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年终总结

【精选】公司员工年终总结4篇

时间:2021-08-13 06:05:28 收藏本文
【精选】公司员工年终总结4篇

【精选】公司员工年终总结4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司员工年终总结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司员工年终总结 篇1

不知不觉中,在皇冠工作已经有7年了,从当初的工装制作员到现在的工装设计工程师的位置。可以说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走过来的。我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就要结束的20xx年中,我更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学习当中。在不断的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时,我也很积极的和部门同事一起互相探讨技术上的问题,从而实现博采众长,共同提高绘图技能与加工方法的认知。使我们部门能够更好的为冠通生产部门服务。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感慨颇多,工作使人充实,我也在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我没有任何遗憾!

我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及时高效的设计出符合加工工艺要求并且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夹具图纸、使工模部在制作工装夹具时有法可依从而提高夹具的制作速度与精度;还为一些常规量具无法测量的产品设计检具或组合检具;一些新产品的工艺制定,夹具图纸的分类、存档等,并从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工装夹具的精度和装夹速度。尽量使生产加工成本不断的降低,为公司的不断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总结这一年的工作,还是有很多提高与改善的。这主要表现在:

2,角磨镁合金系列的:头壳、中间盖,改在U型线上多孔钻加工时,按领导的意思,我在设计过程中率先利用:“传感器控制技术”实现多气缸联合压紧的方式,从而使前盖的钻加工实现了安全、高效的半自动生产模式。头壳也采用杠杆压紧、防呆靠山设计,使加工效率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在经过各部门2个多月努力,现在角磨镁合金系列的金加工已基本实现了安全、快速、高质的U型线加工的模式了。

3,由于镁合金系列角磨的加工模式比较理想,电圆锯产品的金加工也改用了U型线加工。这同样需要重新编制工艺与夹具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经过领导的同意,我又大胆的采用不同平面同时加工的方法,又使加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各部门1个多月的共同努力,现在电圆锯产品U型线的加工已基本实现安全,高效、高质的运行了。

4,在一些新产品的工艺上尽可能的与胡工多多探讨、反复斟酌,这使设计出来的夹具都尽可能的趋向合理化、自动化。也使工装制作人员的技术依赖明显的降低了很多。以前老师傅都很难制作的夹具,现在普通工人就可以很轻松地按图加工了。

在这一年来,我虽然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新产品和老产品需要改善的夹具特别的多,所以相对来说时间也就难免比较紧迫,在设计夹具的结构外观和加工方法上难免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在以后的时间里需要逐步的来加以改善。

2,在和一些相关部门的工作来往交接没有做好,工装的登记、分类、存放、保养工作也没有很认真规范的去做。这给夹具的维修和查找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在制图标准化和零件标准化方面的知识还存在一些的不足,这给设计、加工带来一定的不便,以后需要在这方面多多学习,也希望单位能够多买些加工工艺与标准化零配件书籍来提供查阅。(比如气缸的种类,传感器的应用这方面的书籍)

4,培训(主要是指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外出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夹具的设计理念,和加工工艺上面的突破。

综合上述的成绩与不足,我要戒骄戒躁,认真工作,不断学习,争取明年能够更上一个新台阶,为皇冠的不断可持续发展多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在这里也感谢各位领导的关照与厚爱,谢谢!

公司员工年终总结 篇2

自从我开始转到销售部至今已经一年了,在这新年来临之际,回想自己这一年多所走过的路,所经历的事,没有太多的感慨,没有太多的惊喜,多了一份镇定,从容的心态。

述职:

在这12个月多的时间里有失败,也有成功,遗憾的是;没接到什么定单,欣慰的是;自身业务知识和能力有了提高。首先得感谢公司给我提供了那么好的工作条件,有那么好的,有经验的上级给我们栽培指导,带着我们前进;他们的实战经验让我终生受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做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新人转变到一个能独立操作业务的职业业务员,完成了职业的角色转换,并且适应了这份工作。业绩没什么突出,以下是一年的工作业务明细:

时间 客户 数量 pcs金额(RMB) 评估

3月份 瑞典 4000 80000 没有续单

4月份 新兴 502 300 没有续单

5月份至今 华荣 1200 50400 稳定客户,可惜没有拿到其他产品的单,量不大。

9至11月份 小羚羊 工作没有做到位

12月份 矿灯 深圳电源吸尘器外贸一直因为样板出不来,搁浅。

一月份参加展会长了很多见识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每个人都要熟悉该行业产品的知识,熟悉公司的操作模式和建立客户关系群。在市场开发和实际工作中,我学到了如何定位市场方向和产品方向,抓重点客户和跟踪客户,懂得了淡旺季里的时间安排以及在各时间段里的主打产品有那些,应主攻那些项目。当然这点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不断的学习,积累,与时俱进。

