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

时间:2023-03-06 12:05:35 收藏本文
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含义:“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教学准备】

1、学生:

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教师:

挂图、投影、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二、精读课文

1、学习静态描写部分:

过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傍晚时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却只看见一株大榕树。

⑴朗读课文5~8自然段:

划出作者见到榕树后发出的赞叹,说说自己的体会。

⑵细读课文5~8自然段:

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感情朗读。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⑶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含义理解。

②朗读指导。

⑷感情朗读7~8自然段。

⑸小结:

这真是一株美丽的南国的树,美在它的硕大无比,美在它的生机勃勃,更美在它的独木成林。

板书:

独木成林

2、学习动态描写部分:

过渡: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早晨,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⑴小组合作学习:

①以小组成员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2~13自然段。

②合作完成填空,看谁填得多、填得好。

这里的鸟真()啊!

⑵集体交流。

⑶默读这部分课文,找出能概括这番景象的句子。

(中心句)

⑷边看边想、边听边想:

①看(挂图),那鸟影绚丽多姿,让人的眼睛应接不暇。

②听(音乐),那鸟声清脆婉转,此起彼伏。

⑸小结:

这真是一幅众鸟欢跃图,鸟儿是多么的自由自在,与自然是那么的相亲相爱。

板书:

众鸟欢跃

三、领悟方法

过渡:我们随着作者欣赏了两种景色,感受了两种形态的美。

1、你更喜欢哪种美,为什么?

2、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四、体会情感

过渡:当小船向着乡村划去的时候,作者感到了一点儿留恋,昨天是他的眼睛骗了他,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你是怎么理解作者这最后的感受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诗歌、歌曲、绘画等。)

五、总结全文

过渡:让那鸟的天堂所显露出来的美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作业设计

为“鸟的天堂”制作宣传计划。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独木成林

众鸟欢跃

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鸟的天堂》。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它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根据语文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茫、桨、律”等生字,会写“灿、烂、竿”等生字,掌握“灿烂、陆续、白茫茫、应接不暇”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描写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4.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所闻。

难点: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本课的教学将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展开,希望能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二、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是新课标理念中强调的一点。每个班级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四年级学生是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期的特点,我将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将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走进课文,走进鸟的天堂,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其中,我将播放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以此达到让学生深入文本的目的,突出教学重点。

2.合作讨论法: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班级授课教学中,千万别让学生闲着。”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其中文中的难点,我将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课堂主人公的权利,自主进行合作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注重他们的独特体验。

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新课标倡导要让学生自合、合作、探究地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通过自己的劳动,有所感悟发现,并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的答案,我并不用一个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引导鼓励那些不能主动表达自己看法的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分五个步骤完成我的教学: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

同学们 ……此处隐藏10042个字……细地观察“鸟的天堂”究竟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学习7——14自然段,思考问题: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设想:联系旧知,习得新知)

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指名读,齐声读)

(设想:此处不宜于深究细品,毕竟还没深入课堂文本的内核,情到深处才有感而发,有感可发,到那时,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领悟作者的感情了。)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提出问题。诸如:(1)为什么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2)这里鸟的天堂为什么前一个要加引号?后一个不加?

(3)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师顺延学生的思路,学生之间相互解决疑问,然后把问题引入到“鸟的天堂”一问上来。

(设想:在此教师应做到引导和暗示。)

师:“鸟的天堂”是那株有着500多岁的大榕树,作者第一次经过时有什么感受?

出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扬)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设想:在此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较多,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再作归纳。)

师:它美在哪,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写榕树的有关句段。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读懂,记住它,待会交流。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你自己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和内容。

生说,师板书。(穿插朗读来深入感受榕树的美)

(设想:教师要适时地加以评价,同时要讲究评价方式的转化。)

师:接下来有不懂的地方作交流。(讲读课文写榕树的部分)

结合学习提示区分“作者的见闻与联想”,相比比较有联想和没联想的感觉。

学生齐读课文第8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都领略到作者把榕树写得很美,那你们知道在作者眼里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吗?

引进巴金的话: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梦境般的美丽。

请女生再读该段,深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联系咱们以前所学过的宗璞的《绿》来找找答案

引进宗璞的话:道路两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蜒的小路,布满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花港观鱼,我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而眼前的荷叶,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和杨柳是一样的。

师:这样写更衬托出了榕树茁壮的生命力,那么我们就请咱们班的男生把该段读得更美一点,更生机勃勃一些。

(设想:层层深入,剖析内核)

师:结识了这么一位充满活力的朋友,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自由说。

师:对了,作者跟我们一样也是异常地兴奋(板书:兴奋)兴奋过后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再引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这样想着。

师:这里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自由说。

(设想:在这一环节中在两个问题出现的次序上估计会有所不一,但总体而言,不影响教学,但教师应该随机应变。)

师:对了,在这么美丽的天堂里却没有一只飞鸟,感觉有一些遗憾,凸现了作者失望、迷惑的心情。(板书:失望、迷惑)在作者眼里他感觉“鸟的天堂”是徒有虚名、虚名在外的。(估计作者一晚没睡好)(板书:徒有虚名)

师:当我从朋友的家乡回来的路上,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这一次他又有一些怎样的感受呢?

生自由说。

师:为什么作者的感受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二次作者经过鸟的天堂的段落,从中找找答案。

在这一段中你最喜欢写鸟的哪句话?指名读。

师生交流。板书:到处鸟声、到处鸟影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词句训练: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时而--------,时而--------,时而--------。

师:一到冬天,云南昆明就会有许多海鸥飞来,飞起来时就像拉起一张巨大的白色的网,场面甚为壮观。而这些鸟各种颜色都有,那飞起来就像拉起了一张彩色的巨网。从这段话中,你觉得鸟儿生活在这里感觉怎么样?

生自由畅谈。

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扬、名副其实)

师:那为什么两次所见到的情景会如此不一样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第一次: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第二次: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一切都显得非常光明。(时间不同)

“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小鸟天堂的特点。岛上的榕树长期栖息着数万只的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鹭和灰鹭最多。白鹭朝出晚归,灰鹭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盘旋飞翔,嘎嘎而鸣,蔚为奇观,形成“独木成林古榕树、百鸟出巢、百鸟归巢”三大自然奇观。

师:那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

出示: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师总结:是的,当地的人们一直用“爱树护鸟,爱护自己,爱护子孙”的祖训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种方式保护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使这个自然奇观完好无损地延续至今。这里的人、树和鸟互相尊重,成就了鸟的天堂,这里是鸟儿生活的诗意的天堂,树和鸟一动一静相结合,谱写了一首自然与生命的赞歌!在现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现在我们借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堂课:人,诗意地栖居大地上!

(设想:结合环保教育)

六、拓展练习

(1)招聘导游,然后为“鸟的天堂”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

(2)小画眉在唱什么?(写一段文字、小诗、顺口溜……)

七、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国的树{(兴奋)扬

第一次{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失望)抑

鸟的天堂{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第二次“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留恋、赞美)扬

《人教版鸟的天堂第二课时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