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范文 > 个人总结

【精选】教师的个人总结锦集七篇

时间:2021-08-24 00:05:40 收藏本文
【精选】教师的个人总结锦集七篇

【精选】教师的个人总结锦集七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的个人总结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1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观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再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不再是以淘汰一大批“差生”为手段而是择出另一批“精英”;不再是着力于学生的眼前状况,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这一评价教育观早在50多年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并进行实践了。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对于指导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评价观作一简单的分析。

1.要十分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定期使用教育评价这一工具。但如何发挥教育评价工具的作用,不同的教师却不同的观点。有的教师把评价当作惩罚学生的工具,如果学生成绩低了,就要对其进行惩罚。而有的教师却把评价当作激起学生学习愿望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赞同后一观点的教育家。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中曾说过:

“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地评价自己学生的工作。在衡量知识质量(也就是劳动质量时),教师的评价带有明显的道德含义。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通过这种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于人们怎样看待他(是爱劳动还是懒散的)抱无所谓的态度。评价所起的这种微妙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是它一定要跟儿童的内在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学习的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374页)

2.要慎重对待学生的评分

在前苏联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评价也用划分数来体现,它在每节课中都以“五分制”的形式来进行。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成绩评价的作用,并提出“评分是一种最微妙的教育工具”,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学生的评分(2-591)。他说:“不要把对知识评分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只有当师生关系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关怀的基础上,评分才能成为促使脑力劳动积极起来的推动力。”为了慎重地使用好这一工具,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每节课都对学生进行评分。他说:“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因此,评分不可滥用和多用,一定要在关键时刻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和激励的作用。

对不理解分数作用的小学生,先不要使用分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7岁的小孩还不能理解评分是取决于自己的劳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的,这时他暂时还做不到的。……而是要等到孩子已经懂得了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要取决于自己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这个道理的时候,才在他身上使用分数。”(3-103)只有这样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分数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3.不应把学习成绩当成评价的唯一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在看待学生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惟一工具,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他说:“不能,也不应当使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成为‘没有任何才能的人’。不应当把学习成绩,形象地说,看做是惟一的土壤,即培育了人品的土壤。在那没有任何别的土壤的地方,个别的学生永远会感到自己是学习差的、落后的学生。”(2-383下)单凭学生成绩的评价来看待学生,会使有些成绩低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

4.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要打分数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谈到学生成绩评价时,他再三强调,如果学生没有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就先不要打分数;“如果一个学生还不能完成某项学习,我们什么分数都不打。分数只能表示学习的肯定结果;没有分数,就是还没学好。这样做,可以避免负责日志的学生与班集体在相互关系方面出现不正常现象。”(2-808上)他进一步分析,这样做,防止学生把成绩记在日志里或让家长看到后认为孩子没有学好。他再三提醒教师们:“如果你发现学生的知识含糊不清,发现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2-592)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给学生打‘2’分,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有经验的教师就是这样做的:当一个学生还做不好作业时,教师就不给他打任何分数,永远不堵塞他争取好成绩的道路。”(4-658上)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划一个低分,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2分和1分,这是十分锐利和精细的工具,聪明而又经验的低年级教师问题备而不用的。……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人学的最高智谋会尊重孩子的无知的时候,2分才能成为那种最锐利、最精细但在小学从不运用的工具。”(3-103下)

只有等到孩子们全部掌握了所学知识后,老师们才给他打分数;要等到孩子们懂得自己的智力劳动质量取决于努力时,才给他打分数。

5.评分的项目要多样化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尽量避免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划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和全方面的评价,评价的项目要多样化:“我总是对学生在某一的学习给予评分,这种评分包括好几个项目在内,如回答问题(可能是对几个问题的回答)补充同学的回答、书面作业(少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性作业长远等。我定期研究学生的知识状况,学生也感到了这一点。”(2-591)

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性的多项评价,既避免了孩子们因一项作业没有完成而得一个低分数,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又可避免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牢固。

6.不要考察学生已经背熟了的东西

关于对课堂学生作业与问题的检查和考试的命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当避免提出这样一类问题,即要求的答案只是十分准确在重复教师讲解过的东西或从书本上背熟了的东西。……知识的转化应作为复习的基础。”(2-593)因此,教师检查的命题要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运用情况。如果只检查教师讲过的或学生背熟的知识,就可造成学生在课堂不不动脑思考和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

7.要慎重对待学生的综合评定

在一个学期或学段学习任务结束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帕夫雷什中学,在学季和学年结束之前,对学生划定操行分数。同评价学生的成绩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慎重地对待学生操行的 ……此处隐藏4910个字……主义世界观。

