他的组插了过来,说我们只测一个角,当时我们拒绝了,可是那个小组根本就没把我们的话放在眼里,继续使用仪器。就在这时又一个小组说要测一个角。我们生气了,坚决的拒绝了。一个JD09让我看到了人自私的本性,不免心里为那两位插队的兄台感到惋惜,为了一个测量点,出卖了自己的人性。
确定控制点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碎部测量与地形图的绘制。这是测量实习中最困难的工作。在测量的几天里北京天天都在下雨,我们就这样打着伞,在雨中测量。而且我们组一共六个人,有两个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每次都来,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五个人在工作,在最后几天我们也有四个工作的情形。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在整个测量的过程中有很多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地形图的绘制,每一个井盖,每一个棵树我们都不会放过。在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我们担心图纸会变脏,就不时用餐巾纸清理图纸上的橡皮屑,或是灰尘等等不干净的东西。还记得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我们画图在画了四分之一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的第一个控制点的坐标点错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这张图全部都画错了。没有办法,我们只能从新开始。眼看交仪器的时间就要到了,我们的图还差的很多,没有办法,我们选择了刷夜画图。在刷夜画过图之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上午的测量工作。终于在我们全体小组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图终于在7月1日完成了。
测量实习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每一位同学付出了很多。大家一起5点多起床,一起画图,一起测量,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虽然测量的过程困难重重,也非常劳累,但是能和这样的伙伴合作,我非常荣幸。尤其是我们的组长,在实习中真的付出了好多,非常负责任,非常辛苦。在一开始我们所有人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是组长带领着我们一起测量。并且组长还自己给我们做了记录数据的表格,画图的任务大部分也是组长一个人做,所以能有这样的组长我们真的很幸运。实习结束了,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也历练我的品质,今后我也会把实习中锻炼出的品质用在生活与学习中。
测量实习总结 篇2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E级GPS网、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熟悉水准仪、GPS、全站仪、水准仪的工作原理。
1.2实习地点、时间
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益阳市,从华天大酒店开始沿康复路至迎宾路交点,向北至团圆路交点,以这三个点构成一个闭合圈。时间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9月29日
1.3实习组织和安排
本次实习总共35人,在老师指导下分成5个大组,每组7人,我们所在的是第四组。所领仪器如下:
工具包1个(内含:记录板1块,2m 小钢尺2把,锤子1把); 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 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钢钉(水泥钉),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1.4实习任务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 网方案——E级GPS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完成二级导线和二等水准的测量任务,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实习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控制网各点坐标及高程 ,导线观测记录成果表,附合 ……此处隐藏13228个字……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矗
测量实习总结 篇9一、实习目的
1、掌握测区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四等平面网、三角高程网、二等水准网);
2、掌握和熟练全站仪和水准仪的基本功能和观测方法;
3、掌握仪器检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学会用相关平差软件处理观测数据以及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习内容和地点
1、测区四等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平面网和三角高程网),武工职院校内
2、测区二等水准网的建立(高程网);武工职院校内
3、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
4、用j2型全站仪9测回测水平角练习。
三、实习所用仪器设备
全站仪一套,,ds2二等水准仪一套,计算机,南方平差易平差软件。
四、实习过程
四等导线网和三角高程网同步作业
仪器检验——>了解测区概况——>选点——>观测——>外业概算——>内业平差
另外进行全站仪9测回观测水平角练习
四等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利用ds2水准仪布设二等水准网
仪器检验——>了解测区概况——>选点——>确定观测路线——>观测——>外业概算——>内业——>平差
测量实习总结 篇10两个星期的测量实习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这次实习,我才真正的体验到实习的重要性和测量学对于工程建筑的重要意义。我们测量的地方是以第七教学楼为中心而展开的约少半个主校区的区域,在这片地域内,我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将测量的成果绘制成了一张地形图,体现出了我们的测量水准和团队协作能力。
测量学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不允许有一丝的错误。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物体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学习土木工程的学生,我们这一学期学习的测量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地测量实习,我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学会了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测绘的水平。
首先,深刻的了解到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实地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明白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想作到:
(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习,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读数更加地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习,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习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习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4)由于对绘制地形图的步骤不是非常的熟练,再由于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测量实习,所以很难犯错误,在绘制的第一张图时,将一个控制点的横纵坐标搞反,从而导致由极坐标画出的碎部点都出现了错误,当时我们感觉心都凉了,但是我们的斗志却更加的大了,换了一张图纸,重新开始绘图,我们每一次的落笔都是小心翼翼的,以保证万无一失。
对于我们以后不从事测量这一行业的同学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实习,所以我们都非常的珍惜这次的实习机会,在这里补充课堂上没有讲到的东西,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意志力。短短两周的实习时间就像大一时的军训一般,将会永远的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