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工作总结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

时间:2023-04-05 00:07:53 收藏本文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成长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1

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生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同时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生活,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同时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社会实践第一次完整地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陈xx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浪费洗手液,陈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么来的,不能浪费,并要求他们两人带一瓶回来作为赔偿。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我在见习初期的时候,看到小朋友椅子放得不整齐,我就会帮他们放好。他们告诉我饭菜吃不完,我就叫他们不要再吃了。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以为应该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自己脱衣服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们脱等等。我以为我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经过陈老师提示后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关爱幼儿,但结果却是溺爱他们。所以经过反省我觉得幼儿教师心中应有一把尺,这把尺其实就是教师坚守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

小朋友们都非常天真可爱,我很爱他们,很喜欢和他们玩。幼儿园早上有半个小时是让幼儿拿着玩具箩到室外自由活动的,我会趁这个机会和他们玩成一片,和他们聊天。我会扮演小偷,小朋友就拿着超人的玩具开着“警车”抓我。我试着让自己变成小朋友,融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我才会获得他们的欢心,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但这样却并不代表小朋友会听我的命令做事。一个原因就是我还没有真正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和他们说话,命令他们做事。相反地,我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来督促他们做事。甚至有时候我把他们的话当儿戏,哄他们。

我很庆幸能够跟中一班的小朋友及几位优秀的老师共同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小朋友们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欢乐,而几位老师的指导和教诲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陈xx老师,她的音乐课让我打开眼界,受益匪浅。在社会实践期间,她很认真的阅读我们的教案,听取我们的想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上完课后,她会主动地找我们谈话,指出我们的不足,使我们能不断地改进。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2

我在带班时会经常抚摸孩子的头、翘翘大拇指、拥抱孩子作为奖励孩子的方法,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肯定的态度。

新学期开始,刚插班到我班的孩子情绪比较差,有的甚至又哭又闹,应对这样的场面,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一天,晗晗哭得很利害,妈妈送她来园,她不肯进班级的门,嚷着叫着说要回家,我在哄她安慰她的同时,把她抱起来,对她说:“你看,教师抱着你,是不是也像妈妈一样?你不哭了,妈妈就早点接你回家的。”她抽泣着点点头,“对了,仅有表现异常好的孩子教师才会抱她的,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教师的拥抱的.。”想不到这么几句话对她的影响那么大。第二天,晗晗妈妈对我说,晗晗回家跟他们说,教师也像妈妈,她明天去幼儿园不哭了,所以今日她高兴地来幼儿园了。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觉得很开心。由此,孩子都是很喜欢表扬的,我们教师应给孩子多些鼓励,那怕是一小小的拥抱,孩子也能体验出她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爱,都觉得很开心的。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3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应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寓教育与游戏中。语言区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材料符合幼儿好奇,善于动手动脑的特点,同时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充分地去阅读,去交往。本学期,我园针对主题背景下语言区的个别化材料进行了实践操作与研讨,目的是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进一步激发幼儿会看、能讲、爱想的阅读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实录一:

老师把一份新投放的材料拿出来介绍,并告之幼儿录音播放的操作步骤。个别化学习开始了,在语言区玩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抢这份材料玩,蔡苏浩与郭昶誉意见不统一,为谁先玩争吵了起来。

分析:

亮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幼儿才会不断地主动投入、全身心地参与和操作。因此,给幼儿提供语言操作材料应该选择一些新颖、顺应时代的操作材料。如《树真好》这份材料,教师引用了自制录音存放于mp3中,让幼儿自主操作与学习。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对于电子产品十分感兴趣,这种材料的投放非常受幼儿的欢迎,活动中幼儿兴高采烈、兴趣盎然。

不足:由于幼儿都对这一份材料感兴趣,而老师在班级里这种形式的材料才投放一份,再加上个别孩子还是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容易引起争执。

调整:同形式材料多份投放。

实录二:

佳佳打开mp3听起录音,录音问:“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佳佳看了封面说:“树真好。”

录音:“现在请你静静地看书,然后请你说说,你从书中看到树好在哪里?”于是她认真、安静地看起书来。

看完以后,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录音的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你到底猜得对不对。于是录音开始念散文诗《树真好》。佳佳又根据录音重新翻阅了一遍。

录音问:刚才你听到了树有哪些好处?佳佳在那里停着不说,通过老师的提示,她根据刚才翻阅的内容自己轻声地说了起来,内容意思与图片中表达的含义相近,但没有散文诗的基本格式。

