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工作总结

关于教科室工作总结合集9篇

时间:2021-08-08 23:06:56 收藏本文
关于教科室工作总结合集9篇

关于教科室工作总结合集9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室工作总结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室工作总结 篇1

围绕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要点,教科室坚持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从而提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校本培训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教师德教科研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认识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先后编发了《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评讲试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说课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材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和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把关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本学期会同教务处组织了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集体备课制度。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是发挥学校自身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如利用暑期组织了全校校本培训,其内容涵盖了师德、师能两方面,校长、书记和教科室主任分别担任主讲;11月,开展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请四位骨干教师现身说法,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本学期邀请了苏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来校作新课程改革的报告;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教研教改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积极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策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应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放在“优化过程上”,力求优化课前准备,优化课内时间管理,优化导学探法,优化训练设计,优化课后增效,优化考试讲评等环节,倡导“反思性”教学,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目标明确;上课精细、方法灵活;训练及时、容量恰当;辅导及时、针对性强;测评科学、难度适中。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日前,我们组织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切实做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听评课制度。各教研组隔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能做到“三有”:有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形成了教师听评课制度,开课形式有备课组研讨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每位教师都能完成听课指标,即教研组长20节,其他教师15节。开课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评课,从而使教师在上课中得到锻炼,在听评中得到提高。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6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赛,赛后进行了总结。本学期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和示范性作业批改展览,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三是倡导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积极提倡"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科研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学校教科研“源于教育,服务教学”的思想;引导每位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丰富教育经验,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倡教师每学期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读一本教育教学专着,青年教师需上报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要求青年教师鼓励其他教师书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学后记等。

三、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一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网络,切切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题管理条例,加强课题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效果。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形成课题,适时申报。

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对现有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跟踪管理,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工作。每一个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每一成员有专题任务、有科研感悟、有活动记录。各课题组能制订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如课题的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分析、研讨课教案、阶段性汇报和课题论文等,使课题研究更趋规范。下半年,我们组织了市级立项课题《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关系之研究》的中期评估研讨活动。

四、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在教师节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会上表彰了十四位 “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并对新学年“青蓝工程”作了部署。“青蓝结对”做到明确任务,细化目标,以求实效,并能执行青蓝工程工作记载和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老教师亦能向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青年教师中全面推行“六个一”基础工程,即读一本教学专着,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岗位成才计划,与全体青年教师签订了《达标计划和考核表》。

我们还将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以评优为手段(参加教研中心的优质课评比等),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本学期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师 ……此处隐藏16687个字……动、研讨,期末有学期研究小结,所有资料及时上传,充实到学校课题研究的网页中,在二中校园教科室网页中可以全程展现我校的课题研究动态,提高了我校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课题研究网页成为展示我校课题研究成果的一个有效的动态平台。

(二)抓好“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管理

1.做好省级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召开社团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落实分工。根据学校、学生实际和现有师资力量拟设各类社团,并落实指导老师。二是召开指导老师工作会议,着重引导社团老师开展工作,引导老师转变观念,把社团活动与兴趣小组区分开来,介绍相关学校社团活动的先进经验,明确指导老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三是组织落实学生的报名工作,明确各社团报名人数,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示才能搭建舞台,培养综合能力。

2.加强省级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各次社团指导老师组织活动之前需要填交活动计划,并网上公示,确保每次社团活动有序、高效开展。针对每周三的社团活动领导小组分工落实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社团活动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定期召开指导老师工作会议,加强社团老师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力求提高社团活动效率。

3.做好“十二五”省级课题开题论证。

12月24日,我校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举行了开题论证会,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蔡守龙主任、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周强主任、许春生主任、郭仁兴主任、青阳港实验学校徐德湖校长及三所开题学校的校长、城区片各校教科主任出席了此次论证会。与会领导、专家就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步骤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校下阶段着手进行实践研究明确了方向。

(三)抓好“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改革实验

本学期继续把“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改革与学校的苏州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结合起来,着重研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这样两个层面展开,共收到36篇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论文,实践和理论成果颇丰。

  二、稳步推进教科研队伍建设

为切实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今年我校严格按照《昆山市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主要是结合学校实际抓好下列常态性工作:

1.抓好教科研专题培训。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与难题,本学期及时开展两次教科研培训活动,为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尤其是在个人课题的选择、方案的撰写、课题研究课教案的书写、成果整理等方面作了专题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

2.统筹做好各条线的专题培训工作。为确保不同层次的老师在一学期中都能进行到一至两次的专业培训,尤其是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强的创造能力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我室牵头,教导处、德育处、教技事等科室协作,统筹开展八次专题培训共有一百多名教师参加不同部门、条线组织的各类培训,教师收获颇多。

3.引导教师进行个人自主培训。通过考核、评优、评先等途径引导教师自加压力,提高专业水平,充分利用听课、网上培训、自学专业书籍等途径,引导教师开展自主培训,撰写培训心得体会,加强自主培训的资料管理,以提高自主培训的实效。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教育教学科研信息,为广大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本学期共发布此类信息三十多条。

  三、改革教科研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历来是促进提高管理效率的有力杠杆,为提高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的提高,我校教科室进一步改革教科研考核制度,变原来比较单一的论文考核为论文与课题的双重考核,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作为考核的双重标准,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推动教师自觉进行课题研究,促进课题研究走进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考核强调下列内容:对于申报课题的老师,经后在涉及职称、学科带头人评审、评优评选等方面将予以充分考虑。以此来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四、规范教科研管理

今年,我校严格遵照《昆山市中小学系统教科工作综合考评方案》,认真落实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加强教科研的规范管理,具体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用制度来激励人,提高管理实效;二是规范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做好了教科研工作台账和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教科研学习培训资料的建档工作;教科室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关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的校本培训内容和形式,例如聘请专家讲座、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外出观摩学习、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等等。三是认真做好教科研综合考评相关资料,确保资料工作完整归档。四是继续做好教科研交流服务工作,进一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术性交流活动,今年教科室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教案评比,积极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一学期来,我校有49篇论文发表,31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教师进行科研的自觉意识和能力都明显提高,这也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

  五、抓好其他条线工作

1.抓好书法水平等级考试。积极发动,认真组织申报,重视细节管理,通过填写申报表、发放告家长书、组织考前培训等工作严密组织二百多名学生参加5级以上书法水平等级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

2.抓好语言文字工作。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在校内积极开展“中华梦 经典演讲读写”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方言吟诵团队赛中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在昆山市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初中硬笔组中潘唯一同学和杨君同学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在昆山市“普通话、昆山话、英语口语”团队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昆山市中华经典诵读团队赛中获得三等奖;在苏州市“普通话、苏州(昆山)方言、英语口语”团队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再一次彰显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3.抓好小记者工作。我校小记者站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夏蓉波老师的积极带领下开展工作,定期组织学校小记者参加小记者总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新闻采访行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绩和社会声誉。我校初二(9)班的秦星宇同学在20xx年昆山日报小记者总团年终表彰活动当中,被表彰为“优秀小记者”。

4.抓好各类读书征文工作。抓好第八届阅读节活动,在校内开展“读名著赏经典”读书活动,收到学生撰写的名著推荐170多篇,组织学生参加小琼花、网络等各类征文比赛,收集学生优秀习作,编辑出版《海棠》刊物。

20xx年下半年,我校在课题研究的深入化、校本培训的常态化、教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学术文化交流的普及化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教科室将再接再厉,把学校的科研工作作为重点加以落实,促使科研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

《关于教科室工作总结合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