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工作总结

有关畜牧工作总结4篇

时间:2021-08-09 16:05:22 收藏本文
有关畜牧工作总结4篇

有关畜牧工作总结4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畜牧工作总结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畜牧工作总结 篇1

按照市局今年畜牧工作目标管理的通知[自畜发(20xx)27号]文件要求,本区委、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非常的高度重视,为了全面落实和抓好今年的畜牧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好中央的1号文件精神,区委、区政府制定了《20xx年贡井区农业考核指标的通知[贡委办发(20xx)55号]》文件,把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分解到四镇,并要求分管领导亲自抓。为了更好的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我们把目标管理为核心,结构调整为主线,基地建设为重点,农民增收为目标,项目为支撑,有力的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快速的发展。现将我局对畜牧上半年生产和畜牧业上半年实施目标管理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⑴、生猪出栏3.655万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3万头50.1%。

⑵、肉牛出栏199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0头66.3%。

⑶、山羊出栏1.31万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3万只57%。

⑷、肉兔出栏62.6万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0万只52.2%。

⑸、小家禽出栏75.2万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0万只50.1%。

⑹、牛奶生产量20xx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250吨48.6%。

⑺、禽蛋产量523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0吨52.3%。

⑻、肉类总产量4889.75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万吨48.9%。

上半年这些工作的完成,跟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1、为确保全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做的工作是:一是各级认真落实省、市、区党委、政府已出台明确扶持的产业化政策;二是各镇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出有利于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措施。三是我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深化指导服务,为业主、大户发展生产,为龙头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全区生猪、肉羊、肉兔、奶牛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全面推进。

2、根据自畜发[20xx]27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区狠抓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工程的开展。

(1)去年,我区的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3%,完成目标任务50%的100.6%;因此,区委、区政府在今年下达的任务中,力增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相信在有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今年年底,能完成这个目标任务

(2)在今年,我区争取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贡献达90元。

(3)我区生猪产业化建设:

①在今年上半年新引留纯种母猪22头;

②新引留ly(yl)母猪41头;

③发展5头ly母猪规模饲养户4户;

④发展10头以上ly母猪规模饲养户1户。

(4)、肉羊产业化建设:

①全区发展存栏种羊20只以上规模户7;

②全区发展存栏种羊50只以上规模户1。

(5)肉兔产业化建设:

存栏种兔50只以上的规模户2户。

在今年上半年畜牧产业化实施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区委、区府高度重视我区畜牧业产业化的建设及实施情况,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进行明确职责,纳入年终目标管理和考核。为我区畜牧产业化目标任务落实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深入基层,做好宣传动员,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要求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化工程的实施,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认识到畜牧产业化工程是我区农村经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而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技术部门,结合各项目实施镇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在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0多余次,培训人数1100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2500余份,从而有力地提高广大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同时切实履行职责,把好引种关,确保引进种畜质量,抓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和指导,保证畜牧产业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③、制定优惠和扶持政策:区、镇政府制定出台扶持发展畜牧产业的相关优惠措施和政策,多部门配合。

畜牧工作总结 篇2

近年来,我县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扶龙头、建基地、强服务,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产业来抓,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畜牧产业,一手抓养殖基地建设,一手抓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我县实施“市生猪产业发展361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今夏猪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一、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一)生猪生产稳步增长。20xx年1-7月份,全县出栏生猪13.6万头,实现产值2.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8.1%;生猪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2%。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撑点。

(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推行大户带动,发展适度规模,有效提高了生猪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473户,其中今年新增24家,年可出栏生猪9.2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26.1%。

(三)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目前我县万头养猪场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生猪产品注册商标3个,成立生猪协会5个。

(四)防疫体系逐步完善。从XX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着重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队伍体系上,全县组建了283人的基层防疫队伍,人员经费按省定标准列入县财政预算;冷链体系上,县畜牧局装备了疫苗冷库,乡镇站均配备了冰箱,部分防疫人员配备了摩托车。在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标准化乡镇站建设,今年全县已建成的标准站12个,还有9个站正在建设中。动物防疫基础的夯实,有效提升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制定产业规划。XX年,根据**实际,我们编制了《**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xx年结合市“361”计划,我县提出了《生猪产业发展4619计划》(到20xx年,全县年出栏生猪40万头,规模养殖比 ……此处隐藏3460个字……为带动团场畜牧业发展的催化剂,同时把品种改良作为提高牲畜品质,增加职工收入的关键措施。团场以细毛羊改良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全力实施种畜工程,推广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增加配种站(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同时建立优质细羊毛生产基地(生产七连和生产八连)的契机,做大做强细毛的平台,加快团场细毛的发展进程,通过良种引进、扩繁、推广,提高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资源的利用率,使牲畜繁育率、出栏率、羊毛品质得到提高。为促进我团养羊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品质,现根据团场安排,在去年成功推行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团范围内开展绵羊人工授精工作,为做好绵羊人工授精工作,团场在去年绵羊人工授精工作的基础上,抽调10名技术人员组建了绵羊人工授精服务站,常年开展此项工作,发展效益畜牧业,确保团场养羊业健康发展。引进细毛羊种公羊65只,进行品种改良,大力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xx年开展绵羊人工授精总数6000只,主要是以优质细毛羊(新疆军垦型)中国美利奴及肉毛兼用道赛特和罗姆尼西尔斯,目的是提高羊毛品质和繁育率;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在全团组织细毛生产母羊,连队养殖户将断奶生产母羊交给畜牧工作站进行“托管”,畜牧工作站负责饲养、抓膘、预防、配种等系列全程服务,以解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保证绵羊人工授精的受胎率,确保羊只繁育率达到120%。同时在团种畜站养殖小区发展全年舍饲工厂化养殖,试验群2群,每群150只羊,年初有方案,年底有总结和效益报告并已上报师畜牧局。