接着,录音说:树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你能把树的其他用处也变成这种优美的散文吗?请你把你创作的散文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念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于是佳佳拿着笔和纸画了起了。她说:我摘下一片树叶泡茶喝。下小雨的`时候,我还能在树下避避雨。我还能和 ……此处隐藏7961个字……女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四、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五、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儿园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9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收获很大,做幼师工作是我非常开心的,经常能够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在工作当中跟孩子们接触是非常轻松,就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我很早之前就决定了做幼师工作,我很感激自己当初选择,现在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认为还是没有错的,这段时间培训下来,让我对幼师这份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去,跟孩子们相处,落实好自己每天的事情,有些时候不是说说而已,更多的事情是需要自己认真负责,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关爱每一位幼儿,给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次的培训我也有一些心得。

我认为做幼师工作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有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一下,因为竟然做了这么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负责起来,有些时候不是说身不由己,而是对一份工作的执着和认真,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跟精力,同时也需要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好,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这次的培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让我知道了工作的意义,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付出的时间,还有责任,做幼儿教师就应该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这一切我已经都准备好了,我认为从一件事情的细节就能看出一个人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我愿意让自己成长起来,我愿意让自己快速的去接触这些跟孩子们相处是非常轻松的,我肯定会让自己冷静沉着起来,让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走的路,不仅仅是眼前,更加要考虑到未来,考虑到孩子们,我会认真负责的去迎接好接下来的幼儿工作。

培训当中不仅仅是增长了自己的工作意识,更加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让我明白了,有些时候不仅仅是需要责任心就够了,更加需要一份乐观的心态,因为做幼儿工作,有的`时候并不是事事顺心,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沉着起来,冷静下来,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乐观的心态,其实并不是针对自己,而是针对这份工作,针对自己能不能在一些烦恼枯燥的时候保持好状态,我肯定能做到,这几点我也相信自己会在接下来的幼儿工作当中继续发挥自己身上的优点,对这份工作我一直都很执着,感激这次的培训,让我明白了这么多吸取经验,同时也在改变自己,我会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10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着么一句话:“孩子的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求知欲、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内容”,幼儿的挑战性正是这些学习品质的一个核心要素。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幼儿的挑战性以及培养幼儿挑战性的环境正在丧失。一些研究者指出:中国大多数幼儿园也存在活动缺乏挑战性,问其原因,老师们说:我们也知道挑战性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首先保证的是安全,安全是第一位。这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家庭教育中。因此我们为改变挑战性缺乏的现状,并根据“幼儿园指南”以及“纲要”的试行,实施有挑战性的“区域化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挑战,在挑战中获得成长。

认识挑战

当教师对孩子说起“挑战”二字,孩子们往往表现出害怕、恐惧,不愿来试玩。孩子们肯定认为是那些活动量很大的,活动难度有点高的,他们不容易玩的项目。实际上,挑战也指向儿童的心理,幼儿认知的挑战,情绪情感的挑战等等。首先,作为教师该做的就是让幼儿认识挑战。我们在每个区域都设置三种以上的挑战项目,让教师仔细分析,介绍玩法,突破挑战的那个难点,让幼儿接受挑战,在挑战性的活动中,接触新的东西,在接触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

在区域化活动中得到挑战

本学期开始每班都根据班级的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挑战项目,正因为这些让幼儿觉得恐惧的、不敢尝试的活动项目,让教师们有了新的想法。单一的挑战吸引不到孩子们的兴趣及积极性,必须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对挑战项目感兴趣,其次是在成功后给予幼儿鼓励,并用奖励聪明豆等形式提高孩子挑战的积极性。比如我们小班的“地道战”,让幼儿独自爬过漆黑的“山洞”,独自穿过晃荡的“小桥”,独自攀岩到最高的顶峰,夺的`小彩旗才算挑战成功,才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孩子们为自己能得到更多的聪明豆在突破种种困境接受新的挑战。

在挑战中获得成长

有挑战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正是这些安全隐患,才让幼儿有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比如:我们小班的攀爬阶梯组合。一个有高度的地方,一个只能放一只脚的木条,有一个需要幼儿很大勇气跨过去的阶梯,很可能幼儿的一个不小心从这些地方摔下来受到伤害,也正因为这些攀爬、平衡、摇荡,让小班幼儿有发展与成长的机会。还有我们中大班的滚油桶,这个可能我们大人都难挑战成功的项目却让我们的孩子尝试挑战并获得成功。幼儿独自爬上这滚圆滚圆的油桶,独自往前行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是要经历无数次的摔下爬上摔下爬上、受伤无数次才能挑战成功的事。也正是在这些种种困境中让幼儿学习怎样让自己不受到伤害,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等等。

孩子们在慢慢长大,考验也会随之而来,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只有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勇气与毅力,才能让他们大胆地往前行。

《幼儿成长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