在工作中,我可以说,我没有虚度,浪费上班时间,对工作我是认真负责的,不出差的时候我就坐在电脑面前搜寻各种资料为自己充电因为我知道我只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修行道行太浅只有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够在客户面前抬的起头来,心里才有底说话才有分量。出差的时候,时时谨记我是作为公司的代表走出去的“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在此感谢领导们对我的大力培养及给予了深厚的期望,谢总的殷殷教诲,我一直铭记于心:一个合格的销售员绝对是一个全面性的人才,只有方方面面俱到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销售员,我知道我离这个称号还很远,但是我满怀信心我不光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销售员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经理,为此我会倍加努力的;谢总一直指导我的工作,工作中一有偏差总能得到谢总的及时指正,秦总虽然不大爱说什么,但是却处处为我树立尽心尽职的榜样,袁总总是毫不隐讳的传授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人生得此良师益友,无憾矣!虽然我能体会领导恨铁不成钢的苦心,但是万事都有个过程,俗话说:只有经历才能成长,每次谢总跟袁总说:“缺乏人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太少了”我听了心里很难受,虽然我很想说:“谢总,我去吧!”可是我知道我目前的 ……此处隐藏4568个字……篇4

从xxxx年8月初至今,我在xxx送变电建设公司实习即将满一年。这在我的一生当中都是最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身份转变:从学生到工人;从纯粹的消费者变成了光荣的纳税人……最重要的是我肩上扛起了作为送电工的责任!

经过组织部的培训,八月初,我正式到公司政工部职称办公室报到,成为了河南送变电公司的一名职工。初入职场的我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当然一切对我来说更是陌生的。在政工部李主任、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才得以慢慢进入角色,懂得了各类档案是如何规整管理,对各类人才的评定也有了初步了解,更在工作中对培训时讲到的公司各个部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我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学习,对八小时办公室工作渐入佳境的时候,更新更广阔的天地向我敞开了大门。公司把我分到了送电第二工程公司继续学习,二公司文经理、高书记热情而简短的介绍二公司的概况,并告诉我要马上到重庆彭水张家坝至长寿500kV送电线路工程工地去报到,那里工程刚开始,能够更彻底的了解我将要从事的职业。

在公司机关的时候,我从各个方面对送电工程进行了一些了解,知道很多时候都要面对连绵不断的大山,可以说是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来到项目部所在地武隆县我还是被那里的高山大岭、乌江天堑所震慑。项目部曾经理又再一次的对我讲了作为一名送变电人的责任和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所要承受的压力。并且告戒我要丢弃学生时代的骄纵,要低下头来虚心向那些为送变电事业付出一生的老送电工们学习!接着把我分配给陈师傅从浇制铁塔基础和测工技术开始学起。

基础浇制工作属于慢工出细活的类型。张长线地处高山,全线路采用高低腿掏挖式基础。定桩、分坑、支模、浇制,陈师傅带着我每天爬山到基位,每一基大概都要超过20分钟。当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爬到基位想要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下的时候,陈师傅早就不停歇的开始一丝不苟的工作了。特别是在浇制过程中,钢筋的绑扎,沙、石、水的配合比,地脚螺栓的根开,基础截面尺寸的控制等,坚决按照公司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严格把关。使现场的我深深感受到老送变电人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也非常认真负责的完成陈师傅交于我的各项任务,沙、石的质量;接地沟、截水沟的宽度和挖深我也严格要求,并且对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送电工有了概念和目标。

xxxx年4月下旬,隐蔽工程全部完工,铁塔组立工作经过我二公司十一个施工队的努力奋战也完成了80%~90%。这时,我被分到了施工六队继续在施工队学习护线和张力放线等技术。