(2)教育思想端正,有高尚的职业道德:①忠诚并献身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②治学严谨,精心育人。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⑤锐意进取,勇于创新。⑥严已宽人,团结协作。

(3)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外塑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4)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能:

(1)本岗位专业知识及基本功扎实过硬,工作中具有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2)与时俱进,知识更新,主动汲取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或办公手段的能力。

(3)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4)有很强对学校、班级、学科工作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5)具有教改实践、教学评价、教研科研的能力。

(三)勤:

(1)工作态度端正,对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2)关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3)严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劳动纪律,出满勤、干满点,身体健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四)绩:

(1)认真履行现任教师职务(职称)职责,达到任职要求的业务条件。

(2)认真履行现任岗位职责,完全胜任并出色完成所担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工作数量饱满,工作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服务对象满意。

XX老师思想上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积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岗位承担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

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除了做好学科辅导外,还细致地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与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工作中谦虚谨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学态度认真,治学严谨。精心备课,教学内容充实、丰富,能吸收学科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实行启发式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讲授清晰、表达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疑点处理恰当,课堂设计合理,节奏适度。 培养了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XX老师还悉心对我校年轻教师孙宝义进行指导,一年来几乎天天坚持进班听课,课后做耐心细致的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孙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 ××老师温婉娴静,对待学生宽厚平和,总是以期待的心理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了提升自己惠及学生,她积极参加各种教师进修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6

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肤浅的体会。

一、信念是师德之首要。

我认为,教师的信念是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教师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才会有力量的源泉,教师才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求真务实,才能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

二、爱心是师德之灵魂。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爱,只要我们用执着的心去关爱孩子,就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很可爱。于世良老师护送学生看病,嘘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胡老师几天如一日为学生煎药,日复一日转化问题学生,这比山还高的情谊,学生又怎能忘怀?两位老师将师爱演绎到了极致。

三、责任是师德之核心。

师者,之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教师最大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只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我认为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替学校负责,替工作负责,替学生和家长负责,替国家和社会负责。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已任。

四、反思是师德之延伸。

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课标及教育问题,面对繁杂琐碎的班主任工作等各种现实,我们要不断反思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让反思使我们的教育逐渐完美。这方便于世良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因为我们选择了教书育人,所以要爱岗敬业。让我们用爱心和责任给孩子们营造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心情走进课堂,走过学生,不懈地播种灵感,播种希望,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辉,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厚重起来吧!

教师的个人总结 篇7

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人,有了好教师才能有好教育,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好教师的标准众说纷纭,各有其理。我认为,好教师的“好”主要体现在一个“情”字上。所以,爱是教育的灵魂。

好教师要有激情。激情是一种理智的疯狂,而浮躁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喧嚣。好教师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一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精神,始终保持一种改革创新的工作状态,始终保持一种挑战现实挑战自我的超越精神。这种激情来源于自己对教育的信仰与热爱,来源于自己对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强烈责任感,来源于自己对教育现实与自我的挑战精神,来源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求真务实的精神。

好教师要有真情。真情是教师最重要的人格魅力,也是自己职业追求的动力源泉。教师要有母亲的情怀,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条件的,都是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母亲的情怀体现对每个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教师要有木匠的情怀,在木匠的眼中,不论一棵树长得高矮曲直都有它的用处,木匠情怀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发现和尊重;教师要有农夫的情怀,农夫要想让每棵植物在自己的园中生长,就必须了解不同植物的习性,然后给它提供自我成长的阳光、水分和合适的酸碱度,农夫的情怀就体现在对每个学生的真正了解;教师要有教练的情怀,教练只教方法而不是自己去练,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按照方法去练习,教练的情怀主要体现在放手。

好教师要有才情。才情是教师实现大爱真爱和自己职业理想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教师的才情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有科学教育思想,一名好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教育思想体系和先进的观念体系,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要有丰厚文化底蕴,好教师要有自己的人文素养,要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教师要有系统学科知识,一个好教师,要真正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思想,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真正引导学生爱学,会学、学会。教师要有高超教学艺术,好教师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能够承载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够体现自己鲜明特色的教育方法,这个方法是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的完美统一。

要成为一个有激情、有真情、有才情的教师,就要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就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就要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不断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就要成为一名担当型教师,面对远离本真的教育现状,要时刻提醒自己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人云亦云,要敢于挑战与突破现实,做一个有良心负责任的敢于担当的教师。

《【精选】教师的个人总结锦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