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实用的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时间:2021-10-18 01:22:05 收藏本文
实用的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实用的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选自湘版高中美术教材高中 绘画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这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上课课时为1课时. 本课是有感于5..12大地震灾后心理救援工作中用绘画进行心理创伤恢复的艺术治疗法.绘画治疗是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的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情感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过程获得缓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我们虽然不在受灾区,但是现在的高中生都承受在着来自生活以及自身的极大压力,或多或少的产生某种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美术课上学到的技能能成为出现心理问题时排解压力的一种艺术手段,那就是真正的让了美术走入了学生的内心,所以本课尝试从绘画流派中最为自由的抽象绘画进行分析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抽象画并能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抽象画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a. 提高学生对抽象画的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抽象画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教导学生用绘画的手法排解内心的压力与迷惘,用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已经有过基础绘画知识的训练,在高一的美术课程中对点线面,光影和色彩知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很快的进入绘画的情绪感受活动中,通过感受艺术作品来对抽象画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利用画抽象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内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什么是抽象画的基础上真实的毫无顾忌的画出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教学准备

老师:抽象画图片 优秀范例 音乐资料

学生:油画棒 图画纸

教法学法

. 教法

1.观察发现法

在作品的赏析环节中,让学生先自主赏析图片,说出感想.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

2.情境创设教学法

在用抽象画进行创作的板块中,设置"假设我是映秀中学的一名幸存学生"这一特殊创作情境,并利用播放地震图片和节奏缓慢的音乐诱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和创作.

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毕加索的系列

毕加索终生喜欢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体形庞大,有血有肉,威武雄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画的牛越来越突显筋骨.到他八十多岁时,他画的牛只有瘳瘳数笔,乍看上去就象一副牛的骨架.那些牛的外在的皮毛,血肉全没有了,只剩一副具有牛的神韵的骨架了

毕加索的"牛",从具象慢慢的抽离成几根线条构成的极其简洁的牛的象征

先请学生谈欣赏后对这一系列作品的感受是什么 最后老师总结

总结:抽象画比写实性绘画更夸张,变形.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更具表现力和震撼力

欣赏分析

1.演示作品 蒙德里安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欢快活泼节奏分明的爵士乐,并配合跳动的音波线帮助理解感受)

构图→整齐排列的色块→节奏感

形式→无数的色块组成的彩线结构饿跳跃其中的小块面→快乐,明亮并生机勃勃充满音乐感

色彩→红黄蓝色的色块→明亮 快乐 幸福

小节: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也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仅以基本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因素创作纯粹的抽象绘画,借以表达某种情绪,意念等精神内容或美感体验.

2.演示作品蒙克作品

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

老师介绍该画作者的生平背景及艺术风格特点

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相关的绘画

蒙克:"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两个朋友还在散步,太阳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地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地走着,而我却呆呆地站在那儿,焦虑使我不停地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而又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构图→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动荡感

形式→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毛骨悚然

色彩→蓝色的水 棕色的地 绿色的树 红色的天 海面阴暗处的紫色→郁闷

小节:抽象艺术的第二大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动手画(多媒体播放悲伤沉重的音乐,展示5.12地震图片)

老师设定特定心理背景,想象你是5.12大地震中映秀中学幸存学生中的一员,你现在如何通过画笔表现内心情绪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请学生配以文字描述画中的想法,表达画面心情

五,拓展训练:

听音乐,画心情(自主命题,自由创作)

热烈欢快的

深沉悲壮的

梦幻飘渺的

疯狂激烈的

六,总结

抽象画有非常强烈的情绪语言,而且不同水平的创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感受创作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不同层次的抽象画

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执教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十课《剪纸帖花》。教材要求我们引导学生领会剪纸艺术是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求我们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的形象,再将它们拼帖成一幅作品,其实这就是多色剪纸。在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变的前提下,舍弃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我选择了《剪春天》这个内容。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要求,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形象来布置春天的景色;

< ……此处隐藏2440个字……作热情很高。作品也很独特、新颖。但也有个别的学生作品与别人雷同,那是因为他听了别的同学的想法后,觉的自己也是这样想,就不动脑去想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意这一现象。加强对学生思维想象的训练。

美术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切割移位的方法,感受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移位作品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切割。

教学难点:进行有序的排列。

教学过程:

1.欣赏:

