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5篇

时间:2022-07-28 00:10:35 收藏本文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5篇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和时间赛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

1教学目标

《和时间赛跑》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教材选编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别人的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通览本组课文,内容上都是成长故事中蕴含一些启示。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要引导学生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的快乐。简言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和时间赛跑》是林清玄写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时间概念也比较模糊,再加上本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别说对三年级的孩子了,可能我们成年人理解起来也未必很到位.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并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在读的过程中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但他们对文字深入的理解,对课文深层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自由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朗读、讨论和交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时间的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含义,获得应该珍惜时间的启示。

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一、猜谜导入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同学们你能猜这是什么吗?

你是怎么看待时间的呢?

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题),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和时间赛跑》。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小组内读文,学习字词。

2.汇报,检查读文识字情况。

3.指导写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对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师生交流整理出以下问题:

“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怎样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我”明白了什么?

四、小结

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做个和时间赛跑的人,看看自己又会从中感受到什么。

五、作业

1.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和时间赛跑》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怎样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我”明白了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再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2、根据学生汇报讲授以下内容:

(1)“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

①重点理解描写爸爸的话和“我”听过后的感受的语句。结合爸爸给“我”讲这番话的背景来谈。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悲伤和迷茫。

②理解描写“我”看到太阳落山和小鸟飞行,深有感触的句子。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感悟中淡淡的忧伤。

(2)“我”怎样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

具体理解和太阳赛跑的事例。从“下决心”“狂奔”“气喘吁吁”“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体会比赛胜利,我内心无法形容的喜悦。

通过几个例子理解“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比预计的时间要提前完成,因此“我”有更多的时间做别的事。常常这样,所以“我”从忧伤中走出来,每次都无比快乐。

指导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我”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第9、10自然段的语句,体会和时间赛跑的习惯给“我”一生带来的积极的影响。

重点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指导朗读,读出“我”深刻的感悟。

三、拓展延伸

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你有和时间赛跑的经历吗?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课件)

四、小结

希望大家也能够一直和时间赛跑,永远做时间的主人,你就可以成功!

五、作业

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小故事和同学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永远不回 可怕

过得飞快 着急 悲伤 珍惜时间

23.和时间赛跑

赢得时间 高兴 激动 做时间主人

养成习惯 受益匪浅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2

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和时间赛跑》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出示课件1)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 ……此处隐藏27409个字……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感知和分析课文的初步能力。所以根据本课课文内容和三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特点,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读文体验并利用探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阅读反思,感受时间的珍贵,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首要任务。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讨论法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以本课重难点为中心,组织学生让学生们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读文、讨论、训练、体验。从而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让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为自己提出他们认为自己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根据本课的教学方法和学法,结合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结构: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第一课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堂小实验——课堂拓展——自主作业。

第一步:让学生们自己提出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和小组合作性学习,他们明白:如果时间能停下来,外祖母就不会去世;如果时间能停下来,爸爸还会拥有童年,“我”也会回到昨天,我更不会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如果时间能停下来,明天还会看到今天的太阳,鸟儿还会飞过今天的飞行路线,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对文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谚语及重点句子的理解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带到这节课的课堂上来。

第二步:通过老师主导筛选,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我又设计了再次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寻求答案。这样做,是努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实践,把变成课堂培养他们听、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概括能力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基地。

我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堂学习重点、难点,预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爸爸用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作者是怎样明白的?

2、面对时间流逝,作者内心怎么样?

3、“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4、“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5、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和它赛跑?赛跑的结果怎么样?

6、时间又不是人,“我”为什么偏偏要和它赛跑?

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把握课堂是教师的难点。因为学生的问题有很多随意性,往往容易偏离了主教学轨道,偏离了教学中心,因此,对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突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住。

第三步:进行汇报,讨论交流。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这时进行全班交流,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在学生汇报、讨论中要注意下面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A、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D、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2、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读的训练和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过程重,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

(一)、用悲痛的语调读第一自然段,体验作者的悲痛和时间的无情;

(二)、用稍慢、无奈与沉重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时间的短暂与无情;

(三)、用稍快而又兴奋的语调,体验我跑赢时间奋和喜悦。)

第四步: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先做一个小试验,再有机的进行课堂小习作训练。

新课标三四年级习作要求

第二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三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由此,我设计了学生习作的练习。目的在于感觉到时间飞快的流逝,应该要好好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的课堂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分享自己写作成果的愿望。

出示课件后,老师掐表,学生读文章,看一分钟能读多少字?读完后,和他们算一笔账:

每天24小时,睡觉大约9小时,吃饭2小时,学生7小时,那么剩下的6小时哪去了呢?

如果一分钟读300字,那么请计算:

300×60×6=108000字。每天读10万多字。

如果一年坚持下来,能读多少书?

108000×30×12=38880000字。每年是3888万字。

红楼梦73万字,读这样的书读几本?大约是53本。

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了时间的珍贵,感觉到时间流逝之后,启发他们理解“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一定可以成功。”这一句,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光,设计一下自己以后如何珍惜时间。假若你和时间赛跑?你想怎样做?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大胆读给同学们听。

第五步:进行课堂拓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评价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所以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理解体验后,我再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课堂上你争我辨,气氛活跃,既开拓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你积累了那些有关珍惜的格言,并说说什么意思,你想怎样珍惜时间?

第六步: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设计了用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本课:假若你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一定成功。这样既提示了本篇课文宗旨,又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珍惜时间,发奋学习,成为时间的主人。

六、说板书设计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我相机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13、和时间赛跑

感到时光流逝

和时间赛跑

体会:假若……就……

《《和时间赛跑》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