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信函 > 工作计划

农委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21-10-18 01:14:24 收藏本文
农委工作计划五篇

农委工作计划五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做好工作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委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委工作计划 篇1

上半年,区农委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8.07亿元,可比增幅5.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2亿元,可比增幅%。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规模经营持续壮大。20xx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56万亩,累计达41.12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22.9万亩。二是粮食生产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稳步开展。新增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5个4.5万亩,建设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5万亩,全区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小麦单产479公斤,总产23.39万吨左右,26万亩绿色食品小麦基地进一步完善巩固。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全区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总产18万吨,总产值3.06亿元。正午、新华、插花、老庙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四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有序推进。全区上半年存栏生猪22.50万头,出栏生猪22.5万头同比增长1.2%;存栏肉牛9164头同比增长1.2%,出栏牛4793头同比增长1.6%;存栏山羊16.5万只,出栏羊12.95万只同比增长1.5%、家禽存栏561.7万只,出栏肉禽1300万只同比稳中有升,肉类总产量3075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禽蛋产量4758吨同比增长2.6%,畜牧业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1.6%。五是健康水产养殖加快发展。全区上半年水产养殖面积129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01公顷,河沟围栏网养殖面积389公顷。泥鳅养殖发展方兴未艾,势头良好,上半年投放泥鳅种苗达到1.5亿尾。预计全区水产品产量3455吨,渔业产值达4552万元。六是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以XX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累计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上半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全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75.2亿元,同比增长15.8%。七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截至上半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累计发展到1013家;新增家庭农场64家,累计发展到1089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到57家,其中安徽福润入选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21多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14家。

(二)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正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建成使用,XX现代农业科技园PPP项目、五彩田园休闲农业产业园、恒明悦木本油料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二是产业特色日趋鲜明。依托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初步形成优质粮油、高效蔬菜、生态养殖、特色中药材、经果林、观光休闲六大主导优势产业。三是项目招商成效明显。修订出台《XX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依托苏沟绿道区位优势,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累计入驻优质项目57个,带动社会投资15.8亿元,集现代技术示范、环保生态效益、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示范开发区已初具雏形,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有望近期获批。

(三)品牌带动实现新提升

一是绿色产出成效明显。全区“三品一标”认证面积27.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5.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40万头家畜、20xx万只家禽通过绿色或无公害基地认证,18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普惠公司等5个蔬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填补了我区有机食品的空白;枣庄镇“新河湾”黄淮白山羊通过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口孜大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二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海农交会等大型会展,拓展市场;依托阜阳瓦大公司建立“农商1号”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业企业发展线上销售,目前全区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发展到175家,瓦大电商、岳家老铺、光正食品等本土“农字”品牌初步形成。三是质量监管有效保障。建立健全区、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食用农产品二维码等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上半年,抽检蔬菜样品580个次,畜产品抽检样品2600余个次,检测合格率均为100%,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抓生产、调结构,推进农业增产增效。下半年,继续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攻关行动,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玉米17万亩、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0万亩的划定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培育壮大蔬菜、花卉、中药材等高效产业,力争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4万亩,总产达33.6万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业科技人员等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全年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

2、抓改革、促提升,助力农村农民增收。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及筹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大力推广“三变”改革试点经验,加大扶持,扩大范围,力争选优择优3至4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通过“三资”管理平台进行常态化管理,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争完成全区30%村(居、社区)的试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认真开展“回头看”,及时纠正纠错。

3、抓建设、提质量,推进园区加速建设。以发展食品加工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苏沟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抓手,积极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瓦大公司在吴寨新建的农场一期12500平方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阜阳印象田园野生动物园、现代农业科技园PPP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力争全年引进投资不低于1千万元的农业项目20个以上,为农业农村发展积蓄后劲。

4、抓统筹、重成效,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争取在6底前开班率达到100%;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全区年度目标任务18家,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企业12家,有机农产品企业1家,预计12月份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农委工作计划 篇2

20xx年我委将进一步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创新公开形式,确保工作实效,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遵义市政府信息 ……此处隐藏3540个字……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篇大文章,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是时代赋予“三农”工作的新任务,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的必然要求。面对今年农业农村经济繁重艰巨的任务,全市农业系统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抢抓机遇、转变作风,切实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领导关切、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捕捉最前沿的信息,提出前瞻性的对策,为决策提供基础和参考,县农委各业务科室、站、所、中心都要围绕今年的工作重点,撰写1-2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二是切实提高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农业主管部门,我们要认真研究惠农政策,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项目的效应,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要严格履行惠农政策项目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推进农业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全程公开,加强项目管理纪检监管,引人第三方审计机制。

