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信函 > 职业规划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

时间:2023-03-08 00:06:14 收藏本文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抒写新的诗篇,来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做一份职业规划吧。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才是好的职业规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1

11月7日晚,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学生会在实c102教室成功举办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职业规划大赛初赛。出席本次大赛的有曾利斌副书记,龙思思老师,郑爽老师,苏运生老师,钟春燕老师。现将职业规划大赛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迎新大会上,曾利斌副书记让大一新生着手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让他们上交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为学院举办职业规划大赛做好了准备。

针对大一新生上交的职业理想,苏运生老师和钟春燕老师及时让主席助理着手建立“学长制”,组织职业兴趣相同的同学进行系统学习、讨论和交流。

朱子木老师亲自到珠海跟大家说明写职业规划大赛的重要性,并召开部长级会议,传达本次活动的重要性。

大赛当天,曾利斌副书记,龙思思老师,郑爽老师亲自担任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中肯的点评。给了在场的同学许多启发。

二、策划完备

在接到“职业发展协会”的通知后,院团委学生会立即确定活动负责助理为杜小英,负责部门为学调部,并于10月13日做好了策划,对各部门工作做了详细的`分工,对赛场布置做了详细的说明。使得在准备校运会、中国文化节、《新闻学生》调研版、举办学院讲座的同时,职业规划大赛能够如期举行。

三、各班积极配合

10月19日晚上10点,负责本次活动的负责人招开了班委会议,会上向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说明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希望各班积极配合的想法。在会上,各班班委积极响应,推举班级负责人负责此次工作。各班负责人表现出极大地热情和负责的态度,及时收集班上同学的作品,并及时上交。10月29日,负责人召集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组成班级评议小组,八个班的作品交叉互改,并于11月2日选出了前二十名。

四、学调部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

在收集齐八个班的作品后,及时将各班作品均等分为八份,并让各班交叉互改,选出前二十名。11月2日,学调部部长、副部长以及主席助理认真评选前二十名的作品,并于11月3日评出前十二名,并发短信通知入围选手开会,说明参赛事宜,并跟进其准备情况。

五、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各部门沟通存在问题,职业规划大赛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尽快改正或改进。

1、教室问题:

策划书中明确要求秘书处借阶梯教室,但秘书处回答说借不到。之后便向老师请求帮助,主席助理在钟春燕老师的帮助下,借到了阶梯教室(阶四)。但由于沟通方面出现问题,主席助理不知道已有人为职业规划大赛借了教423,故在没有退教423的情况下,又借了阶梯四。

由于职协更改作品提交日期,为了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大赛推迟了一周。10月28日,秘书处的干事去将阶四换成11月6日的比赛教室。但是仍然没有退教423,导致10月31日(原定于此日进行比赛)教423开了门和多媒体,而没人使用和保护,使得学校教学设备处于危险之中。为此,珠海学院对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批评教育,并宣布不再借多媒体教室给新闻与传播学院。

为此,秘书部部长在苏老师和钟老师的帮助下,几经周折,才接到c102,使得大赛得以顺利进行。

针对这个问题,秘书处以后会派专人负责借教室的事宜,并尽力借到符合活动的教室。

2、会场出现的问题

① 由于秘书处在打印前没有及时更改会场变动情况,导致流程表出现多次涂改。给嘉宾和评委老师不好的印象。

② 由于工作人员都是新干事,没有会场工作经验。使得会场有些混乱

③ 没有强制学院学生会的干事和部长前来做观众,导致观众太少,场面冷清。

④ 在比赛最后环节,没有做好把门工作,使得许多观众提前离开。使场面更加尴尬。

⑤ 大多数选手没有把握好时间。希望以后开展类似活动前进行彩排。并对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跟进。

针对这些问题,以后会场负责人在安排工作前一定要强调工作要求,工作范围等注意事项。秘书处在了解活动变动情况后一定要及时更改流程表等相关文件的信息。在组织和宣传方面要做到位,一定要确保观众的数量,维持会会场秩序。对参赛的选手要进行跟进,询问其是否需要帮助等。总之,以后活动中要更加注重细节。

这次大赛所出现的多处问题和不足,是负责部门和主席助理的责任。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工作跟进的不到位,一些错误导致了大赛的整体效果。经过举办此次比赛的和对比赛进行总结,相信会在今后的类似活动中有所完善和进步。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2

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在学习以及求职过程中合理确立目标,不断提升自我,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科学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协办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5月20日晚7时在第二教学楼E303教室举行。大赛由工商管理系副主任何练老师、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慧、珠海机场人力资源培训师谢德伟担任评委,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刘冰出席活动。

比赛伊始,进入决赛的六强选手通过个人VCR展示、PPT演讲、选手互问和评委提问答辩等环节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六位决赛选手通过自我分析、确定目标、环境分析、职业定位、实施策略等方面制作出了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过程精彩非凡,各位选手不仅在比赛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胆识,而且从其他选手的表现以及现场评委老师的点评中不断完善自我。刘冰为比赛进行点评,她强调“希望这次大赛能产生延续性的效果,同学们不仅此刻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想法,往后还要有切实且量身定制的行动。在实践中不断调节步伐,将自己的职业锚抛在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

