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年度工作总结集锦九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年度工作总结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年度工作总结 篇1为了让全县农村居民 “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做到人人享有健康,20xx年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改革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农村卫生基本情况
我县共辖17个乡镇32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3.94万人,其中农村服务人口为38.2万人。我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7个。我县卫生系统共有在职职工总数1504人,其中乡镇768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95人,卫技人员占乡镇卫生院职工总数的 90.5%,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数1.8人。有病床数1193张,其中乡镇212张,全县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7张;有村卫生室325个,注册乡村医生302人,个体诊所5个。
二、农村卫生工作情况
(一)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农民“少生病”。
促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改的重要内容,是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具体体现。一是经费拨付到位。截止到11月份,我县共下拨本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金额620万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25元/人/年。二是健康档案逐步完善。累计建立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254253份,占总人口的57.9%;档案内容逐步得到完善和更新。三是健康教育力度加大。全县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万份,更换健康教育内容155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30次,现场接受咨询2万余人次。四是狠抓疾病预防控制。围绕重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两大重点,加大对霍乱、艾滋病、疟疾、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有效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并逐年降低发病率。全年共为3936名0-6岁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累计完成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总剂次144701次。五是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全县共有4119名新生儿至少接受了1次访视服务,7232名0-6岁儿童至少接受了1次访视服务;早孕建册的孕产妇达4484名,接受服务的达4905人次,产后28天内接受访视的产妇人数为5469人。六是慢病管理不断规范。对5105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登记管理,其中纳入规范管理的有4909人;对6921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健康登记管理,其中纳入规范管理的有6920人;对298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登记管理,其中纳入规范管理的有2949人;对99名新增的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登记管理并开展了随访。七是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按照权责统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认真履行职责,开展农村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学校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服务市场等卫生综合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行医、无证经营等危害公共卫生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确保了全年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全年共开展巡查16次,信息报告7次。
(二)加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农民“看得上病”。
一是房屋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有个好地方看病,是我局推进“医疗惠民工程”的首要之举。20xx年全县卫生事业基本建设共投入4100万元,其中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入1050万元,占25.6%,分别是:望峰乡卫生院住院综合楼新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万元,目前已投资130万元,项目已基本竣工,将于年底完成并投入使用;永和乡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新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目前已投资10万元;东湖镇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改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0万元,目前已投资10万元;福田铺乡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改建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目前已投资10万元;长青乡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改建项目总投资160万元,目前已投资10万元;贺家乡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迁建项目总投资220万元,目前已投资10万元。二是设备添置。各乡镇同时以科技为先锋,加大科技投入,普遍增添更新医疗设备,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全年共投入200万元购置和配备了救护车、全自动分析仪、电脑等医疗设备,既提高了诊疗技术水平,又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使乡镇卫生院形象有了新改善, 患者感受有了新变化,病人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三是技术支援。为抓好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我们从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抽调了内科、儿科、妇产科4名医师对口支援江东乡、店门镇、永和乡、马迹镇四个乡镇卫生院。支援医务人员按照要求对相应的四所卫生院提供了相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配合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帮助受援卫生院从院容院貌改起,从整章建制抓起,从基础知识教起,从基本技能练起,从当地群众最急需科室建起,从而使受援乡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四是信息建设。 根据省市精神,我局制定印发了《XX县全面推广应用XX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在县委党校举办了“全县推广应用XX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培训班”,共有105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时,长信公司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了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10月份,我局确定东湖、新桥、开云、店门等四所乡镇卫生院为试点乡镇率先启动XX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目前,我县17个乡镇卫生院正逐步启用XX省农村卫生信息系统。五是人事改革。去年10月份以来,我县较好地落实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共核定编制522人,公开选聘主要负责人17名,聘任副职16名,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分流安置总人个数128人,对1名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作了自动离职处理。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我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初步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制度,达到了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人员素质、提高运行效率的预期目的;同时,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实现了人事改革“零上访、零冲突、零纠纷”。六是乡镇化债。截止目前,我县已全部完成乡镇卫生院债务的复核、确认工作,全县共申报的债务共有3097万元,经审计部门确认的债务金额为2408万元,上级财政部门20xx年下达我县化债资金128万元,目前该笔经费已经下达到县卫生局,相关经费分配方案已经定好。七是医院管理。年初制定了《XX县乡镇卫生 ……此处隐藏16787个字……况,对401名防汛人员登记在册,保证安全度汛。