畜牧工作总结 篇4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局干部职工和全县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全县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12月底:

全县猪存栏21.99万头,出栏30.89万头;禽存栏349.37万只,出栏288.86万只;牛存栏13.22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600头,出栏6.22万头;羊存栏16.98万只,出栏14.10万只;鲜肉产量3.72万吨;鲜蛋产量1.9361万吨;鲜奶产量600吨。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年无大疫。今年以来,国内外相继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布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动物疫病病种不断增加,防疫任务加大,防控形式严峻,为有效控制我县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我们从源头抓起,从预防抓起,全年动用防疫人员900多人,防疫牛33.52万头,猪43.16万只,鸡888.63万只,羊42.64万只,申请各级动物防疫资金200多万元,实现了疫苗供应零到户。同时充分发挥县动物疫病监测试验室的作用,全年完成采样、监测18000多份,使免疫效果达到最优,实现了“全年无大疫、有疫不扩散”的防控目标。

2、畜牧产业呈现快速发展。一是生猪产业发展迅速。今年新增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2个,300头以上的养猪场18个,全县生猪存栏达到30万头,其中斯格猪父母代存栏达到1万头,商品代出栏10万头,预计年底全县实现生猪出栏38万头。二是奶(肉)牛产业呈现大的转折。近几年肉(奶)牛发展一直处于下滑之势,今年我们响应省、市号召,把发展奶牛业做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制定了《景县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实施规划(20xx-20xx年)》、《关于扶持奶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划、措施,加大对奶牛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到目前,全县在建存栏3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1个,扩建存栏2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2个,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946头。三是禽蛋产业发展迅速。林下养禽业在去年10几户的基础上,今年发展到30户,存栏总量达到30万只;肉鸡生产在去年基础上大有上升,今年新建存栏5000只以上的肉鸡场8个,全县肉鸡出栏达到180多万只;蛋鸡区域化布局更加明显,如留智庙镇充分发挥靠近德州的优势,大力发展禽蛋产业,正在打造百万只禽蛋乡镇。四是养殖小区建设质量和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实施了养猪小区建设项目,对5个养猪小区按高标准养殖小区的要求进行了改扩建。同时加强养鸡小区的建设,今年新建养鸡小区1个,扩建养鸡小区3个。到目前,全县入区养殖户已达800多户。五是协会建设进程加快。今年成立了景县林下养鸡协会,完善了养猪协会、养牛协会,使协会组织能力进一步加强,入会会员达到1700多户。

3、全面落实各级惠农政策。一是实施完成了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发放工作。从8月份以来,配合各乡镇做好能繁母猪的摸底调查、核实工作,确保25963头能繁母猪全部享受到了国家的资金补贴。二是做好能繁母猪的入保工作。协助保险部门为全县能繁母猪全部办理了入保手续,养殖场、户的能繁母猪发生保险赔偿范围内的十类疫病,最高每头猪可获得千元的经济赔偿。三是加大地方政策扶持力度。借助国家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实施,县政府对每头能繁母猪再补贴40元,使各级对我县能繁母猪的补贴总金额达到350多万元,有力地确保了我县生猪生产和生猪总量的稳定。

4、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食品安全。一是搞好技术帮扶。对已经要求申报的场、户,按无公害产地认定的要求和标准,逐一对其生产全过程的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今年新申报的2个场全部通过省级验收。二是制定完善地方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景县生猪生产标准》、《景县蛋鸡、肉鸡生产标准》,制定了《景县商品肉鸡场建设标准》,使我县养殖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建立了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任队长的食品安全执法大队,专门负责全县畜禽及产品安全工作。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苏丹红”、“蛋白精”等违禁药品的行为,有效杜绝病害畜禽及产品流入市场。

5、科技服务工作取得成效。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解放思想,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职能,由群众到部门咨询变为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指导、服务,在全县开展了养殖技术进万家活动和服务“八到户”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8推广蛋鸡科学饲养、肉鸡快速育肥、奶牛养殖等十几项新技术,培训人员1200多人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搞服务260多人次,帮助养殖场户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

6、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们加大项目跑办力度,引进项目资金,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畜牧业生产与管理水平。今年,先后申报并实施了《平原区饲草种植项目》、《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种猪扩繁场建设项目》等一批畜牧业发展项目,为我县畜牧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兽医体系建设和“三定”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造成人心不稳,影响着人们工作积极性。二是资金、土地紧张,造成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生产再扩大的空间小,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畜牧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辐射带动力小,适应市场能力弱。四是动物疫病病种不断增加,疫病防控形式严峻。五是养殖场区污染治理能力差,影响群众生活与新农村建设进程。六是市场不稳定,市场风险大,养殖场户扩大规模不畏难情绪。

《有关畜牧工作总结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