三是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强化行业管理、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规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程序,完善部门内部制约和监督问责机制,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农业法治教育力度,使法治精神根植于内心,法治思维贯穿于始终。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农业普法宣传,引导他们采取法律手段、利用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监管、动物防疫、农业信访、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制。对涉农突发事件,要保持高度警觉性、政治敏感性,密切关注,善抓苗头,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依法处置。

四是切实提高抓党风政风建设的能力。要大兴敢于担当之风,敢于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做到关键时刻能冲得出、顶得住、拿得下。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针对当前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通过建立资金回收、“黑名单”、通报和约谈等制度,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牢固树立农业系统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20xx年农业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十三五”发展号令已经发出,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巩固发展农业经济好形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委工作计划 篇5

一、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指导思想,全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着力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市和现代林业示范市提升工作,搭建改革创新平台,探索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预计今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26元,较上年增长14%左右。

(一)农牧渔业生产总体平稳发展

粮食产量增幅全省排名继续领先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较好,种粮大户积极性提高,全市夏粮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共收获夏粮12.8万亩,总产2.4万吨,同比增长9.1%,增幅居全省第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6.6万吨,同比增长8.2%,在全省排名领先。

蔬菜生产总体平稳。今年以来,我市蔬菜生产虽然遭受多种不利天气影响,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但通过民生工程新建和改造的专业基地使蔬菜抗自然风险能力提升,品种更加丰富,市场供应与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与其他省市比较,总体价格趋于平稳合理。预计今年全市专业菜地播种面积约6万亩(含复种指数),专业菜地蔬菜总产量约8万吨,较上年增长3.5%左右。

畜产品生产受禽流感影响较大

由于20xx年猪价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养猪利润有所上升,刺激了生产的快速发展。预计全年生猪存栏6.5万头,同比增长1.6%;出栏生猪9.3万头,比上年增长1.1%。全市肉类总产1.7万吨,增长1.8%。受h7n9禽流感影响,大量肉禽、苗禽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和无害化处理,养殖企业损失严重。预计全市家禽存栏300万只,同比下降近20%;出栏500万只,下降18.3%。禽蛋总产0.9万吨,下降6.25%。

渔业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名特优养殖面积扩大。全市水产养殖面积7.3万亩,与去年相持平,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扩大到5万亩,占养殖面积的68.5%,与去年相比增长2.8个百分点。二是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市投放鱼种蟹种4400吨,同比增加5.7%。其中名优品种投种2650吨,占投种总量的60.2%。三是水产品市场供应基本充足,价格稳中有升。今年以来,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呈前稳后高,4月后,水产品价格涨幅较大。预计全市水产品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3.5%。四是加强禁渔期管理。全年共出动渔政执法船18个航次,销毁网具2条,取缔迷魂阵2道,地笼网60余米,有力保障了禁渔秩序。

(二)城乡一体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两项改革

目前,全市74万户籍人口已全部登记为“XX市居民户口”,《居民户口薄》换发工作基本完成,共办理流动人口《居住证》约3.6万张。并在城乡低保、养老、医疗、就业、保障性住房以及城乡义务兵安置等方面实行统一并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基本完成,并进入常态化管理。农房测绘工作全部完成,已申请房屋登记76561余户,受理65451余户,发证2623余本。

美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今年,重点培育建设33个中心村(省级重点示范村10个、重点项目推进村7个、环境卫生整治村16个)。截至目前,33个中心村完成投资1.87亿元。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对接,将16个中心村项目打捆编制申报16亿元,可望从国开行融资12亿元。全市10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基本达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容整洁有序、生态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和谐的建设目标。16个环境卫生整治村、7个重点项目推进村正在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

(三)主抓的二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今年省下达我市新型农民培训任务由原来6600人调整到642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8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5750人、农民创业培训190人。全市共有15个培训机构承担了各类培训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新型农民培训6505人,完成年度培训目标任务的101.3%。其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487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5826人、农民创业培训192人。

菜篮子建设工程。今年,全市计划新建30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我委制定印发了《今年菜篮子建设民生工程标准化蔬菜基地实施方案》,将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XX县、郊区13个点组织实施。其中XX县新建25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郊区(普济圩农场)500亩。截至目前,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

《农委工作计划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