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班级工作总结(汇编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班级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班级工作总结1愉快而紧张的一学期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想这半年来我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看到今天孩子们取得的进步,心中感慨不已,更多的是充满了甜蜜。
一、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
为了使新入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对老师和环境不陌生,开学前,我们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家访,把孩子喜欢的家庭照和玩具布置在教室里,我们还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起了一个孩子喜欢的、朗朗上口的名字:梅梅老师、戚戚老师,为幼儿营造一份温馨、愉快的教育环境。从生活的点滴开始!
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乐意上幼儿园了,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的特点,结合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在健康教育时注重创设适宜的环境,采用生活化的教育策略,将生活教育整合、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其他活动中又有意识地渗透生活活动,这种整合实施生活教育的方法对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教育很有帮助,现在大部分幼儿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完成了,进餐习惯也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挑食、偏食的现象有了较大的改善,如陆欣荣、杨君谢、王通、彭晨等幼儿不仅挑食少了,饭量也增大了许多。
二、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多种原因,使现代儿童在适应环境、与人交往、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极不均衡,孩子自私、独占、孤独、过度的依恋,感情脆弱等等。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不同。一个学期以来,很多孩子有了很大进步。
汪帅、胡煜豪能大方的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讲故事了,陆子贤、蒋依芸等能用普通话和小朋友交流,洁洁、张毅铭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了,活动中孩子们在不断成长!小班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独自活动多,即使遇到困难也通常是找老师。因此,我们开展了“请你帮帮我”的教育,督促孩子在日常活动中如穿脱衣服、玩玩具、进餐、大小便后整理衣裤等互相帮忙,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主动地与孩子交流、交往,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经常去帮助弱小的同伴,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乐于与人交往,还能培养他们的乐于助人的爱心。
三、乐于参各类活动。
针对小班幼儿喜欢独自游戏的特点,我们经常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师生共同运动,让幼儿明白多锻炼才不怕冷。同时我们还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新的活动理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游戏,如手指谣、舀豆豆、手影游戏、穿衣服、别花花、印小手等等,有趣活动吸引了小朋友,小朋友在玩中学、学中玩。活动中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培养幼儿乐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与大家一起运动游戏的乐趣。
四、家园合作愉快。
小班的家长是幼儿园的新成员,一切工作从头开始。首先,让家长充分了解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了解每位老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通过孩子的进步让家长认同。从开学第一次的家长会,我们就知道,家长想参与孩子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迫切心情。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恰当,大部分家长们工作比较忙,比较少和老师面对面沟通情况,我们开辟了“家园信息栏”,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我们还把每月的教学活动内容公布在信箱里,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园学习情况。其次,我们利用幼儿成长档案中的家园互动栏及平时的个别交流加强了与个别幼儿家长的互动,从而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和有针对性;再次,我们经常向家长发放各种资料以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并告知他们主题开展情况和需要家长配合的要求,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之情、推动了主题的开展,还让我们看到了家长的多才多能,颇受家长欢迎。我们为了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近孩子,我们开展了“好吃的水果”“团团圆圆过新年”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来园制作、活动、分享,不仅增进了亲情,也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
总之,一学期来班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学习的合作、探索方面,区域活动中的深层开展,艺术活动中的大胆表现等方面还有待下学期重点发展和培养。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学期里,我们班上的老师会更加团结,更加紧密,建立良好的班风、愉快的身心,使我们的孩子更快乐,我们的家长更放心。
我坚信,小三班会以更新更好的面貌去迎接各种挑战。
小班班级工作总结2时光如梭,一学期结束了,我对本班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思想上: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号召,以维护学校、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教育事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创建“平安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上:我对本班的安全高度重视,平时挤出时间给学生灌输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并且把相关的班级安全规定每月集中组织学习了一次,张贴公示在墙。由于学生小,我不但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而且在课余时间我也注意去观察他们的动静,只要发现了某个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就及时进行教育。
一、开学第一周,我和全班学生一起制定了本学期的安全及卫生条例:
1、上下楼梯不得推搡拥挤,出入靠右行。
2、教室走廊不得追逐打闹。
3、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上,不得拿石头等重物伤人砸人。
4、不准玩教室等地方的电线头。
5、不准拿玻璃片、刀片等锋利器皿残片玩,更不得拿这些残片伤人。
6、不准拿铁棒、铁锤等坚硬沉重工具玩,更不得拿它们伤人。
7、不准站在校门外的小桥边缘玩耍,在河边缘嬉闹,以免掉下去。
8、不准偷偷从后面或旁边抽凳子,让同学猝不及防坐空,以免严重伤害同学。
9、不准动辄拳头打人,用脚踢人,用手推搡人。
10、不准带爆炸易燃物品(如鞭炮类)进入校园区域。
11、不准带有毒物质进入校园。
12、不准在校园外无证无卫生许可的摊点购买小吃。
13、回家路途,不得在危险地带玩耍,应及早赶回家。回家途中不得乘坐三无车辆。回家途中更不得纠集同伙欺负同学。
14、炎热时期不得去深沟或小河或长江洗澡。
15、不准在楼梯上攀滑,更不得坐在楼梯上和走廊围栏上。
16、凡是危及生命健康的各种活动都不准涉及,从小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17、不在校园内随处乱丢垃圾。
18、不在校园内随处乱涂乱画。
19、自觉抵制不讲卫生的行为,给低年级同学做好榜样。同时 ……此处隐藏25950个字……的朝霞冉冉升起,在感叹时光飞逝时,我们身边的孩子正茁壮成长起来。我们本着“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先导,以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为标准,以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建构、主动发展为核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方案精神,注重给幼儿提供创造性发展的空间,并根据《纲要》、《规程》的要求,结合新课改内容制订与执行教学计划,注重从幼儿“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