5、沼气安全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利用情况调查,共检查4352口,正常使用2288口,全年停用493口,半停半用425口,报废436口,已填埋710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排除了安全隐患。
农村年度工作总结 篇9(一)建立机制 强力推进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了三项工作机制。
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区委、区政府以及6个乡镇(街道)和各示范村镇及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定专人办公,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25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联系帮扶制度。对7个示范镇、村各确定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区直部门负责联系帮扶,帮助理清思路,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管理与激励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列入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评。去年底,按区新农办拟定的“新农村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和"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对各乡镇(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一次综合考评,对工作成绩较突出的四个乡镇进行了表彰奖励。
(二)科学规划 有序推进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我区新农村建设,始终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高起点定位,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首批列入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一镇六村,先后完成了村庄布点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工作突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情况的建设特色和产业发展思路,与城市扩张、园区建设,集镇规划、康居工程、村级区划调整等有机对接,充分发挥了规划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村庄布点规划方面,在城市规划区和近郊区,以城市化为发展方向,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在中郊地域,以城镇化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农村集镇建设。在远郊区,突出发展中心村庄,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居住,形成各具特色村民居住小区。除示范镇村外,其余五个乡镇(街道)均制定了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为加强对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工作,我区还制定并完善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年度实施方案。各示范村镇根据《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和具体任务,都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分年度实施方案。今年初,在已有6个示范点的基础上,我区又增加了9个不同特点的新农村亮点村,并着手编制各项规划。
(三)点面结合 扎实推进
首先是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各示范镇、村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农民提出的最迫切、最盼望、最能见效的"三清四改"入手,集中开展村庄的环境整治,塑造文明健康的农村新风貌。大龙山镇桃园村对原高速沿线的厨房、猪圈、厕所等重新进行规划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村民居住、卫生条件大为改善,整体环境得到净化、美化。五横乡杨亭村选择张池村民组为突破口,动员全体村民大力开展以"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洁工作。目前,贯穿全村的水泥路"户户通"工程已基本完工,以沼气池建设为核心的"一池三改"整洁工作已全面铺开,农民休闲广场已基本成型。自来水、卫生厕所、沼气、水泥路"户户通"等工程已成为这个自然村庄展现出来的新亮点。
其次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杨桥镇余湾村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3公里的村级主干道建设并实现黑色化;中心村庄两条主干道的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道路的绿化、亮化工程正在着手进行,二期建设即将动工。村内连接各村庄的两条石板道路也正在抓紧实施,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该镇余墩村除已完成村级主干道外,正在打通环村公路。余湾、余墩两村已建起部分垃圾池,实现垃圾定点投放,专人清运,自来水已开始安装,50%以上的居住户使用上了太阳能、卫生厕所和沼气。罗岭镇黄梅村和妙山村突出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道路建设。黄梅村投资近百万元建设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投入使用,五公里长的村级水泥路面已全线贯通,中心村庄建设全面启动。妙山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近10公里的"村村通"工程也即将完工。
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点。各示范镇村率先行动,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生产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壮大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大龙山镇在服务和配套北部新城建设的同时,突出发展规模特色养殖小区。五横乡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品牌农业,该乡杨亭村在生态茶园建设上花气力做文章,全力打造"龙山野茶"有机茶品牌,今年在原有300亩有机茶基地的基础上,又扩大了20xx年来,全区在发展高效特色现代农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新进展,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在已有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4家市级龙头企业。
四是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点。全区上下围绕农民增收做文章,促进农民生活宽裕。根据城需型农业发展要求,各地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区新增无公害蔬菜20xx年增长27%,目前,家禽出栏80万只,较去年上升41%;农产品市场联结机制的建立,搭建起了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今年在全区已有4个专业协会的基础上,又新发展了罗岭水产协会和罗岭水稻产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已达到20xx年培训与转移劳动力3000人以上,达到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
(四)多方扶持 合力推进
新农村建设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制定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农业发展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奖励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实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已开始实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发放迅速,生猪补贴发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示范镇村积极申报支农惠农项目,极大增加了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投入。安排在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项目每村不少于5个,最多的达到了近20个,有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还安排了专项新农村建设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扶"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区财政在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5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并拿出了部分工作经费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
此外,还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新农村工作。杨桥镇余湾、余墩两村成功与安徽中宜集团对接,积极探索村企联动建设新农村的模式,双方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概念性规划已通过初审。古堡酒店、老年公寓、3公里长的沿山公路及两村庄的新村庄建设已列入村企共建工程项目。
目前,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差距。为此,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好宣传发动、规划设计、资金投入、示范带动等几个方面工作,把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