赛后选手们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一堂有触动有感觉的就业指导实践课,在这里学习到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受益匪浅。 (通讯员:马巍 白明玉)

昨日早上,广州市东涌中学高三的胡同学像往常一样到饭堂吃早饭,岂料一小时之后,胡同学就接连出现呕吐的现象。

学生:呕吐的都吃了炒饭

胡同学说,自己在东涌中学住校,昨日早上6时30分左右就前往饭堂吃早餐。当时有炒饭、炒粉、包子等可供选择,胡同学点了一份炒饭,“那份饭看起来比平时稀一点,味道却没有任何异常。”

胡同学认为,这不过是因为厨房师傅水放多了,并没有太在意,就继续吃了起来。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刚开始上第一节课不久,我 ……此处隐藏17233个字……工子女教育的学者之一,二十多年来,史教授潜心从事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教学,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制度化有重大的建树。2006年底,史教授促成了“北京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的建立,提供青少年提供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和危机事件的干预。2008年,史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及青年发展基金合作,成立了“青少年成长向导计划”北京项目办公室,他以总干事身份组织北京市高校师生开展青少年成长向导服务项目。

史教授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内地课程毕业生卓越成就奖”时说,中央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香港理工大学的这批人才正好派上用场,他们在内地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希望,香港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将来无论是在社会工作还是在继续教育方面都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内地的农民工群体尤其是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需要这些人才的关注。

“香港理工大学内地课程毕业生卓越成就奖”获奖者史柏年教授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回不去家乡却又难于融入城市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史柏年教授说,打工子弟在城市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制度和观念。这群孩子来自于农村,相较于城市孩子他们享受不到离家最近的教育资源,而来到城市之后他们却又享受不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社会福利。这种制度的排斥使得打工子弟永远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他们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却又难以完全融入所在的城市。

可喜的是,20xx年6月29日通过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写入法律:“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这一法规第一次从制度上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村孩子似乎离城市化更近了一步。

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依赖高校和社会组织 还未纳入政策体系

史教授先后组织了服务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和睦家园”和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向导”项目,帮助农民工子女在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更好地融入所在城市。汶川大地震之后,史教授多次带领社工和七百多位高校师生远赴灾区,在汶川开展“儿童友好家园社会心理援助”和“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等服务项目,关怀四川的儿童及青少年。

史教授告诉记者,“成长向导”服务项目主要由境外的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于北京,要扩展到其他城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等各类资源,暂时很难实现。他介绍,这一项目每年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劳动关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5所高校的150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对应的5所打工子弟学校的150名农民工子女“结对子”,由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对需要帮扶的农民工子女从学习方法、生活理想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城乡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地融入城市生活。史教授说,如果将来政府能把农民工教育问题落实到政策体系中来,与之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也能更好地得到解决。

据悉,西部地区已经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如何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认真解决他们受教育的问题是各级流入地政府的责任。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15

一活动背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发展联合会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同学们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赢在职场起跑线上,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增强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特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二活动目的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树立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激发自我潜能,拓展自身素质。[1]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2]提高同学们制作自荐书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3]创建一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4]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三活动时间

*********

四活动地点

*********

五参与单位与组织

职业发展联合会***** *****等

六活动内容

1.职业规划的理解对个体未来职业发展进行策划和准备,包括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个体的发展道路,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

2.职业规划的内容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等;涉及择业、调整职业和更大的发展计划;涉及自我认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性培训,行为活动与态度、认知、价值观等几方面的调整和准备。要进行合理的职业设计,须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考虑。主观方面,涉及到个人的'价值观、需求、能力、性格特点、发展取向等。客观方面,涉及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外在因素。

3.职业生涯规划以书面形式呈交,做为初赛环节。决赛以演讲形式进行。初、决赛之间有一个起死回生环节,未入选同学自主报名,以演讲形式进行,从未通过初赛的选手中挑出部分进入决赛。

七活动流程

1.准备阶段(1--2周)

【1】完善并确定活动方案

【2】本次活动经费准备

2.宣传动员阶段(2--3天)

利用海报、网络等进行宣传动员,同时可在各二级学院宣传动员

3.初赛阶段

【1】可以以班级形式组织学生报名

【2】递交职业生涯规划书,并为后期起死回生环节和决赛环节的演讲做准备

4.起死回生环节

【1】组织未进入决赛的选手自主报名

【2】以演讲形式进行,评析初赛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优劣,从中选出部分优胜者进入决赛

5.决赛阶段

【1】时间和地点

****** ******

【2】以演讲形式进行,伴有答辩环节现场

八专项事宜

1.宣传工作(宣传部)

做好活动前后期的宣传工作,张贴分发宣传材料,与校园新闻部门的交接工作

2.外联工作(外联部)

邀请商家参与活动赞助,邀请校内外单位和组织,购买或租赁活动所需物品

3.筹备工作

活动摄影,报名活动,活动会场申请和布置,后勤工作等

4.总结工作及评估工作(办公室和监察部)

九大赛奖项事宜

一等奖:*名相应奖品奖励

二等奖:*名相应奖品奖励

三等奖:*名相应奖品奖励

特等奖:*名相应精品奖励

十经费预算

十一颁奖仪式

《大学生大赛职业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