我班共有25名幼儿,全部为新生。刚开学时,孩子们有的还会哭鼻子,依赖性很重,有的不会拿筷子和油画棒,有的孩子规则意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常规习惯与幼儿自我服务一起抓。在幼儿自理能力方面,我们坚持正面教育。通过手把手的教,强化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适时地对幼儿进行肯定、赞赏与奖励,使幼儿能够有信心,更积极地自我服务,而我们适时地为孩子们提供帮助,以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配合,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孩子们有很强的自我服务的意识,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在进餐、盥洗、午睡等各个环节都能主动参与。就常规方面,对有些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采取分析原因,并给予适度教育,提出希望,给予他们充分的相信,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有明显的进步,他们开始喜欢上幼儿园,能与小朋友融为一体,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在我们的工作中始终把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我们非常注意幼儿的保育与他们的身体健康,经常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体质及动作协调能力。班上三位教师相互配合,保教并重,给幼儿创设干净、整洁、美观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让
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孩子生病了,我们提醒他及时吃药多喝水;孩子出汗了,我们轻轻的帮他们擦拭额头汗水;天冷时,我们提醒孩子注意天气变化多穿衣;午睡里,我们及时为他们盖严被子,孩子们的健康始终放在我们心里。有的孩子爱尿床,在午睡我们心里就有一个小闹钟,按时叫醒他们上厕所。发现孩子们尿湿了,马上找来干净的裤子让他换上,我们根据天气冷暖随时了解小朋友的身体情况,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家长随时注意孩子们的各种反应,正是有了我们细致周到的服务,孩子们的出勤率非常的高,从家长和孩子的一张张笑脸中,我们看到了工作的成果。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在刚开学时,我们根据主题、计划创设了温馨、美观的教学环境,并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激发孩子们布置环境的欲望,鼓励他们动手布置,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让孩子在环境中感知、体验、操作、发现、交往等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结合教育目标及幼儿需要形成的主题网络,鼓励幼儿创设情景、自由选择、大胆探索,在组织地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挥主导作用,与幼儿一起协商,提出建议,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游戏及其材料的运用,及时调整环境思路,因材施教。通过隐形指导鼓励幼儿的创造与表现。我们能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能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创设环境、提供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指导。我们在这一学期里开展了“愉快的节日”“水果宝宝、蔬菜宝宝”、“寻找秋天”、“拥抱冬爷爷”的主题网络活动,我们充分考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想到结合与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孩子们在一学期的活动中,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特别是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口语表达力及动手能力,他们的表达和表现的方式更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别是在孩子们对活动过程的记录中,可以发现每们幼儿都有不同的兴趣,他们思维更活跃了,知识面拓宽了,社会交往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正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能干起来。
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许多娇气、任性、自私的小毛病。有的小朋友内向、胆小,不敢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遇到困难与挫折只会哭闹,不会想办法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并运用诗歌、故事、歌曲等途径让孩子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怎么做个文明的好孩子,并与家长交谈,交换意见,共同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通过这些
活动,小朋友逐渐改掉了身上的小毛病,知道了分享,有东西一起吃,有玩具一起玩,有好书大家看,在集体面前更大胆了,都争先恐后上台表现自己。我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并且我们还着重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让孩子们懂得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并且让他们知道在活动中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遇到陌生人、走丢走散、发生了火灾这些情况怎么办,孩子们现在已经知道许多自我保护的小常识,并且还能教爸爸妈妈一些防范小知识。
在本学期的双语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双语氛围,开设了英语角,布置了英语墙面,努力做到英语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戏剧化,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听先于说的教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小肌肉、数学、语言、美术、音乐、制作、科学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内容,充分运用幼儿的感官、肢体将不同形式的英语语言内容配上动作,转化为幼儿能表现可参与的各种有趣活动,幼儿通过做动作加深对所学英语的理解与记忆,以获得一种愉快学习的体验,让孩子们在学英语的同时,得到多元智力的全面发展。并建构师、幼、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促进家园教育整合。要想使幼儿真正学好英语,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多为幼儿提供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那么,教师和家长的英语素质是关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母语基本是从家长那里得来的。所以英语教学也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帮助家长提高各方面教育能力,形成师、幼、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创设一个英语交流的动态环境。正是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我班的孩子对英语活动的兴趣持续增温,对英语的理解,感受、记忆发展得较为迅速,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平时活动中,常常听到他们哼出的英语歌曲,吐出的英语单词,他们善于将老师的英语日常用语,运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如“whsh you hands”“sleep”等,都是孩子们挂在嘴边的英语短句。
本学期,我们灵活运用了集体的、个别的、口头的、书面的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与家长沟通。结合教育目标,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如搜集资料,物品等。同时,以家长联系便条、家长会、焦点话题、面谈的形式与家长交流、讨论。我们及时更换《家长联系栏》,向家长介绍有关育儿常识,和当前的幼教新动态,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与家园教育达成一致。并且还邀请家长参加到我们的集体教育中,如我们请家长参加重阳节活动,英语开放活动,元旦庆祝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形式,了解孩子们的表现,真正与家长实现互动。家长们对这些活动表示非常满意,并且希望我们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通过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稚嫩的小脸,我们不禁要竭尽所能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本学期的工作基本完成,对于存在的不中,我们也会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顺应素质教育的宗旨,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