早上开完站班会,不管是民工、专用工还是职工都快速的爬上队里的值班卡车,奔赴施工地点。我队的任务是在本次从138#~111#向小号侧张力放线中,护六基线(125#~130#)。当中直线塔125#要徒步跨越深沟才能到达基位,地势相对较高;126#~128#也均为直线塔但向小号侧上扬,129#为转角塔并分别在大、小号侧跨越两条带电35000V送电线路,需搭建两条承力索并且也是向小号侧轻微上扬;130#是直线塔。张队长为了锻炼我把我派到129#跟着栗师傅和几个能力强的专用工去学习。当我走到129#看到了跨越架、承力索、3万5的线路、129#耐张塔;塔上的细的地线、光缆;3号、4号尼龙导引绳、9mm钢绞线小牵;粗的25mm大牵;还有在昨天已经从这里经过,穿在放线滑车里的四根明晃晃铝包钢导线;甚至传递绳、拉线、套子、手扳葫芦、守夜的帐篷,这些当时陌生的新鲜事物都一下子蹦进眼里。

尽管浇基础的时候陈师傅、杨师傅都给我讲过放线,讲过他们是怎样干活的,可是这么多的东西跳进来,实在消化不了。一整天,我一有空就逮着栗师傅问这问那--承力索的宽度,承力索的材料,跨越架最合理的选位和搭建方法,怎样让承力索越过35000V高压电线……怎样调整压线滑车;走钣是怎么通过防线滑车的,套子是怎么插的,为什么它能够承受本身绳粗的几倍力量也不会开;什么叫“背扣”等等……栗师傅更是有问必答,对我源源不断的问题耐心解答。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悔,问那么多肯定耽误栗师傅现场指挥了,真是不能再干那样的事情了,应该等到休息的时候再问。但是导线在展放,在我们护的129#塔发生的新鲜事情(对于我来说)也是不断地出现。我一边跟着师傅们热火朝天的干着、问着;一边学着、听着,全然不顾风吹雨打,地面泥泞,只是用我们送电工的意志和精神燃烧着工作的热情,当两个星期以后我们转移驻地,准备进驻下次线的张力场时,我感到自己渐渐的像是一名真正的送电工了。

xxxx年5月3日,我施工六队通过简单的暴雨夹冰雹的洗礼,辅助吊车和卡车车队经过一天半夜,成功将导线、大小张力放线车和4吨、8吨牵引车移进张力场。同时我队和八队的部分民工兄弟们也在奋力挖地锚坑。

在张力场我所学到的东西更是能够一辈子受益的。我河南送变电在张长线Ⅰ、Ⅱ标段几乎全部采用小型飞艇张力展放1号导引绳(细细的红色尼龙绳可以承受一吨多的拉力),然后人力将稍粗一点的2号导引绳导引至张力场,当更粗些的3号尼龙绳到达张力场的时候,就把4号绳盘上专用的超小型张力车,紧接着4号展放到牵引场后,就将4号绳盘上4吨牵引车向回牵引……9mm……15mm……25mm……最后是四轴导线上两台大型张力车通过走钣连接25mm大牵完成导线牵引,中间还要进行导线轧接,各种绳子的换盘工作……

当然这之前还有地线、光缆等都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牵引场、张力场来回导绳的过程中完成张力放线,同时还要考虑绳与绳的摩擦;是否会缠绕在一起,导线通过中间杆塔或是跨越10kV送电线路时的弧垂等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在我看来的的确确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可是在黄经理,张队长的指挥、调度下,我们全体队员积极的响应、奋力的工作下,居然感到很轻松的一步步完成了!真是经验升华到智慧的领导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啊!

尽管有时烈日炎炎、有时大雨倾盆,在一个月的张力场工作中感动、激动、兴奋、拼搏、酸痛、豁然开朗之后的我品尝到努力工作的快乐和自豪,那是一种满足和成就。以至于后来我们进行101#平行挂线工作的时候感到很空虚,尽管我心里十分清楚,工作是没有重要和次要,平凡与辉煌的。在这点上我就感到自己和老师傅、老送电工的差距了。

现在,我坐在贵州天柱县黔东电厂—湘西开关站一、二回500kV线路工程C标项目部写我的实习报告,回忆起之前的林林总总依然是心潮澎湃,特别是守场的那一个月我们收获的自豪和艰难困苦,流血流汗相比,后者显得微不足道,就连在这里跟着湖南设计院工程师们进行二回线路复测、交桩,跨越祖国崇山峻岭的征服感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一年来的工地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体魄,改正了我眼高手低、怕脏怕累的缺点,见识了老一辈送电人几十年经验得出的“绝招”,更加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操作技术,还有许多我看到但还未理解透彻的概念,和没有接触到的操作技术和工作方法,而且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工程细节从测量到最后的实施,都凝聚了这个团队的力量,每个成员相互协作,互相帮助,最终圆满完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去学习,日日努力创新,全面提高我各个方面的能力,使我可以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

《【精选】公司员工年终总结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