(1)选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经过切割后重组的画面有特有的神奇。

(2)组织学生寻找规律:有规则的间隔,可以横向切割排列也可以纵向切割排列。

2.发现:这样的作品会产生变形的效果。

运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什么?动物形象、风景画面等。

3.动手切割要点:

方法指导:先用尺子良好尺寸,做到均匀;然后用尺子对起上下两点,注意手要按紧,不使尺子移动,用工具到进行切割。

4.重新组合要点:

方法指导:将切割好的图片摆在作业纸上,拼摆好间距后再用胶水粘贴。

5.布置作业:根据自己所带的图片经过切割后再重组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重点:关注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

注意学生的用刀的安全指导;

粘贴方法的指导。

7.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学生经验

农民画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熟悉。因为许多农民作者并没有什么系统的造型基础,但是恰恰能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关键是作者熟悉生活。就如许多学生创作一样,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的,作品中一般不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而是由儿学生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景想出来的,但一定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人和事。

二、相关知识背景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金山一带农民的一种业余文化活动,也是植根于江南民间的艺术奇葩,起源于1974年,其作者大都是一些能绣善织的妇女,也可以说是以农村妇女为基本创作队伍,他们受到民间刺绣、剪纸、宗教画和戏剧的启发,目识心记,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 想象力非常丰富。她们把纸当布,把色彩但丝线,同时把剪纸、刺绣、灶壁画、蓝印花布等古老艺术特色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并把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进行艺术夸张,形成各具个性的艺术构思和造型特色。

三、教材分析:

金山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造型夸张,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质朴,构图充实饱满。因而既具有传统的装饰性,也具有现代审美特征。金山农民画的创作一般不采用透视、解剖等原理,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变立体为平面,根据作者的想象任意构图,直率地表达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因而画面充满了的气氛和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金山农民画具有浓厚的人情风俗和生活气息。每一幅农民画仿佛都诉说着一个动人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怀、对生活的热爱。可以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越是世界性的。

四、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教材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农民画主要是以江南农村风光为背景,以美好生活为题材,从传统民间艺术中汲取养料,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画派。其造型夸张,色彩明快,形象质朴,构图饱满。教学重点是了解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知道农民画的绘画规律。教学难点是找一找平时学习生活的亮点,并把它创作成一幅农民画。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农民画的构图特点、创作过程和色彩运用的方法及其简单原理。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演示多种具有不同生活情趣的农民画,学生从中了解它的不同构图方法及色彩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色彩运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农民画的起源、风格和特色。激发学生对民俗绘画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信念。

五、教法探析:

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一些的学习资源,从同龄人优秀作品到教师范例、课件欣赏以及多媒体课件中的学生电脑作品,使学生在多元信息化的环境下通过欣赏,观察范使学生认识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运用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 、思考、鉴别、判断,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文化、地理、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祖国美术传统的热爱,对艺术多样性的宽容和尊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

六、学法指导:

课的引入部分,先请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多幅农民画,并请学生玩一个“起名字”的游戏,并用三、四句话来介绍这幅农民画中情景。然后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并探究农民画的风格特点。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观察、游戏、探究”了解农民画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新授环节中主要是通过多幅农民画的欣赏,让学生知道农民伯伯、婶婶在进行绘画创作的题材选择时,一般都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熟悉的事物。然后让学生对多幅农民画进行比较,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农民伯伯、婶婶在进行时构图创作时一般不采用透视等原理,而是变立体为平面,根据作者的想象任意构图,进行创作。学生开始尝试作业练习一:找一找平时学习生活的亮点,并用单线把它创作成一幅画。作业练习二:为作品添加颜色:农民画一般色彩对比鲜明、强烈,色调明快。学生只要掌握这个要点,涂色就基本可以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是体验,发现,感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激发强烈的探求欲,激发创作兴趣,教师应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发展性内容,从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出发,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的环境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特征来获得有关知识和丰富表现内容。

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一讲自己创作的农民画中的故事。然后在组内进行自评、互评、和小组评,同时在评价时应提醒学生注重整幅农民画的构图的色彩的运用。本节课的评价,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自主地进行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胆量、审美与语言表达、创新思维与实践等综合能力。在评价这类欣赏课的创作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运用描述性的、富有情感的语言,对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教师还应积极充分挖掘学生蕴藏于自身的创造潜能,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丰富起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 、言去表现他们在美术绘画中的个性创造能力的体现。

七、教学活动实施脉络:

观察游戏----自主探究----尝试创作----交流评价

《实用的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